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民族医药>正文

刮痧介质的临床应用及效应分析

刮痧是运用刮痧器具作用在人体皮肤表面,最 终使刮痧局部出痧的过程。刮痧过程中人体皮肤及 皮下组织会受到一定损伤,在尽量减少损伤、增强 疗效的要求下,刮痧介质应运而生。刮痧介质的出 现是刮痧疗法的重大进步,随着人们与疾病不断抗 争,在刮痧疗法不断进步的同时刮痧介质也得到长 足发展。

1 刮痧介质的临床发展

1. 1 萌芽阶段

最早记载痧证的中医文献没有刮痧介质的论 述。如葛洪 《肘后备急方·治卒中沙虱毒方第六 十六》中用刮法治疗疾病,曰 : “比见岭南人,初 有此者,即以茅叶刮去,乃小伤皮则为佳……” [ 1 ] 。 至宋代 《太平圣惠方·卷第五十七治沙虱毒诸方》 记载 : “中沙虱,有赤点如米,……上以竹叶刮 之,令血出” [2 ] 。这两篇文献中均未见刮痧介质的 运用,此时的刮法使用 “茅叶” “竹叶” ,并以 “乃小伤皮肤为佳”或 “令血出”为目的尚显粗 糙,对皮肤损伤较大,限制了刮法的运用和发展。 水在刮法中的使用是刮痧介质的最早萌芽。元 代孙仁存 《仁存孙氏治病活法秘方》载 : “沙子 病,……今人多用麻绳擦颈及膊间,出紫点则 愈” [3 ] ,至此刮法得到改进,使之对皮肤的损伤减 小至 “出紫点” 。后危亦林 《世医得效方》又对绳 擦法做了改进,曰 : “治沙证,但用苎麻蘸水于颈 项、两肘臂、两膝腕等处戛掠,见得血凝皮肤中, 红点如粟粒状,然后盖覆衣被,吃少粥汤,或清油 生葱茶,得汗即愈” [4 ] 。水有一定的润滑作用,减 少了刮痧法对皮肤的损伤,使之适于刮擦娇嫩的皮 肤,拓展了刮痧疗法的运用范围和前景。元代汪汝 懋 《山居四要》中治绞肠痧,曰 : “以香油拍两小 臂及脚心,苎绳刮起红紫泡” [5 ] 。用香油作为刮痧 介质,加强了刮痧介质的润滑作用。

1. 2 发展阶段

明代热水与香油的运用是刮痧介质的一大进 步。万全 《保命歌括》云 : “用苎麻做弓,蘸热水 于遍身刮之” [6 ] 。丁凤 《医方集宜》亦载 : “南方 治用麻弦小弓,蘸香油或熟水,括手足、胸背、额 项即愈” [7 ] 。刮痧介质由水发展为更卫生的热水或 熟水,既增强了皮肤腠理的发散,又能降低刮痧后 感染的几率。至张景岳治疗绞肠痧,曰 : “择一光 滑细口瓷碗,别用热汤一钟,入香油一二匙,却将 碗口蘸油汤内,令其暖而且滑……” [8 ] 。热汤香油 作为刮痧介质集前人所长,使润滑和活血发散作用 更强。

清代香油作为刮痧介质得到普及,刮痧介质的 种类更加丰富。郭志邃 《痧胀玉衡》 、王凯 《痧症 全书》 、陆乐山 《养生镜》等多部有关刮痧的医书 相继出世,促进了刮痧疗法的传播与发展,刮痧介 质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以香油运用最广 。《烂喉痧 辑要》用芫荽酒作为刮痧介质 [9 ] ,除起到润滑作 用外,还具有发散效力,可加快气血流通 。《痧胀 玉衡》中提到 : “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软肉内 痧,用食盐以手擦之” [10 ] ,由此刮痧介质的种类得 到进一步发展,食盐作为一种新的刮痧介质可应用 于腹部 “软肉内痧”的治疗。此时刮痧介质的选 择已经从发挥润滑、活血等作用发展为根据不同的 疾病及部位使用不同的刮痧介质。

1. 3 兴起阶段

1. 3. 1 刮痧介质的多样性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刮痧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迅速兴 起,刮痧介质也得到了更多关注。不同的疾病使用 的刮痧介质有所区分,对所针对的疾病要有治疗作 用。如陈潮 [11 ] 使用神蜂精 ( 由蜂毒、蜂胶提取的 生物活性素和肉桂、乳香、九里香、穿山龙、冰片 等配制而成) 作为刮痧介质,刮痧为主配合局部 按摩及面肌功能锻炼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满意。张 治愈等 [12 ] 以骨灵涂液 ( 处方: 骨碎补 100g,威灵 仙 500g,穿 山 甲 100g, 皂 角 刺 200g, 米 醋 200ml,95%酒精 1000ml。制法: 将前四味药水煎 取汁浓缩至 200ml,然后将药液及米醋兑入酒精内 混匀,即成骨灵涂液) 为刮痧介质,刮治骨质增 生患者。曹廷生等 [13 ] 探讨复方川紫方萃取油刮痧 治疗瘀滞型肩周炎患者,疗效确切,不易复发且并 发症少。金泽等 [14 ] 以全蝎软膏 ( 全蝎、蜈蚣、冰 片) 刮治 32 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无不良 反应,有效率 90. 63%。针对不同疾病选择不同的 刮痧介质丰富了刮痧介质的种类,使刮痧疗效满意。

1. 3. 2 刮痧介质的优效性 对某些疾病,选用不 同刮痧介质的刮痧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王德 群等 [15 ] 用蜂毒提取液刮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 痛,与放血疗法、神经阻滞疗法相比在减轻疼痛方 面具有明显优势。刘家瑞等 [16 ] 以扶他林乳胶剂 ( 主要成分为双氯芬酸二乙胺) 为刮痧介质,与口 服芬必得比较疗效更加显著。尹继旺等 [17 ] 用姜艾 葛醇刮痧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肩周炎患者,镇痛疗效 总有效率高于电针疗法,且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在 选择正确刮痧介质后,刮痧疗法疗效显著,在止痛 方面更具优势。 1. 3. 3 优质刮痧介质的探索 在寻找更加优质、 有效的刮痧介质方面,有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冯 岚等 [18 ] 观察铁包金药物刮痧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 效,结果显示铁包金药物刮痧疗效显著。夏景富 等 [19 ] 应用苗药马桑狗帮油刮痧法治疗神经根型颈 椎病,采用随机、多中心、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 法,比较马桑狗帮油刮痧和茶油刮痧的疗效,发现 马桑狗帮油刮痧在临床症状消失率、起效时间、症 状消失时间方面优于茶油刮痧,且无不良反应。王 晶晶等 [20 ] 将采用单纯面部刮痧疗法与采用植物精 油为介质的面部刮痧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单纯刮痧 组各项目测定数值较护理前无差异,植物精油配合 面部刮痧疗法能有效改善皮肤油分、水分、pH 值 及弹性等指标,提高皮肤质量。以上说明与使用传 统刮痧介质 ( 单纯油剂) 相比,含药刮痧介质能 够进一步提高刮痧疗法的临床疗效。

2 刮痧介质的效应分析

刮痧介质由单纯使用水、油发展到现在主要以 油为溶剂配合药物使用,治疗效果不断提高。溶剂 和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

2. 1 单纯刮痧介质的作用效应

2. 1. 1 对皮肤的润滑、保护作用 皮肤角质层由 数层角化细胞组成,具有抵抗摩擦、防止体液外渗 和防止化学物质内侵的作用。刮痧直接作用在皮肤 角质层,破坏皮肤的表层结构,而刮痧介质的运 用,避免了刮痧器具对皮肤的直接伤害,起到了润 滑、保护的作用。最开始葛洪未使用刮痧介质,以 “乃小伤皮肤为佳”或 “令血出”为度,对皮肤造 成的损伤较大; 后慢慢发展到以水为介质 ,“但用 苎麻蘸水于颈项、两肘臂、两膝腕等处戛掠” [4 ] , 可对娇嫩处皮肤使用刮痧疗法; 再到后来广泛运用 以油为介质。从刮痧介质的发展、选择来看,刮痧 介质的润滑度越来越高,同时对皮肤的伤害相应减 少。刮痧结束后,在刮痧部位的皮肤表面会残留一 层刮痧介质,如挥发较慢的香油,它会在损伤的皮 肤与空气之间形成间隔,避免了皮肤与空气的直接 接触,在一定程度上对刮痧后皮肤起到保护作用。

2. 1. 2 增强皮肤渗透作用 颉玉胜等 [21 ] 在透射电 镜下观察经脂质体混悬液处理的大鼠皮肤超微结构 的变化。与未经任何处理的同一大鼠背部皮肤相 比,经脂质体混悬液处理的大鼠皮肤表皮,尤其是 皮肤角质层深层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表现为角质 浅层疏松,细胞间裂隙增大,皮肤渗透性增强。由 此可见,刮痧对皮肤的破坏作用可与脂类介质对皮 肤的浸润作用互相促进,共同加速刮痧介质中有效 成分的渗透作用,加快机体对药物的经皮吸收。

2. 2 含药刮痧介质的作用效应

含药刮痧介质比单纯刮痧介质增加了药物作 用,其作用效应除了润滑保护皮肤,增加对皮肤的 渗透作用外,药物功效也在其中起到很大作用。中医学认为,含药刮痧介质通过中医辨病辨证选择后 作用于局部皮肤,其中的药物有效成分通过经皮吸 收,在经络的作用下运行周身发挥治疗作用。

2. 2. 1 皮部理论是作用的基础 十二皮部是经络 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经络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 位; 同时十二皮部为一身之表,居于人体最外层, 是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皮部也附属于十 二经脉,与十二经脉气血相通,所以皮部与五脏六 腑也有密切关系; 当外邪入侵,病邪则会通过皮 部- 络脉- 经脉- 脏腑的层次传变。刮痧介质的溶剂能 够增强皮肤的渗透作用加强药物作用。同时研究认 为,中药经皮给药制剂可避免胃肠道及肝脏的首过 效应直接进入血流,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并在体 内维持恒定的、持久的血药浓度,可更安全有效地 用于局部及全身疾病 [20 ] 。

2. 2. 2 络脉理论是作用的途径 络脉是经脉的分 支,网络于各经脉之间而布满全身,有无以数计的 大小分支。络脉的功能偏于加强表里经之间的联系 和对皮肤肌腠的渗灌濡养,并在经脉的作用下使气 血运行周身。研究表明,通过人体体表穴位吸收药 物,再通过经络的运行能使相关的脏腑得到比一般 注射、口服时更高的浓度药物,并在药物与经络效 应的双重作用下调节脏腑机能以治疗疾病 [22 ] 。由 于进入体内的药物大部分可以直接到达病变部位, 因此,经络穴位的经皮给药具有提高疗效和减少进 入体内药量的两个优点。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经穴 部位较周围皮肤对药物具有外敏性和叠加放大效 应,并能将药物沿着经络循行运输,使药物快速参 与全身反应 [23 ] 。如有研究显示,穴位敷贴治疗变 应性鼻炎患者与传统药物治疗相比总有效率更 高 [24 ] 。

2. 2. 3 辨病辨证是选择的依据 《理瀹骈文》 曰 :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标志着中药外治 法这一分支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外治理论基础的形 成。外治与内治一样,均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 导,明阴阳五行,识脏腑经络,辨寒热虚实,分标 本缓急等,二者并无实质区别。如王晓燕等 [26 ] 运 用风寒煎剂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 风寒型) ,显 著提高了临床疗效,缩短了病退热时间,改善了伴 随症状。刮痧疗法 ( 使用含药刮痧介质) 同中药 熏洗、穴位贴敷等一样,属于中医外治疗法,都能 通过中医外治理论指导提高临床疗效。

3 小结

刮痧介质从无到有贯穿于刮痧疗法的发展过 程,其出现及发展是对刮痧疗法的不断补充与改 进。分析现有文献,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1) 刮痧介质种类少; 2) 缺少刮痧介质使用的规 范化研究; 3) 缺乏关于刮痧介质制备方法的研 究; 4) 缺少刮痧介质的机制研究。目前对刮痧介 质的研究仍在起步阶段,从刮痧介质的研发制备到 临床辨证选择、规范化使用及机制研究都存在很大 的空白。刮痧介质研究的落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阻 碍了刮痧疗法的发展。今后应加大对刮痧介质的研 究力度,根据临床需要研究出不同成分的刮痧介 质,并规范其制备方法。临床上应辨证选择刮痧介 质,规范刮痧介质的使用,扩大刮痧疗法的运用范 围,提高临床疗效。另外,深入了解作用机制,为 刮痧介质的研发和临床运用提供基础理论保障,促 进其发展。

来源:中医杂志 作者:赵冬 卢春霞 黄冠 崔瑾

上一篇:浅谈津沽脏腑推拿特色手法及特色理论之气街四海

下一篇:刺皮针法的理论基础 刺皮针法的刺皮下结构与深浅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