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坐功却病图诀》 原文
春分二月中,运主少阴二气,时配手阳明大肠燥金。每日丑、寅时,伸手回头,左右挽引,各六七度。叩齿六六,吐纳、漱咽三三。治病:除胸臆、肩背经络虚劳、邪毒,齿痛,颈肿,寒栗,热肿,耳聋,肩臂背痛。
春分是春季的代表性节气,气候温暖,春风荡漾,人体阳气生发,气血运行越来越旺盛。但是春分多风,风为百病之长,这个时节高血压、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病症多也和风有一定关系。所以此时要注意防风,更要通过适当锻炼增强人体对风邪的抵抗能力。这里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张明亮为大家推荐了一个适合春分节气的运动——排山推掌式。
据张明亮介绍,唐末宋初陈抟老祖陈希夷编制了24节气导引法,古代又称为二十四气坐功却病图、四时坐功却病图、却病延年动功等。它是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期间,根据节气的变化与人体气血的运行规律,选择特定的时间、方向,并采用专门的导引、吐纳、存想、按摩方法进行锻炼的一套独具特色的古老健身养生术。 二十四节气导引术将天人合一、四季养生、十二月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十二时辰养生以及经络养生、气脉内景等的理论和方法完美地融为一体,讲求“按时行功,分经治病;身心行境,天人相应”。是一种典型的人体小宇宙与天地大宇宙同参共修的导引养生方法,既可以养生保健、对症治病,又可以悟道修真、体证太虚。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及自愈系统的能力,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适应与协调能力,拓展人体各种潜在的能力,都具有非常奇妙的作用。有关二十四节气导引法完整的记载,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文献为明代署名铁峰居士所撰的《保生心鉴》一书,众多导引养生书籍,诸如《万寿仙书》、《寿养丛书》、《万育仙书》、《遵生八笺》等,对二十四节气导引术均竞相刊载。到清朝时,更被编入著名的《四库全书》、《中外卫生要旨》等,因而使得二十四节气导引术广泛流传。
其中,春分的锻炼方法是排山推掌式:两手掌相对立于肩前,掌指端立,指尖向上;掌心向外转,臂掌呈九十度,同时沉肩、送臂,力达掌根。两掌前推时,先轻如推窗,继而推至极点则重如排山之劲,故名排山掌。内劲发于肩背,达于掌指。推掌同时转头,收掌头转回正前方。一次转向左,一次向右,交替6、7次。在此,特别邀请张明亮老师展示春分——排山推掌式(图1-3)。
张明亮介绍此功法练习中,要注意两掌前推时,以小指一侧引领,逐渐转掌心向前,先轻如推窗,后则重如排山,内劲发于肩背,达于掌指,此时自觉从腋下一直到掌心热、胀感及内劲都十分充足。松肩、收掌时,则如海水还潮,节节收回。推掌、收掌之力皆发于肩。通过转掌,肩部力量逐渐转到掌根和整个掌面,掌根到肩两点对拔,两臂放松。转掌、转头的动作要协调统一,不可参差不齐。
排山掌,是传统导引术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掌法,如少林达摩易筋经、峨眉十二庄、武当太极十三式等功夫中皆有排山掌。而春分排山推掌式顺应春分节气的特点,提升阳气、调和肝肺、补益心肾,讲求阴阳之“平和”,而以平为期,以和为贵。所以春分导引术中的动作都是非常讲求中正,无论左转还是右转,都是正前正后、正左正右的练习,其理即源于此。细细体验这个节气的导引术,或可帮助明白中医半阴半阳、人天相应的深刻内涵。这个练习方法可以缓解肩背疼痛,疏通手三阴、三阳经络,对颈肩部不适、牙痛也有一定缓解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此导引术可以充分地挤压膏肓和背部相关腧穴,膏肓俞位于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的地方,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以对相应的脏器产生治疗和保健的作用。针刺、艾灸、推拿、点穴、刮痧、敷贴等,机理都源于此,练功也是如此。比如肺脏导引术功后导引中的“开胸”、“辘轳”就直接刺激膏肓俞,其他如少林达摩易筋经中的“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马刀”,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呬字诀”,八段锦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五劳七伤往后瞧”等或多或少都与锻炼背部腧穴有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