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只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而在桂林,这句话恐怕就要改成,“世上常逢百岁人”。桂林永福县每10万人口中有13.3位百岁老人,远远超出联合国“每10万人中有7.5位以上百岁老人“的长寿之乡评定标准;阳朔县现有人口31万人,其中百岁以上老人43人,是联合国长寿之乡标准的近2倍……而仅据2008年的数据,桂林全市百岁以上老人有383人。
本报特开设《百岁老人》栏目,带领大家探访这些经历过世纪风雨的百年人瑞,挖掘他们的养生之道、人生感悟,并以此探寻百岁老人们的“长寿”密码。
“你们找莫四妹啊?她出去聊天啦。”
5月17日,记者来到桂林阳朔县城漓江之滨、碧莲峰下的东岭社区航运公司居民区探访百岁老人莫四妹,没想到却扑了个空。一位邻居说,莫四妹虽然已经上百岁了,但仍闲不住,每天都要上街跟人聊天。
100岁还常出门转转
俗话说,好水养人,阳朔的漓江水养育出了许多百年人瑞,在漓江边生活了一辈子的莫四妹便是其中之一,今年她正好100岁。
莫四妹的大儿子黄光华今年67岁,从小跟着父母亲撑船。黄光华说,母亲年轻时的工作主要是编织渔网、打鱼卖鱼,有时也得撑船,一直工作到60岁。“我妈妈就是闲不下来,每天都要找点事情做。”
莫四妹现在住在东岭社区航运公司居民区,在这个有着2000多位居民的社区里,就住着四五位长寿老人。居民们自发捐款修建了老年人体育协会,莫四妹以1000元的捐赠额在光荣榜上名列前茅。平时,莫四妹会经常到老体协逛逛,不过她最喜欢的还是在街头和老伙伴们聊天。
记者在莫四妹的家门口等了10分钟,终于第一次见到了这位百岁老人。
“你们又来看望我了啊?”人还未走近,莫四妹洪亮的声音就从街口传来,她衣着朴素,走路稳健,一点也不像是一位已经100岁的老人。
不过老人说,可能因为常年在船上生活,受了湿寒,她和小区里其他老人一样,膝盖经常会有些疼痛。
尽管如此,莫四妹仍坚持每天独自散步,平时自己动手做饭炒菜,不时还包些粽子分给街坊邻居。
莫四妹女儿介绍,老人的一天很充实。每天早上七点,老人就已经梳洗干净,被子整整齐齐地叠放在床头。天气好的时候,莫四妹就到漓江边的河堤上走一趟,有时到市场走走,买点菜或自已喜爱吃的东西。晚上吃了饭后,老人也会到外面散散步,九点多钟上床睡觉。
以船为家的“女强人”
居民黄仁叔说,莫四妹是看着他长大的老人,虽然他与莫四妹平时来往的细节不多,但他对老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女强人”:莫四妹声音洪亮、语速快,做事雷厉风行。
东岭社区紧挨着漓江,居民大都是从前以船为家的“船上人”,没有固定的地方安家,邻里们虽不如在陆上生活的人们来往频繁,但却能团结如一家。
在以船为家的年代,哪家船只要回岸停靠,就会有其他几家人合力一起帮忙撑船、拉船,因此,互相帮助的概念深植在这些渔民们的思想中,莫四妹也不例外。
黄光华介绍,莫四妹平时从未跟人红过脸,别人有困难,只要力所能及,她都热情帮助。以前莫四妹还在撑船的时候,在途中遇到得了伤寒病的年轻人三仔。因为船在途中,三仔找不到医院治疗,莫四妹不辞辛劳地帮忙找草药,治好了三仔的病。平时一些撑船的人患了小病痛,莫四妹也凭着多年经验用草药治疗,从来没收过钱。
按照船家人的说法,莫四妹就是讲良心,图好报。
喝酒、抽烟、爱吃鱼
记者注意到,虽然已经上百岁,但莫四妹的头发还夹杂着不少黑发。问起老人的养生之道,莫四妹认为是吃鱼多的缘故。黄光华也透露,莫四妹现在的爱好,已经从从吃鱼变成了吃好鱼。
鱼可以说是渔民家里最常见的食物。莫四妹说,以前捕到好鱼,都要拿到市场卖或者换些生活必需品,平时自己家里只能吃些小鱼。如今,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鱼的品质自然要求也会比较高。
由于常年与鱼打交道,莫四妹更知道哪些鱼适合养生。“她现在是非好鱼不买。”黄光华对记者说。
除了吃鱼,老人家对其他食物从不挑剔。记者看了当日老人准备的菜,有苦瓜、瘦肉、黄瓜等,荤素搭配。“我每天都吃2碗米饭。”莫四妹对记者说。
莫四妹平时不挑食,高兴时就喝口酒,抽根烟。黄光华说,老母亲虽是烟酒全沾,但量不大,现在已经不抽烟了,也只是在节假日和全家团圆时趁兴喝上一小口酒。
现在,莫四妹儿孙满堂,如果家里人全部回来,坐拢就有三四桌。采访中,老人几次笑呵呵地说,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