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传承是中医发展的重中之重

  2013年5月18日上午,由中医之家主办的第一届“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传承研修班”在北京太申祥和山庄正式开课,中国中医科学院荣誉研究员、首届国医大师陆广莘教授在研修班的首次公开课上阐述了对中医传承问题的看法,简要摘示如下。

  传承是中医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其发展问题一直被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界所关注。多年来,中医一直被有些人质疑,中医究竟科学不科学?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成了阻碍中医学发展的关键所在。陆广莘认为,要回答中医科学与否的问题,还是要实事求是地以实践为依据,在这个实践中,传承问题是极为重要的。

  他说:“近百年来,医疗领域一直把‘努力找病,除恶务净’当作科学的标准。这种能力越强,其所代表的医学能力就越高,而这正是产生‘中医不科学’之观点的原因。”而实际上,中医几千年来所传承下来的最为重要的治疗方式是“辨证论治”。这与近现代西方以物质科学为基础的医学模式是完全不同的。陆广莘说:“西方医学是以物理化学为基础的物质科学,是研究人身体外的物质构成的科学,是一种向外、向后去认识问题的科学。而我们中医学正相反,是一种向内、向前去认识问题的科学。”正是受到这个矛盾的影响,中医才背上了“不科学”这个不白之冤。于是,许多中医也放弃了“辨证论治”的思想,转而投向西方的物质科学,殊不知“辨证论治”正是代表中医、引领中医的关键所在。如果不能将“辨证论治”这个中医学最核心的思想继续传承下去,那么中医发展将彻底失去方向。

  所以,“辨证论治”和与其相关的一系列核心思想的传承,成为了引领中医发展的道路与方向的重中之重的问题。

  传承要避免“四化”

  由于西方医学的冲击,国内医学界产生了“中医西化”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在近几年来愈演愈烈。受这种趋势的影响,中医传承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如果任其发展,最终将产生“中医思维弱化、中医学术异化、中医技术退化、中医评价西化”的“四化”局面。故而陆广莘在谈到这点时特意强调:“‘四化’问题如果不能得到重视,那将使中医传承走向很大的弯路。”

  谈到此处时,陆广莘引用了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对迎接21世纪医学挑战的报告中说:“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研究对象,而要转向以人类的健康为研究对象。”这份报告与1993年医学界有关“世界医疗危机”的讨论有很深的联系。所谓“世界医疗危机”,一是医疗费用不断上涨,二是医疗社会服务不公。从而出现“药越吃越多,病越治越多”的困境,而且细菌病毒的进化速度也不断加快,进而影响了药物淘汰速度,新药研发成本一直关乎社会医疗卫生体系的药价问题,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恶性循环。

  而这个循环的源头,正是长期只针对疾病研究而产生的疾病医学模式的发展,由此才产生了上面所提到的“不以疾病为对象,而转向以人类健康为研究对象”的观点。谈到此处,陆广莘笑着说:“于是有了一个怪现象,在我们拼命向疾病医学模式学习,以实现所谓的‘科学化’时,人家却拼命甩掉疾病医学模式,走向健康医学之路。”

  陆广莘认为,中医本身就是一门以人体健康为研究对象的“生生之学”,只要我们坚持传承自己的医学思想,不受西方疾病医学模式的影响,完全有能力应对这场“世界医疗危机”,并重新让中医得到世界医学界的认同。

  方药不是中医传承的全部

  现在有很多中医乃至民众都对国医名家们的所谓“秘方”趋之若鹜,加之媒体的宣传和某些商家的炒作,使众多“偏方”、“秘方”大行其道,反而忽略了大家们本身的诊疗方式与行方思路,最终本末倒置。

  谈到这点,陆广莘尤其气愤:“我们中医说传承,传承的就只是方药吗?疾病的形式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死守着所谓‘秘方’,能一直有效吗?”陆广莘指出,无论什么方子,都是人来写、人来改、人来用的,是根据人身体的需求时刻变化的,死守固有的所谓“秘方”毫无意义。中医是研究生命健康的科学,其治疗方式更偏重于激发人体自身的治愈能力。只重视方药治病的医疗方法,与疾病医学模式就本质上是相同的。

  陆广莘认为,死守方药的研究方式依旧是物质科学,因为方药依旧是物质。而真正的传统中医是高于这些的,是研究生命健康的学问。

  医德也是传承的重点

  “中医的医德是最重要的,只想着挣大钱就不要学中医!”讲到医德问题,陆广莘大声对学员们说:“中医要想翻身,靠的不是钱,是老百姓的信任。信任没了,中医就什么也没有了。”

  陆广莘认为,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生命而不是疾病,只有尊重生命、理解生命才能继续发展。而高尚的医德医品也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所以,德行的修养也是中医学传承的一个重要内容。(袁昊  整理)

上一篇:“随症治之”而非“随证治之”

下一篇:中药方药用量安全性对策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