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及教材之类,将许多药物限定在极少量范围之内,这也许是受到古人“原方一两,今之一钱”影响,而许多医者将之视为“圣典”唯有遵从不敢变通,结果临床收效甚微,在此,本人对《中国药典》的药量问题谈些个人体会。
汉代,大部分中药剂 量使用少则—两,多则一 斤,当然.古今度量单位有 区别,如果按1981年考古; 发现的“权”来计算,—‘两 约合现今的15.625克,一 斤约为现今的250克,如 果按“古之一两,今之一 钱”计算,现代药量仅为汉 代的六分之一甚至更少。
下面就附子、乌头的古今用量作个对比。《中国药典》中制附子用量是3— 15克,制川乌是3-6克,而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白通汤附子生用一枚20克,乌头汤中生川乌用5枚约15 克。以郑钦安为代表的火神派名医及传人,附子用量少则30克,多则几百克,也远远超出《中国药典》范围,本人临床治疗阳虚病人,制附子也常用30- 50克,制川乌常用量30克左右川缶床效果很好(须先煎透使用)。
细辛能温三阴经,通四肢关节,与麻黄附子同用可治少阴头痛、慢性鼻炎,与、干姜、附子同用能纳阳归肾、暖子宫等,是不可多得的良药。古人“细辛使用不可过钱”,《中国药典》使用范围是1-3克,今医者也多不敢变通使用,但临床上可用至15-20克。
起初,本人用药剂量也是从《中国药典》照搬使用,结果收效欠佳,后来按照《伤寒杂病论》的药用剂量使用,效果良好,这说明量足则效显,量少则效微。当然,并非所有药物都是要超常使用,至于何药要超常使用这里边有个问症无差,对症下药问题。
希望致力于中医研究的学者们,在编撰教材和药典时考虑中药的剂量问题,做到定量合理、准确。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