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是我国古代医学典籍。它继承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并对汉以后的医学发展有一定贡献。全书用问答形式,辑为八十一难。由于《难经》写作年代久远,文词古奥,今就其中几个词义提出一点看法,以期能更准确地理解原文。
居
《十五难》;“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死。夏脉微钩曰平,钩多胃气少曰病,但钩无胃气曰死,夏以胃气为本。”该句也出现在《素问》中,《素问·平人气象论》:“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句中“前曲后居”的“居”字,各家解释不一。唐代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注:“居,不动也。”明代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注:“盖前虽似曲,而后则居然不动。”明代吴昆《素问吴注》:“脉之前至者曲而不伸,后至者倨而不动。”可见,各家注解不一。因此,今人理解分歧很大。
那么,“居”当是何义呢?“居”当是“直”义。但“居”本身没有“直”义,实是“倨”字之误。《诸病源候论》卷十五“心病候”正作‘倨’”。《释名·释衣服》:“裾,倨也。倨倨然直。”《汉语大字典》:“倨,直。”《大戴礼记·劝学》:“其流行痺下倨句,皆循其理。”清代王聘珍注:“倨,直也。”今人郭蔼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云:“前曲后居:明绿格抄本‘居’作‘倨’。按:《病源》卷十五《心病候》、《中藏经》卷上第二十四、《类说》卷三十七并作‘倨’,与明抄合。”
清代俞樾《读书余录》:“居者,直也,言前曲而后直也。”可见,俞樾直接解释为“直”义。其实当作“倨”,是“倨”字之误。因此,“居”应作“倨”,“直”义。
鼽 衄
《十七难》:“病若吐血,复鼽衄血者,脉当沉细,而反浮大而牢者,死也。”句中的“鼽衄”多次出现在《素问》中,如《素问·金匱真言论》:“故春善病鼽衄。”而“鼽衄”为何义呢?
人民卫生出版社《难经校释》注云:“鼽,鼻塞。衄,鼻出血。”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注:“鼽,谓鼻中水出。衄,谓鼻中血出。”清代张琦《素问释义》:“鼽,鼻塞。”《说文解字》:“鼽,鼻窒也。”今人大多把“鼽衄”的“鼽”字解为“鼻塞”。大误。因为“衄”是“鼻出血”,如果把“鼽”讲成“鼻塞”,岂不前后矛盾?
“鼽衄”二字连用,不但出现在《难经》中,在《素问》中也屡见不鲜。“鼽衄”当是一个病证名词,不应析为两个病名。如《素问·五常政大论》:“少阴司天……鼽衄,鼻塞。”从本句可见,如果把“鼽”解为“鼻塞”,岂不同下句的“鼻塞”重复?所以,“鼽衄”当是一个病证名。
《说文解字》:“衄,鼻出血也。”那么,“鼽”为何义呢?“鼽”当指“鼻”。这一点可通过古注得到证明。王冰注《素问·刺禁论》云:“任脉自鼻鼽两旁上行至目瞳子下。”可见王冰把“鼻鼽”两字连用,说明“鼻鼽”是人体的一个部位名词。又《太素》卷八:“大肠手阳明之脉……鼽衄。”唐代杨上善注:“鼻形为鼽也。”卷八又云:“鼽,鼻形也。”可见,古注认为“鼽”指“鼻子”。另外,从有关古文献来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所至为鼽、尻、阴、股、膝。”句中的“鼽”显然是指“鼻子”;又《灵枢·经脉篇》:“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如把“鼽衄”的“鼽”释为“鼻塞”,岂不是同前句的“鼽窒”重复?“鼽窒”和“鼽衄”的“鼽”是指“鼻子”。
另外,从句子结构成分来分析。清代俞正燮《癸巳类稿》:“目黄、口干、鼽衄、喉痹。”可见,句中的“目”、“口”、“鼽”、“喉”都是名词做主语,而“黄”、“干”、“衄”、“痹”在句中做谓语。再如《灵枢·经脉篇》:“项痛、目黄、泪出、鼽衄。”句中的“项”、“目”、“泪”、“鼽”是名词,在句中做主语;“痛”、“黄”、“出”“衄”在句中做谓语。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鼽衄”从句子成分来看,“鼽”做主语,“衄”做谓语。从词义来看“鼽”是“鼻子”,“衄”是“出血”之义。
贲 门
《四十四难》:“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胃”的上口为何叫“贲门”?
“贲”实际上通“奔”。“贲”、“奔”,两字古音相同,均为帮母、文部,可以通假。另外,从古注来看:王冰注《缪刺论》:“气上走贲上”时云:“贲,谓气奔也。”高世栻:“贲,音奔,贲上,即所上也。”清代段玉裁《说文通训定声》:“贲,假借为奔。”《难经集注》:“胃为贲门者,胃言若虎贲之士。”叶霖《难经正义》:“贲,犹奔也,贲门在胃上口,言物入于胃,疾奔而下太仓也。”滑寿注:“贲,与‘奔’同,言物之所以贲向也。”可见,“贲门”即“奔门”之义。因为食物入口后迅速下奔,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