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民族医药>正文

如何来发展现代针灸医学呢?

那么,如何来发展现代针灸医学呢?当然有各种不同的方向与途径。这里介绍的是我们的选择:应用控制论、系统论的观点或系统医学的原理来指导经络体系的研究与临床针灸。自1976年以来我们一直沿这一方向在进行探索,我称其为“现代医学针灸的系统论途径(Contemporary Medical Acupuncture-A Systems Approach)”[9],即“系统医学针灸”或“系统针灸医学”。它是系统论或系统医学原理指导下的针灸。2015年朱兵教授的新著也以“系统针灸学(Systems Acu-Medicine)”为名,明确地提出“复兴体表医学”的口号。看来,这是一个很有希望与前途的方向!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运用控制论、系统论的观点阐述针灸机理与经络系统,具有最简明、科学的特征。尽管针灸治病的原理十分复杂,但针灸疗法归根结底可以简化成一种“体表-体表”或“体表-内脏”的信息传递过程,其效应是针灸的物理刺激通过人体体表特定位置输入人体后产生的反应。古人命名的所谓经络系统,本质上是对人体体表的那些特定刺激位置与人体其他各部之间所具反射联系的原始描述,或者可以把它归结为人体所具有的生理、病理反射系统。所谓穴位,既是体内生理或病理信息在体表的输出部位或反映点,又是针灸治疗信息引发针灸效应的输入部位。

其次,系统论的观点不仅可以作为一条主线,把至今为止前人所作的大量有关针灸或经络研究的成果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十分有利于指导其深入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针灸治病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的控制过程(见图6)。通过研究其中反射信息的传递、加工以及干扰的排除来提高控制能力,可以达到提高疗效及其重复性的目的。对此,系统论的科学方法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研究方法。

 
图 针灸治病的耦合系统

1976年,我们应用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阐释经络实质,首先提出“信息带理论”。后以“反射区”替代“信息带”,于2000年提出针灸反射学理论,通过分析、整理、归类各个穴位或反应点的功能,总结出与十四经络相对应的三大类全身反射区,并绘制了相应的彩色图谱。各反射区分布规则,一目了然,且与西医解剖名称相应,易学易记,临床应用极为方便。它们既可帮助选择针灸最佳取穴,又可指导其他各种物理疗法,提高疗效或缩短疗程。朱兵教授在《系统针灸学》书末也提出“绘制既符合传统,又有现代科学根据的体表医学位域图(somotopography)是复兴体表医学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就治疗躯体性疼痛、内脏疾病性疼痛、心脏疾病、消化道疾病、尿潴留和尿失禁等的体表位域选择作了简单推荐[11]。我们提出的“全身反射区”其实就属于这样的体表医学位域图,只是还需要更多临床实践的证实。所以,进一步研究与完善体表反射区或刺激区的认识,对于发展现代针灸医学或体表医学意义重大。

2007年,在世界针联成立20周年暨世界针灸学术大会大会期间,我与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胡翔龙教授一起主持了“系统生物学与针灸/经络”论坛。那次会上我用系统论的方法对近50年来针灸经络研究成果作了一个比较性的总结。

自2005年以来,以北京宣武医院凌锋教授为首的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China-INI)哲学小组每年举行学术活动,我们开始了对系统医学的研讨与创建工作。10年来,我们发现,将系统论和现代临床医学的结合是完全可能的。一种基于系统论的新病理和治疗原则是存在的。如果说2010年出版的我们的第一部著作《现代医学的困惑-系统医学观念的探讨》[15]尚是反思与提出问题,那么至今我们对系统医学的认识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另一部介绍系统医学原理的新著即将问世。系统医学的核心是把生理学、病理学与治疗过程放到系统论的统一架构下进行考察。

下面举几个实例说明应用系统医学原理指导针灸临床的重要性。

(1)针灸的功效是通过激发或强化人体稳态系统的维稳机制实现的
从系统医学的角度来看,内稳态是维持生命或健康的基础,维持内稳态的机制(维稳机制)也就是机体自愈能力的生理基础。无论是人体的功能或结构,当受到外界或内部刺激发生扰动或一定程度损伤时,它往住是可以自行修复的。无论是何种维稳机制(负反馈调节、系统的强健性、冗余性与结构的稳定性),都与身体的抗病或自愈能力密切相关。疾病是正常内稳态的持续偏离,当这类偏离尚没有太大或者说超越一定范围时,机体都有可能通过上述维稳机制使其自动恢复。可以这样认为,针灸的所有功效都是通过促进或者强化机体本身的维稳机制实现的。

在体表穴位的针刺刺激,可以简化为一种“三合一”的非特异性刺激。它们分别引起三大类反射:疼痛与压力感受性反射、微创性炎症反射、排异性免疫反射。第一类反射的感受器是存在于体表组织结构内的机械感受器,通过其相应的传入、传出通路,可以诱发各种化学的、物理的效应器(包括肌筋膜等结构物理应力或张力)的变化;第二类反射是局部针具刺激诱发的组织微创炎症反应。2011年,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刊登的研究报告证实,由于针刺在体表刺激时造成的轻微的创伤,可以使针刺局部组织释放出一种名为腺苷的化合物,并形成腺苷酸,从而达到消除局部炎症、缓解疼痛的目的。针刺局部收集到的腺苷酸含量可以比正常水平增加24倍[16]。第三类反射是异物刺激的局部排异免疫反应。因为刺入体表组织的针具,不论其停留在哪一层结构,对于机体来说都是一种异物,它必然构成对机体的异物刺激,导致机体的排异反应,留针的时间越长(如埋针或埋线),这个反应通常越明显。

关于针灸控制炎症的神经机制,近年来也日益受到重视。对炎症伤害的控制,以往的研究中人们把视线大部分都放在了体液因素对炎症的影响,对神经系统的抗炎作用了解甚少。随着对神经系统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神经系统在炎症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强大的调控作用,其中以迷走神经及其分泌的递质乙酰胆碱所构成的胆碱能抗炎通路的研究最令人瞩目,它与免疫系统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神经免疫调节轴,保护机体对外界伤害做出防御性反应,维持机体自身内环境的稳定。

另一方面,认识到针灸刺激的非特异性,有助于明确针灸疗法的应用范围与局限性。针灸不是万能的。针灸与其它所有疗法一样,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因为针灸的功效是通过强化患者本身的自愈机制而实现的,故凡是单靠患者本身的自愈机制无法或来不及抵御的病症(如迅速发展或恶化的疾病),则多半不是针灸的适应症。此外,经穴位刺激输入的非特异性治疗信息,不一定能保证输入到相应的神经网络结构,也不一定就能起到改变网络通道特性的作用。这些都可能是限制针灸疗法的应用范围或疗效的原因。其实,这也是其它类型体表刺激疗法所共有的弱点。

在“中医是否科学”的争论中,经常听人提起“中医与西医是两种思维方式,分属不同的医学体系”,“用西医的理论和方法解释中医,中医永远说不清,道不明”[17]。长期以来的现实确实如此。但近年来正在崛起的系统医学将可能改变中西医的这种对立。“以疗效看中医”或“关注中医的有效性”的认识,将在多元化的系统医学里找到一个新原则的支持,那就是“正当性”原则:只要有利于病人机体维稳自愈机制的任何干预,包括尚未被现代科学证实的许多传统医学干预手段都是正当的,便可以采纳使用。反过来说,即使已经被证明是科学的西医干预手段如果对病人造成了不利结果(如过度干预时),也是非正当的,要尽量避免。

(2)针灸干预必须与患者的自愈机制“自洽”

身体中体现疾病自愈能力的装置很多,也很完善。除免疫力外,它们还包括身体的疼痛-镇痛系统,止血与抗凝系统,组织细胞的再生与修复系统,以及肝肾的解毒-排毒系统、对抗各种压力的应急-应激系统等。

无论哪一种针灸功效都只有在针灸刺激与患者本身的自愈机制“自洽”[15]才能实现。针灸的双向调节作用,是一个典型例子。如针刺对心率的影响,只有原先心率过快或过慢的,针刺才能使其减缓或加快。如果原先就是正常心率,则针刺对其没有明显影响。再如,针刺的镇痛效应也是同样,它主要体现在对疼痛病人的治疗上,而不是生理功能处于良好平衡的正常人体上[16]。这一方面说明针灸刺激不过是对人体自动控制系统的一种非特异性干预信息,另方面说明在患者机体功能失衡的情况下,它只要与患者的康复机制自洽,便能按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通过患者机体本身的自动调节系统给以调节,促进机体功能的自愈。

(3)针灸治疗必须是个体化的

针灸疗法相对于通常的药物疗法来说,更需要个体化的治疗。因为对于针灸来说,即使应用同一组穴位,治疗同一种适应症,对不同的患者或经不同的医生治疗,其疗效可以完全不一致。操作者与患者两方面的因素都有。操作者方面的因数包括不同刺激参数的选择。患者方面则主要是机体对针灸治疗敏感性的个体差异等。

以针刺镇痛作用的个体化为例,身体不仅有镇痛机制,也有致痛机制。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中既有参与镇痛的,如吗啡样物质;也有对抗镇痛的,如胆囊收缩素。现在知道疼痛患者应用针灸(或吗啡)的镇痛效应之所以有个体差异,除与阿片受体的敏感性有关外,还与脑内胆囊收缩素的浓度有关。实验证明,对吗啡和针刺没有明显镇痛反应的大鼠,脑内胆囊收缩素的浓度高;若脑室内注射胆囊收缩素抗血清降低其脑内浓度后,则可提高吗啡的镇痛效应,使原先镇痛反应差者转变为镇痛效应良好者;反之亦然[16]。对于敏感性高的患者,即使轻刺激也能获得较强的针感或疗效;如果千篇一律去地应用强刺激,则可能导致“过度干预”,反而使病症加剧。所以,在发展标准化针灸疗法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强调针灸取穴与刺激参数的个体化。

(4)针灸也要避免过度刺激

当前国内的针灸界还有另外一种趋势,那就是应用由毫针改良来的一些针具,对患者实施强刺激(类似“捣针术”),有的患者当即疼痛得“嚎叫不止”,有些患者可能还能忍受,其内心想法或许是“长痛不如短痛”。这些疗法即使疗效显著,也未免太过“残忍”,许多观看者甚至吓得看都看不下去。在这里我们不是反对针具的创新或针灸技术的“革命”,而是要指出,一旦刺激体表的组织结构的方法发生变化,特别是有可能导致受刺激的人体发生意外威胁时,该刺激技术可能已经构成了“过度治疗”。

为了避免可能的针灸过度干预,除了上述一定要采取个体化治疗之外,还有一些其它对策,主要是不要以为只有强刺激才能取得较佳的疗效。古今中外许多针灸名家都是靠微弱而舒适的针灸方式取效的。有一个关于刺激量的公式:刺激量=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即轻刺激加留针一段时间,其刺激量可以与强刺激而不留针完全等同。由于患者容易接受轻刺激,针灸治疗的“依从性”高,慢性疾病患者容易接受针灸的整个疗程。而且针灸时诱发的许多反应要留针或治疗一段时间后才慢慢显现,故通常留针比不留针常用。留针期间可作“刮针”或加电针,或不作任何手法。我称其为“舒适针法”。

为了避免疼痛局部在治疗后疼痛加剧,另一个途径是在患部邻近或远端取穴,针刺不宜太深,靠运用针刺手法获取适度的针感(针下之气),并努力使“气至病所”而获效。“当代针灸手法之父”郑魁山临床上采用最多的就是这类方法,针感舒适而远传,效果非凡。如果在患部取穴,则一切以寻求与刺准反映点为目标。只要找准反映点并且刺中它的反映中心,即使不再运用刺激手法,针感经常已经足够强,对于针灸的适应症来说,刺激后疗效的出现是必然的事。其实,临床上流行的许多有效点针法,如董氏奇穴或激痛点针灸,都有类似的考虑。笔者在临床上采取的策略,主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最少的穴位(少而精),最准确与轻的刺激,治疗最多的适应症,获取最佳的疗效,同时避免过强刺激或刺激范围过大导致的过度治疗。笔者具体的针灸法,可参考拙著[7-9]。粗看之下,它与传统的针灸疗法相差无几,但实际上差别甚大。

综合以上4个方面的内容,大致描绘了“系统医学针灸”蓝图的轮廓。笔者近年来以全球免费招徒、网络授业形式,组建的一支针灸临床与科研团队正在为创建、发展与实践“系统医学针灸”而努力。

总之,在系统论催生下正在崛起的系统医学,为现代针灸的研究与实践灌注了新的活力。我坚信,目前发展“现代医学针灸”的条件已经成熟,因为我们不仅有先进理论的指导,科研硬件也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最重要的,一支支高素质的针灸科研团队正在形成:感谢20多年来国内的中医药大学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现代医学科研素质的中医药博士、硕士,他们大多具有创新精神,有强烈的欲望与能力在发掘传统中医药宝库的基础上去传承与发展中医药,包括现代针灸医学。过去几十年中未能完成的中医药现代化战略目标,一定能由这一代人实现!
 
参考文献
[1]樊蓥,徐军,何红键,等.探秘“干针”之争,拒绝“废医存针”[N].中国中医药报,2015-12-29.
[2]朱琏.新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3]张心曙.腕踝针[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3.
[4]李永明.美国针灸热传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5] Jin G Y.The distribution rules of acupoints:a new theory. Proc. 5th Intern[M]. Congress Chinese Medicine. p40,San Francisco,USA,1990.
[6]金观源,包文俊.针灸与控制论[M].杭州:杭州市西湖区科学技术委员会,1978.
[7]金观源,相嘉嘉,金雷.临床针灸反射学[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
[8]金观源.整体反射疗法—临床针灸科学化的方向[C].国际传统医学大会(北京2000)论文摘要汇编,北京,2000:443.
[9] Jin G Y,Jin L,Xiang J J. Contemporary Medical Acupuncture-A Systems Approach[M]. Springer-Verlag & HEP,China,2007.
[10]王军,杨春.筋膜学[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5.
[11] TW Myers著.关玲,周维金,瓮长水翻译.解剖列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5.
[12]朱兵.系统针灸学-复兴“体表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13]项平,夏有兵.承谈安针灸经验集[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4.
[14]承为奋.承谈安针灸学术讲稿[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58.
[15] China-INI哲学小组.现代医学的困惑-系统医学观念的探讨[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6] Goldman N,Chen M,Fujita T,et al. Denosine A1 receptors mediate local anti-nociceptive effects of acupuncture[J]. Nat Neurosci.,2010,13(7):883-888.
[17]王君平.中医“脚”不应穿西医“鞋”[N].人民日报,2014-06-13[19].
[18]俊岭.美国补充和替代医学中心首次举办“针刺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小型研讨,中国生理学会.

上一篇:反思针灸的“去经络化”现象

下一篇:经络以通养之和之 经络养生方法众多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