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所论脏腑数目不尽相同,这也符合《内经》各家学说的性质,具有多家观点,在这里仅对基本符合脏、腑定义的脏腑数目加以探讨,诸如“形脏四,神脏五”及唐代王冰所谓“九形腑”,均是从“天人相应”观得出的认识,但其中挟杂着“形”,故不符合在《内经》中占主导地位的“脏腑”的定义,在中医学里也未能得到进一步发展,所以不在此讨论。“奇恒之府”虽属脏腑之范畴,但也因其不符合脏、腑的严格定义,因此也不再进行讨论。
十一脏腑说
《内经》多处提到“五脏六腑”,包括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胆、三焦、膀胱这十一个脏器。显而易见,这种学说在《内经》中占据主导地位,也是十一脏腑说的主体内容。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云:“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灵枢·师传》亦云:“五脏六腑者,肺为之盖……心为之主……肝者,主为将……脾者,主为卫……肾者,主为外……六腑者,胃为之海……鼻隧以长,以候大肠。唇厚、人中长,以候小肠。目下果大,其胆乃横。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此所以候六腑者也。”这种在《内经》中占据主流的观点,也为之后脏腑配属中的五脏配五腑说、五脏配六腑说奠定了基础。
十二脏腑说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十二脏腑说即由《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提出,指出人有十二脏腑,在上述十一脏腑之外还有膻中。膻中在《内经》中具有不同的含义,《灵枢·海论》中说:“膻中者为气之海”,即指胸中;《灵枢·胀论》中说:“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即指心包络。另外,《灵枢·经脉》等篇十二经脉与脏腑配属有心包络而无膻中。《素问遗篇·刺法论》亦说:“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可刺心包络所流”,指出膻中有邪刺心包络,根据其他脏腑皆刺本经的论点,可知膻中即心包络。
《内经》认为心包络仅起代心行令、代心受邪、保护心脏的作用。正如《灵枢·邪客》说:“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除此并无其他特殊功能。因此,中医在论述各个脏腑功能时,大多把心包络放入心中讨论,并且认为它只是心的一个附属器官,所以无论是在《内经》还是在后世医籍,心包络均未受到过多的重视,十二脏腑说也并未占据主要位置,而仍以十一脏腑说为主。
另外,《难经》在《内经》十二脏腑说的基础上多有阐述。如《难经·三十六难》云:“脏各有一耳,肾独有两者,何也?然: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肾有一也。”又如《难经·三十八难》云:“五脏亦有六脏者,谓肾有两脏也。”《难经·三十九难》云:“经言腑有五,脏有六者,何也?然:六腑者,正有五腑也。五脏亦有六脏者,谓肾有两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谓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故言脏有六也。腑有五者,何也?然:五脏各一腑,三焦亦是一腑,然不属于五脏,故言腑有五焉。”可见,《难经》中的十二脏腑是将肾分为两脏,左为肾,右为命门的观点。把肾与命门对立,认为命门是一个独立的脏腑,但从《难经》所述的“命门者,谓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来看,这里所称命门的功能,实为肾脏功能的一部分。值得说明的是,从《难经》的论述中,我们还能看出对三焦这一脏器认识的不同,这些均是关于早期中医学在脏腑数目中存在不同观点的反映。
十三脏腑说
王好古《此事难知》认为六脏六腑为十二,又加胞一腑,则为十三脏腑。胞在《内经》中实有三个概念,一者尿胞,一者心包络,一者女子胞。王好古把胞作为一腑,用的是尿胞概念,如他云:“膀胱胞内居之”,“膀胱者,胞之室也”。
笔者认为,“胞移热于膀胱”语出《素问·气厥论》,对于“胞”的解释,历代医家主要有两种意见:其一认为指精室与女子胞,如吴崑、张介宾等;其二认为膀胱之中又有一胞,如马莳、王履等。这些解释均不能尽其经旨。考“胞”字,《内经》有多种含义,其一为心包络。如《素问·痿论》“悲哀太甚,则胞络绝”,据此,此“胞”当为心包络。心包络之脉同手少阳三焦相表里,“下膈,历络三焦”,膀胱正位于下焦,从而构成心君、心包络和膀胱之间的经络联系。正如杨上善注《素问·痿论》时所云:“心悲哀太甚,则令心上胞络脉绝,手少阳气内动有伤,心下崩损,血循手少阳脉下,尿血”,强调血从包络循手少阳脉下至膀胱,也就阐明了心君、心包络有热、包络移热于膀胱的途径。《内经》原文说“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癃是指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由膀胱气化不利所为。膀胱气化不仅取决于脏器自身,且与心、心包络有关。清代名医曹仁伯认为:经曰: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故药用导赤散合火府丹加灯火。程国彭认为“心主血,心气热,则遗热于膀胱,阴血妄行而溺出焉”;“清心,阿胶散主之”。由此不难看出,这些临床大家,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胞”即“心包络”,但却是依此用药行治,而且行之有效,这也从实践上证明这一论点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十三脏腑说主要争议在“胞”,“胞”或为尿胞为膀胱之一部分,或为心包络已包含在六腑之内,因此,十三脏腑说不能成立。总之,就脏腑数目而言,《内经》形成时期主要有十一脏腑说、十二脏腑说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