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和合理论奠基于《内经》,立户于东垣,发扬于诸家。特别是李东垣本《内经》土生万物之旨,著《脾胃论》一书,强调脾胃是气机升降之枢纽,治疗上重升发脾阳,创制“补中益气”大法,并衍生出“甘温除热”等诸法,被后世医家尊为“补土派”鼻祖。脾胃在五行中属土位居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纳化饮食,并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称后天之本,故备受历代医家所重视。脾胃和合既是脾胃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调和状态,其主要包括气机升降之协调、水谷纳化之相成,功能上燥湿相济,病证上阴阳虚实之和合等。现以《内经》有关论点为依据,参考部分后世医家学说,对脾胃和合的重要性进行尝试性阐述。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又称仓廪之官,脾主运化,胃主受纳。《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又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脉。”由此可见水谷精微乃生命活动之物质基础,经络、脏腑、四肢百骸皆赖其养,此过程系由脾胃和合共同完成。《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脉无胃气亦死”、“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故脾胃有后天之本之称。是故于人患(者) ,不可不谨养胃气也。
由上可见,脾胃最重要的功能是滋生人体真元之气。后世医家本于此点多有发挥。如李东垣重视脾胃即是重视元气,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李东垣创制“补中益气汤”为代表方剂用以振奋中焦,补脾益胃,调理全身,紧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一论点,终成补土派之鼻祖,至今仍在临床治疗很多疑难杂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李东垣为中医脾胃学说的集大成者,不但明确阐述了脾胃病的病因病机,而且又确立了相应的治疗大法及方药。所以后世有“外感宗仲景,内伤法东垣”之说。综观李东垣的脾胃学说思想,我们发现其证治略于胃,而详于脾;重视脾阳之升发,而轻视胃阴之滋养;喜升阳温燥之品,而恶甘寒益胃之剂。
脾胃为升降之枢纽
脾胃居于中州,是升降出入之枢纽。脾气主升,精气得以输布;胃气主降,饮食及糟粕才可下行。若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混淆于中焦可导致吐泻等。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腹胀。”可见,脾胃居中焦,升清降浊,通达上下,对人体气的升降尤为重要,为人体升降运动之枢纽。
黄元御认识到:“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所以无病。脾升则肝肾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而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平人下温而上清者,以中气之善运也。”[1]可见脾胃乃维持人体脏腑气机升降有序和阴阳平衡之基础。
脾胃燥湿本性之别
中焦脾胃是湿热之源,《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以湿为本性,胃以燥为本性。燥湿适度,脾胃和合,升降正常,则身强体健。反之,脾不升胃不降,脾胃通病。温病派学者对此论之颇详。吴鞠通认识到:“湿温以中焦病最多”;叶天士认为:“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薛生白曰:“湿热之证阳明必兼太阴,乃阳明太阴同病”。
脾胃与发病
脾胃称为水谷之海,又曰六腑之大源。《素问·五脏别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可见脾胃与四脏、四肢百骸等均有密切联系。《素问·痿论》云:“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又云:“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这说明脾胃病变将导致气血津液输布异常,变证百出。治疗阳虚之病,当以健脾升阳为法。黄元御运用五行升降理论对脾胃功能进行了阐述,执简驭繁,可以说是继李东垣后又一位对《内经》脾胃理论深加发挥的著名医家。
脾胃和合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脾胃和合理论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和发挥,其理论在临床上的使用远远超出了现代医学消化系统之范畴。脾胃是后天之本,对饮食及营养的纳运功能,不仅是热能动力之源泉,还是巩固和提高疗效、增强抗病能力及促进病体康复治愈之关键因素。脾胃居于五脏六腑之中,脾胃之功能障碍将影响到其他脏腑的正常运行,而其他脏腑之疾病也常常会影响到脾胃之纳运功能,故脾胃在脏腑中显得尤为重要。中医对于病后之调理、虚劳虚损、慢性久病、营养不良等都着眼于脾胃。《素问》曰:“形气不足者调之以甘药”,“上下俱损当建其中”。故脾胃和合理论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以“和为贵”之中庸思想,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几千年,使中医药在众多疾病,尤其是疑难杂症的治疗中,显示了独特的疗效。故脾胃乃五脏和合之中心。正如清·戴天章所说:“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其思想认为,“和合”包括范围非常广,调和寒热表里虚实阴阳均谓之“和”,其目的是调其偏,使机体处于平衡状态,达到《内经》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目的[2],此乃是中医治疗的根本大法。
参考文献
[1] 黄元御.黄元御医学全书-四圣心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1
[2] 苏晶.脾胃是五脏和合的中心--半夏泻心汤的运用体会[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2):77
作者:杨涛,冯兴志,李浩,王雷,孟翔
改编自:浅谈脾胃和合理论的源流认识及其对后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