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的发展源流及学术传承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是流传于壮族民间的一种特色治病技法, 它将针刺、拔罐与药酒外涂有机结合, 具有穴位刺激、拔罐负压、吸排瘀血和药物外敷渗透四重效应, 临床可治疗内、外、妇、皮肤、五官科等多种疾病, 疗效确切[1,2,3], 2010年始见于报道, 2013年入选全国首批民间中医药特色诊疗项目, 相关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具有较大研究发展潜力。本文通过文献和实地调查, 基于文化背景挖掘整理该疗法的历史渊源及其学术发展脉络, 总结其传承现状、学术特色及传承思路, 以抛砖引玉, 供同道参考。
发展源流
1. 文化背景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是壮民族在历史上创造发明的、适应壮族地域特点的、具有一定历史延续性的独特疗法, 时代、地域的文化特征是其形成的重要土壤和根源。一是具有浓烈的传统文化背景和历史延续性, 它的形成是壮族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 植根于壮族特有的历史文化之中并受其影响。二是该疗法是壮族在历史上为适应地域环境而创造形成和传承的。三是该疗法的形成与发展受壮族聚居地域特定时期自然气候、地理、动植物区系及自然资源的影响, 受壮族生活习俗和疾病谱的影响。壮族地区暑气炎蒸, 淫雨连绵。《隋书》载:“自岭已 (以) 南二十余郡, 大率土地下湿, 皆多瘴疠, 人尤夭折”。指出壮族地区潮湿多瘴的气候特点。《岭外代答》则言:“雨下便寒, 晴便热, 不论春夏与秋冬, 此语尽南方之风气矣……然而脏腑日与恶劣水土接, 毒气浸淫, 终当有疾”。说明壮乡乍雨乍热, 湿郁热蒸, 人久感之最易患痧证湿病, 这正是壮医提出祛湿排毒治法, 以及喜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祛湿排毒的社会文化背景。
2.历史沿革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源自远古, 根据壮族地区出土的西周青铜浅刺针和汉代绞索状银针追根溯源, 结合《黄帝内经》“九针者, 亦从南方来”的记载, 提示壮医针灸已有几千年历史[4]。砭针、陶针、青铜浅刺针、绞索状银针、莲花针一脉相传。壮族地区盛产竹子, 民间竹罐疗疾甚是常用, 壮医拔罐法与《五十二病方》记载的“角法”颇为相似。壮医莲花针法和拔罐法相结合治病的方法, 其原型早已在壮乡流传, 当地喜称血罐、放血。至于该疗法的正式命名以及文献报道, 却是在近年才得以实现。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第一代传承人黄瑾明在20世纪80年代下乡调研时, 偶遇一民间土医使用针罐治病, 血出痛止, 很是神奇, 问之只道是“血罐”“放血”, 于是率弟子深入挖掘, 反复试验, 形成系统的一套疗法, 于2010年将其编入《中国壮医针灸学》, 被誉为壮医针灸“三剑客”之一[5]。2013年, 该疗法入选全国首批民间中医药特色诊疗项目。自黄瑾明挖掘整理至今, 该疗法已在壮乡传承了四代, 脉络清晰。
3.传承人物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第一代传承人黄瑾明是首批全国名中医、桂派中医大师、壮医针灸流派创立人, 至今已传承培养了四代, 共20余传承人, 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高水平传承团队, 重视传承骨干的培养, 重视传承人术、德的培养, 通过“走出去”“项目立项”等措施, 每一代都培养了1~2位代表性传承人。具体见图1。
图1 壮族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传承脉络图
学术特征
1. 浅刺排瘀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使用莲花针叩刺, 叩刺时莲花针针尖刺入皮肤约5mm, 非常表浅, 刺皮而不伤肉。壮族针刺疗法自古喜浅刺, 广西武鸣出土的西周青铜针, 针身长5mm, 直径1mm, 非常短小, 与原始的砭针十分接近, 与《灵枢经》“半刺”“毛刺”“扬刺”的描述一致。壮医认为体表密布水道、龙路、火路的网络分支, 谷道、气道在体表也有反应点, 浅刺可刺破三道两路在体表的网结及反应点, 再施以拔罐能排出瘀滞之气血。
2. 针罐结合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是将莲花针叩刺与拔罐有机结合的治疗方法, 先针后罐、针罐结合是该疗法的重要特色和学术特征。莲花针叩刺除了刺激相关穴位, 还可将体表皮肤毛孔打开, 拔罐时将体表微循环内的代谢产物、瘀滞的气血直接从毛孔吸出, 故能祛除湿邪瘀毒, 畅通道路网络, 单一的针刺或拔罐均无法有效直接排出体内各种毒邪。因此, 针、罐是否结合以及结合的顺序对疾病的疗效有重要影响。
3. 道路排毒
壮医针灸明确提出通过道路系统进行传导和调节, 认为疾病是由于痧、瘴、蛊、毒、风、湿等诸毒邪侵入体内, 堵塞三道两路网络, 使气血不畅而发病。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能直接刺激体表的道路网络, 并将湿瘀诸毒以及瘀滞之气血直接吸拔出来, 故对风湿痹证、伤科瘀肿疼痛以及各种疾病引起的气血瘀滞等, 具有较好的祛瘀通滞、排毒通路、消肿散结作用。
4. 祛瘀调气
壮医认为人体本原由气生成, 并分天 (上) 、人 (中) 、地 (下) 三部, 强调三气动、衡, 即天气下降, 地气上升, 人气主和。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祛瘀作用极好, 全国名中医黄瑾明谓其“祛瘀第一要法”, 能直接将瘀滞之气血吸拔出来, 祛瘀不伤正, 祛瘀而生新, 促使三气恢复动、衡。对有瘀血的患者叩刺拔罐, 排出的瘀血开始很多, 其色瘀黑, 以后逐渐减少, 颜色渐红, 症状也随之减轻, 待病愈之后再也拔不出瘀血。
5. 喜特定穴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常取壮医针灸特定穴位, 包括天部穴位、人部穴位、地部穴位三大类, 以患部取穴及背部取穴最常用, 患部喜用梅花穴、莲花穴、葵花穴、长子穴、膝关穴等, 背部喜用背廊穴、夹脊穴、龙脊穴、项棱穴、背八穴等, 临证取穴遵循“寒手热背肿在梅, 痿肌痛沿麻络央, 唯有痒疾抓长子, 各疾施治不离乡”原则。
6. 简便廉验
(1) 设备简单:只需壮医莲花针、拔罐器、消毒液, 即可开展治疗。 (2) 使用方便:术前术后无须特殊处理, 只要消毒即可。 (3) 成本低廉:莲花针、拔罐器和消毒液等材料不过几十元钱, 拔罐器可反复使用, 医生易于购买, 患者乐于接受。 (4) 效果灵验:能治疗临床各科多种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杂症, 疗效确切。 (5) 快捷速愈:对某些疾病常立竿见影, 迅速而快捷, 如治疗急性痛症、剧烈痒症, 能迅速缓解症状[1,3]。
学术传承思路
1.推广应用, 服务大众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以壮医理论为指导, 取穴简单, 操作独特, 专注祛瘀, 以泻为主, 具有简、便、廉、验等特色与优势, 近年已被数十家医疗单位接受、应用和推广。疗法源头位于南宁市, 已形成以广西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为中心向外辐射扩散的趋势, 研究热度呈上升趋势, 能治疗内、外、妇、皮肤、五官科等13种常见疾病, 疗效满意, 部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对部分病证效果极好,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收录的相关文献36篇, 具体见图2。
图2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临床应用情况
2.医道传承, 道术德兼顾 民族医药是祖国传统医药的瑰宝, 但究竟该传承什么、怎样传承、传承到什么程度?这是当今民族医药传承发展面临的困境。《师说》云:“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传道是传承医道, 授业是传授学业和医疗技能以及临证用药经验, 解惑是解开徒弟心中迷惑。显然, 传道即传承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的独特理论基础、学术观点、学术见解等学术思想, 是学术传承的根本, 是民族医药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和生命力, 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医术是医道的载体及具体表现形式, 包括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技术、临证治疗经验、治疗规范及应用指南, 是传承的重要内容。
医德传承以及文化传承也是传承的重要内容。纵观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历代传承人, 尤重视医德。疗法创始人黄瑾明从事壮医药研究五十余载, “医者仁心”是其行医的座右铭。身躬壮医药, 心系民族情, 他说为医者当怀着一颗仁爱之心, 有普救众生之心态。
3.三级传承, 四维网络 民族医药的传承首先应建立传承平台, 利用平台传承推广。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在传承推广过程中, 建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西黄氏壮医针灸学流派传承工作室”传承平台, 在区内外挂牌建立6个二级传承工作站, 还深入壮乡建立10个基层推广基地, 定期派专家赴二级传承工作站及基层推广基地指导疗法的推广应用, 构建了“传承工作室-二级传承工作站-基层推广基地”三级立体平台传承模式 (图3) , 有效推动了疗法的推广以及壮医药事业的发展。
图3 三级立体平台传承模式
从传承方式看, 应开展大学、师承、培训班传承。通过大学传承, 将最新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 融入大学专科、本科、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培养拥有壮医药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师承教育是传承壮医医技的有效途径, 传承人应招收学徒, 使自己的一招、一式、一方、一药得以传承, 医案得以及时整理;通过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 将医技直接传承给学员。还可以通过论文、论著的形式传播推广, 从而建立“大学-师承-培训班-传媒”四维立体传承网络。
展望
各种原因导致民族医药面临日益衰退危机, 独特便验的民族医疗技法纷纷失传, 及时抢救、发掘整理和传承现有民族医疗特技和经验迫在眉睫, 近年来逐渐引起国家政府的重视。随着国务院《壮瑶医药振兴计划》的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的出台, 以及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 壮医药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应加大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的挖掘整理力度, 尤其在疗法学术特征的提炼, 技术指标的量化, 安全标准、疗效标准、操作规范的制定, 优势病种的筛选和扩大, 治疗机制的探讨, 专用设备的创新研制, 特色亮点的塑造, 传承团队的打造及代表性传承人的培养, 传承方式的创新, 以及社会民间力量的引导等方面, 值得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使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得到科学、系统的挖掘整理及传承发展, 为传统医药特色技法的传承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4] 叶浓新.广西民族研究.南宁:广西民族研究所出版, 1986:102
[5]黄瑾明, 宋宁, 黄凯.中国壮医针灸学.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2010:14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宋宁 庞宗然 秦祖杰 黄瑾明 黄凯 黄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