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中医脉象浅识

  哲学家王树人先生在“论象与象思维”一文中论述道:“象”字是动物象的象形,经假借和转注后与“像”字同义,如《系辞下》云:“象也者,像也。”象本身又具有“流动与转化”的性质,所以《系辞》又云:“见乃谓之象”、“兆见曰象”。感知的外在之象经过流动与转化,进而生成某种把握整体内涵的气象或意象。“象”一词,具有深邃的“本原性”内涵和广大的“整体性”内涵。

  笔者以为,“醫”之深邃本原性和广大整体性在“象”,“象”具有更广泛感知的可能性,涉及医者,触及医患相接的情景,而“证”次之,辨证后还须归“象”。

  望闻问切辨证犹同眼耳鼻舌身意。望闻问者,同眼耳鼻舌。切者,同身,乃医者之指肤触及病家之体肤。辨证乃意成之过程也。“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学者钱钟书语)四诊合参则“以心、脑、耳、目、鼻、手六力精神聚会,及时灵机一动,捷径密切断语。”(老中医王灿章语)四诊齐备,方得证,会于心,成于意,最终归于象。

  病家之本质(本原、原初之自身),以象出。医者之本质(经验、学识、纯真之功与能),接象出。医病双方之本质凭(藉)象而生共鸣,“一时明白起来”(明代王阳明语),然后医者能知病家。“是故《易》者象也”(《系辞下》),医者《易》也。

  喻之譬之,象者,犹濠梁鱼乐之乐、悠见南山之见、凭虚御风之虚、山中花开之开。大哉,象也,善哉,象也,真哉,象也。

  脉象则是医者通过指肤触切三部九候之脉而得知病家气血阴阳五脏六腑之象,是“醫”之重要诊法。指下心中,指领心会,“必在澄心运思至微至妙之间,神应思彻。”(唐代虞世南论书道语)“会心人一旦豁然,全凭禅悟……全身脉症,于瞬息间尽归三指之下。”(清代周学霆语)。指肤之敏锐,心神之灵慧,乃人类所独有之才能,发挥本无极限,脉诊可以一种独有的形式更贴切地接近和表现疾病的本原。

  脉诊绝非试剂仪器所能模拟、所能验证、所能替代、所能企及。现代医学研究已发现的影响内皮、平滑肌、血管、心电、心脏、血流的因素可过百种吧,也许可以解释脉搏,但永远也无法阐明究极脉象。当然随着越来越多血管关联因素的发现,现代医学对血管、脉搏的认识也在改变和深化,脉之动与命之运的更深层更丰富的关系终于开始渐渐地进入西方医学研究者们的思考之界,如有人开始认为“血管是人体最大的脏器”、“把内皮功能衰竭、平滑肌功能衰竭和代谢功能衰竭等血管的这三种功能衰竭总称为血管功能衰竭vascular failure”、“血管功能衰竭是指因血管这个生命器官vital organ的功能障碍而带来的如果放置则会导致生命危机的病态” (野出孝一《血管功能衰竭新领域》,Medical Review Co.,Ltd)关于动脉功能无创检查及动脉功能与疾病预后、生命预后关系,目前盛行踝臂动脉指数ABI、脉搏波传播速率PWV、血管内皮功能FMD等研究。在去年10月的心血管长城会上,笔者曾就动脉功能无创检查方法与脉诊关系研究向动脉功能研究开拓者的日本医学家山科章教授请教,他思索后认真地说:“脉搏波的二次分析方法可能有助于解析脉象,但(与ABI等相比)汉方的脉诊应该更深奥。”

  但是对于包括“醫”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感悟、继承、应用以及再创造,我们已经失去了古人所具有的文化环境,面对着许多困难和无奈。王树人先生在论及现代《周易》研究时讲到,“《周易》的‘象思’可以归结为‘观物取象’和‘象以尽意’。这八个字,看似简单,却字字千钧,内含‘象思’无限深邃之意蕴”。可是“上世纪初,中国经历‘五四’新文化运动而与传统文化断裂,以及随着教育制度‘西化’对中国特长之‘象思’集体失去记忆,使几代学人进入《周易》和领悟其本真本然之意,变得非常困难。这里发生的问题在于,《周易》产生的思维方式,显然不是在教育制度‘西化’中所接受的理性的逻辑概念思维。” 然而“概念思维已经成为现代中国学人的思维定式”(郭彧译注《周易》序,中华书局)。以西方文化的逻辑概念方法而并非中国传统经典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经典进行提问和观察,不仅与经典的气象诗意不相干,若勉强进行生硬切割和肢解,最后结果也难得源头活水。

  如《老子》第一章论“道”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又在第二十一章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不可道、不可名、惟恍惟惚方为“道”,方有窈冥里的象、物、精、真、信。“道”如果被概念为不三不四之词语,被逻辑为不伦不类之关系,被模塑为有形有体有声有色之“器”,则道已非道,将尽失遥远幽深之中的象、物、精、真、信。学者池田知久先生认为在《老子》中存在着这么一种观点:“道”异化为“器”,是“道”之退化与堕落,应该由“器”复归(反)于 “道”。

  所以,“醫”之道理亦如此,惟取得其象,方能尽其意,惟守得其恍惚,方能感知其真切。脉象本真的获得只能通过脉诊之感悟,而所悟深浅真伪,则缘乎“醫”理之识得、身心之修养与临证之琢磨,舍此岂有第二途径。现代科学方法对脉象甚至“醫”学之研究由于从开始的第一步已经踏在歧路,所以只能看到“器”化的支离片面,若率尔据此大言脉象与“醫”,则是脉象与“醫”的退化与堕落。切脉以取象,电极不可代庖指肤,“器像”远非“气象”,脉之意象怎一个“脉搏”了得,数字图形又岂能替代身心感应,解剖、测定、染色、表达、统计、分析的方法与脉诊脉象。

  《伤寒论辨脉法平脉法讲义》作者大塚敬节先生重视脉学,强调脉学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他在医案集《汉方诊疗三十年》里也有诸如“还是脉诊最重要”之类的表述。《汉方诊疗三十年》代序中说道:“(从汤本求真学习汉方)最初的两三年里,我全力以赴地做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研究。……像这样在学习的初期,没有涉及杂学,而能够直接全力攻读伤寒论,这是汤本先生予我的恩赐。”笔者认为,这两、三年的伤寒论学习,当然包括“辨脉法、平脉法”篇,而且这二篇可能是大塚先生最初系统地接受的脉学专著,并对他学术思想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大塚敬节先生高度评价“辨脉法、平脉法” 二篇, 认为它们是介于《难经》和《脉经》之间的重要脉学著作,对于理解仲景学说有很大的作用,并进一步讲到,辨脉法篇可以帮助理解《伤寒论》,平脉法篇则有益于学习《金匮要略》。他曾将“辨脉法、平脉法”用钢板刻制印刷,赠给同道分享,足见其对这二篇的喜爱。他结合古人的阐述与自己的体会,以为后学者搭阶梯的精神,潜心注释,发微阐幽,写成了这部《伤寒论辨脉法平脉法讲义》,成为仲景学说传承中的又一力作。在对条文的阐释中,他指出了前人有些注释随原文敷衍的遗憾之处,力求以临床实际现象作为解释原文的根据,这也成为该书的一个特色。

上一篇:美容肉——兔肉

下一篇:六经病欲解时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