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嗣伯是中国近代“四大名医”孔伯华之子,1948年即随父学医,临诊左右,并先后从师于萧龙友、杜文甫、汪逢春、陈慎吾等诸名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2011年6月病逝于北京。孔嗣伯继承并发展孔伯华的学术思想,父子两代在京城行医近百年,为燕京地区中医学术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今总结其主要学术思想如下。
两纲六要的辨证思想
孔嗣伯继承了孔伯华两纲六要辨证思想,即强调阴阳为总纲,下统表里寒热虚实为六要,两纲六要不能平列,临证之时,先辨阴阳,以求其本。表里、虚实、寒热,分别指疾病的部位、正邪之消长、疾病之征象,皆可上属于阴阳。作为六要,其间病邪由表入里,寒热夹杂,虚实互见等错综变化,深入辨证,始终不离阴阳,以阴阳为总纲。例如,表证又可分为表寒证、表热证,寒证为阴,热证为阳,寒证又可再分为实寒证、虚寒证,实寒为阴,虚寒为阳,相应热证也可以此类分。
两纲六要辨证的实质是强调中医辨证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针对临床疾病的复杂多端,相应的辨证也并非简单的平面化的划分,而阴阳作为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始终贯穿于中医多层次辨证治疗之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这是对中医理论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是孔氏父子两代长期临证实践的总结。
诸郁以气郁为首
朱丹溪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孔嗣伯对此颇以为然,认为朱丹溪的“郁证学说”在内科杂证治疗中很有价值。至于郁滞何来,则要详加辨证,但往往气郁为首,血、痰、湿郁从之。今人不知持满养精,不知静心养神,外感六气、五志过极皆能化火,令人耗损真阴,因此阴虚肝郁,木郁土壅,湿热证候为多,治疗多“热者清之,湿者化之”;“开郁”则遵《内经》“木郁达之,火郁发之”的原则,将通经、活络、疏散、清利、渗透等治法夹杂灵活应用,重视协调肝脾肾之间的关系。
善用“柔肝法”
孔嗣伯在临床辨证中不泥于古,主张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提倡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在杂症的治疗中,不仅善用常规的疏肝法、平肝法,更常用“柔肝法”。他认为肝为刚脏,要以柔克刚,与常规的平肝之法平戟肝阳,直折其势不同,“柔肝法”更强调用阴柔濡润之品滋阴濡津,柔肝平潜,这也是其两纲六要辨证思想的体现。同为肝阴不足的虚证,“平肝法”强调潜阳,“柔肝法”强调滋阴,前者针对阴中之阳证,后者针对阴中之阴证,在治疗上也有重用龙牡潜阳和重用海蛤、熟地滋阴的不同。如对消渴病提出“柔肝濡津”的治法,认为现代之人所罹患之消渴病,肝阴不足,肝木克土,肝胆湿热及其继发的脾胃湿热在其中起主要作用,在治疗上也与现代疾病高血压阴虚阳亢证的平肝潜阳不同,强调“柔肝濡津”。
疑难杂症常用“和法”
孔嗣伯善于辨清疾病的起由、病机,理顺脏腑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临证施治则常用“和法”,可以说“和法”的使用贯穿于孔嗣伯治疗内科杂症的始终,特别是对疑难杂症,因为波及脏腑经络多而复杂,治疗颇为棘手,“和法”的使用往往成为首选。
“和法”的实质是强调脏腑功能之间的紧密相关和协调配合,甚至包括中医疾病观中正邪之间的对立统一。从临床实际来看,某些疾病尤其是老年病,病人脏腑功能减退,一味攻伐有害无益,单纯补益又容易助邪生变,均衡脏腑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新的平衡就尤为重要,这也是中医阴阳对立统一学说的体现。
孔嗣伯临证常重视以下脏腑之间的关系:1.心肺之间的关系:心肺同居上焦,心肺的协调关系,在顽固性肺系疾患和心胸疾患中具有辨证意义,笔者随诊孔老的病历记录中常有“心肺不清”、“心肺未和”等记录。2.心胃之间的关系:心阳和胃阳相互影响,胃不和则卧不安。3.心脾之间的关系:心脾两虚常见“体气萧瑟,夜不安寐”。4.心肝之间的关系:心阳不约而肝阳亢越,治以镇肝宁神。5.心肾之间的关系:心火与肾水的相互既济。6.肝脾之间的关系:木旺克土,肝热脾湿,湿热为患,常因于此。7.肝胃之间的关系:肝胃两阳并盛而上犯头目,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常见,孔嗣伯常用石决明、白蒺藜、旋覆花、代赭石等平肝清热,往往有较好疗效。8.肝肺之间的关系:外感肺热常因内生肝热,肝胆郁热引动外邪。9.脾与大小肠之间的关系:孔门术语“脾肠欠和”,意指脾胃湿热与大、小肠湿热之间的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