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药方>中药验方>正文

对于去甘草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之“去甘草”刍议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为血痹虚劳篇第一方,仲景言:“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1,2]现行“十一五”七年制教材《金匮要略》中,黄芪桂枝五物汤是由桂枝汤倍生姜、去甘草、加黄芪化裁而来,因此此方为桂枝汤类方之一。桂枝汤中桂枝芍药调和营卫,生姜大枣甘草顾护中州,重视后天之本,充分体现仲景“存津液,保胃气”的学术思想。而至于黄芪桂枝五物汤一方,仲景于此三味组合中选择了“去甘草”,定然有其原因所在。
 
甘草,《神农本草经》认为其“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川谷”[3]。在经方中甘草也是出现率最高的一味药。
 
对于去甘草,目前教材多不谈其原因或言甘草性缓留中而不用之。笔者认为此说不甚具有说服力,因大枣亦是“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平胃气”,应当也具有性缓补中之效,本方独去甘草而留大枣,甚是难解,遂查阅相关文献及临床报道,撰文明之。
 
1 避而不谈
避而不谈的处理,不提及此方为桂枝汤化裁,如此分析组方便不会涉及“去甘草”。就教材来看,第5版教材《金匮要略讲义》对此方并未谈到“桂枝汤”类方,而是单纯分析五味药的意义:“方用黄芪桂枝芍药通阳除痹,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共成温阳行痹之效。”[4]如此就方论方的处理办法,避免了谈及桂枝汤的化裁,也就不会分析为何加黄芪、去甘草,但学习者看到此方未必不会猜测和疑惑。
 
2 甘草留中
多数方义分析虽把此方归为桂枝汤类方,但方剂组成分析通常只分析其有,而不分析其无,对药物做不到“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第5版教材《方剂学》中提到:“黄芪桂枝五物汤……即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而成。”现行“十一五”七年制教材《金匮要略》中也提到,加黄芪的原因是黄芪甘温益气……因甘草性缓留中,故去之[2]。临床应用方面,宋孝志在治疗肢体麻木不仁时,体会到本方加甘草效果不佳[5]。目前临床明确提到此事笔者只见此一例,列出以供参考。
 
3 体会
清·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中提到:“黄芪桂枝五物……亦针引阳气之意……经所谓‘阴阳形气俱不足者,勿刺以针而调以甘药也。’”[6]此处尤氏所引,当是《灵枢经》所言,而用以此处,可以看到“调以甘药”的治法对于血痹病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甘草不违背此方立意,当用之无碍。
 
前文提到,在《神农本草经》中甘草大枣皆属于“味甘平”之品,功效分别“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和“主心腹邪气”,皆具调和滋补之性,若论缓滞,二者当处伯仲之间。因此笔者以为,单纯因甘草性缓而不用之,有些牵强。
 
从病因病机看,“血痹阴阳俱微”“外证身体不仁”,通过“阴阳”“外证”的强调,可见此方病位既在营又在卫,营卫俱微,邪入血分故为痹。既然营卫俱微,以桂、芍调和营卫;营血有滞,以姜、枣、草补益中州,促进营血生化,虑及桂、芍之调和不善走行,取“走表的人参”之黄芪一味,既能固卫益表,又善走行。如此来看,甘草并无不妥,调和营卫有桂、芍,偏于营血有姜、枣、草,偏于卫表有黄芪,岂不妙哉?
 
不用甘草的原因,王绵之教授[7]的看法颇为中肯。他认为此方中黄芪替代甘草,在发挥益气作用的同时,黄芪甘草所不具备的发汗解肌之力。仲景在《伤寒论》中应用黄芪不多,但《金匮要略》多应用之。黄芪甘草的区别在于,黄芪善于补气而行于肌腠,甘草长于补气而侧重于心。黄芪“味甘微温”,因此言及黄芪桂枝五物汤一方,说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不如说倍生姜黄芪甘草更容易理解。另外,在饮片形态上,甘草黄芪颇为相似;不仅如此,两者植物种属也颇为接近。从仲景处方习惯中也可发现,仲景非常注重简便效廉,用药十分精准,凡加味时,能同时去一味他药,必不留之。综合来看,说黄芪替代甘草不失为另一种思路。
 
金匮要略》应用黄芪的7首经方中,比较黄芪的单次剂量可以发现,黄芪桂枝五物汤方中单次剂量15g属于中等偏轻。而从黄芪在7首方中的量效关系可以看出,轻剂量多用于补中益气,中剂量多用于益气固表,重剂量多用于利水逐湿[8]。由此亦可推测,黄芪桂枝五物汤中,黄芪的中等偏轻剂量,既可以发挥其益气固表、通阳除痹的作用,亦可以发挥甘草的补中益气作用,一举两得,故组方时可去甘草
 
临床对于此方验案,对甘草放心用者亦不在少数。丁元庆教授临床应用此方加减治疗抑郁症气虚络瘀证,“黄芪-桂枝-甘草”为重要组合[9]。程天祥、刘殿青等[10,11]医师治疗多则病例,不避甘草亦收效甚佳。
 
4 小结
桂枝汤,是仲景群方之冠;甘草,是经方中最常用的一味药。在经方中,无论是《伤寒论》还是《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是唯一一首“去甘草”的桂枝汤类方。因此,此方“去甘草”难以总结规律,但可从方中药物性味、饮片性状、组方特点、文献论述等多方面考查,深入挖掘仲景于茫茫桂枝汤类方中不用甘草的因果关系。最终笔者在避而不谈和甘草性缓之外,认为甘草应当是被黄芪代替而发挥其作用,同时针对血痹的外证发挥黄芪有独特的功效,可达到益气通阳、和营行滞之功。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王一迪 唐尊昊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上一篇:梅国强用柴胡类方经验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