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外科治疗方>骨伤科>正文

温阳通督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应用

强直性脊柱炎 ( Ankylosingspondylitis,AS) 是 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人体中 轴骨骼,以骶髂关节炎为标志。早期症状主要有腰 背疼痛或僵硬,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以至严 重的功能障碍。AS 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并与 人体白细胞抗原 ( HLA- B27) 密切相关。AS 属于 中医学 “痹证”范畴,中医古籍中有 “龟背风” “竹节风 ”“骨痹 ”“腰痹 ”“肾痹”等称谓,现代 医家有称之为 “尪痹 ”“大偻”者,均形象地描述 了 AS 的临床特点。

1 肾虚督寒是 AS 的发病之本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 : “阳气者,精则养 神,柔则养精。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 偻 。 ”《内经素问吴注·卷一》注曰 : “开阖失宜, 为寒所袭,则不能柔养乎筋,而筋拘急,形容偻俯 矣” [1 ] 。由此可见,阳气平秘,卫外得固,玄府闭 合,肌腠功能正常; 阳气亏虚,卫外不固,玄府 开,腠理疏,则寒邪入侵筋骨,发为大偻。大偻临 床表现与 AS 极为相似,提示阳虚是 AS 发病的重 要因素。 AS 侵犯人体中轴关节,以腰骶部和脊背部为 甚,尤其是以腰骶部疼痛、僵硬、不适为主要临床 表现。中医古籍中虽无 “强直性脊柱炎”一词, 却以 “龟背风 ” “竹节风” “骨痹” “腰痹” “肾 痹”等病名赋予 AS 特征性的含义 。《素问·痹论》 曰 : “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 《素 问·骨空论》曰 : “督脉为病,脊强反折,腰痛不 可以转摇” ,均形象描述了 AS 腰背僵直、脊柱活 动受限的症状特点 。 《灵枢·经脉》云 : “是动则 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 可以曲,腘如结,是为踝厥” ,其中 “病冲头痛” “项如拔 ”“脊痛 ”“腰似折”是 AS 的典型临床表 现,而 “髀不可以曲 ” “腘如结”则是 AS 最常见 的累及外周关节的症状。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 : “腰者肾之府” ,肾 位于腰部,脊柱两侧,主藏精,主骨生髓。肾精不 足,不能充养骨髓,则出现关节疼痛,不耐劳作, 腰膝酸痛,甚至不能屈伸。故 AS 腰痛源于肾虚。 脊柱为督脉走行之处 , 《素问·骨空论》曰 : “督 脉者,……贯脊属肾,夹脊抵腰中,……督脉为 病,项强反折” ,指出腰脊疼痛又与督脉相关。肾 虚督脉失于濡养,又感受外来邪气,发为本病。故 AS 的根本病机在于肾虚督脉失养,此为病本,感 受外邪、侵袭经脉,此为病标。

AS 所犯部位为背部正中线,正是督脉走行之 处。督脉为阳脉之海,主一身之阳气,督脉之阳气 为肾气所生,肾之精气充养骨髓、补益心脑、温煦 气化,必通行此脉,此脉一通,百脉皆通,反之邪 犯督脉则脊强。而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关系密切, 《类证治裁·肩背手臂痛》言 : “脊强,腰似折, 项似拔,此足太阳经气郁不行” ,提示足太阳经气 弱不能抵御寒湿,寒湿困于经络则 “脊强” ; 同时 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互为表里,故 “脊强” 与肾阳虚有关,如 《东医宝鉴·外形篇》曰 : “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膂,腰脊强仰不利” ,说明肾阳 虚衰、寒气侵袭是 “脊强”的主要病因。

2 温阳通督是 AS 的基本疗法

基于肾虚督寒的发病原因,AS 的治疗应以温 阳通督为基本原则。尤在泾 《静香楼医案》云: “脊背为督脉所过之处,风冷乘之脉不得通,则恶 寒而痛,法宜通阳” ,明确指出应以 “温阳通督” 为用。

现代医家认为,本病以肾督亏虚为本,风、 寒、湿、热、痰、瘀、毒侵袭人体,经络痹阻不 通,筋脉、骨节失养致病 [2 -3 ] 。肾督亏虚又以肾阳 亏虚多见。如王为兰 [4 ] 将 AS 的主要病因病机概括 为肾督为病,脊强厥冷,肾之阳虚阴亏精气不足, 既可内生寒热湿瘀痰邪,又可由六淫邪气及外伤诱 发,终致督脉虚滞,痹阻脊柱而成斯疾,治疗以补 肾通督为大法,根据证候寒热不同加减变化。焦树 德 [5 ] 认为,肾虚督寒是 AS 的基本病理变化,其病 机特点是 “肾、督不足为先,风寒湿邪深侵入肾、 督,造成骨损、筋挛、腰脊僵痛,导致形体尪 羸” ,临证将 AS 分为肾虚寒盛证、肾虚标热轻证、 肾虚标热重证、肾虚督寒证,以补肾强督治尪汤为 基础方加减治疗。朱良春 [6 ] 则认为,该病的病因 病机主要为肾督阳虚、寒湿瘀阻,或肾督阴亏、湿 热瘀滞,经络气血不通而致,治疗力倡益肾蠲痹, 善用虫类药物搜剔经络。

临床疗效观察方面,袁满等 [7 ] 以乌头汤治疗 30 例寒湿痹阻型 AS 患者,有效率为 86. 67%。弓 臣等 [8 ] 应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 AS 患者 30 例, 结果显示,临床有效率为 83. 33%。李文梅等 [9 ] 采 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 19 例 AS 患者,亦取得满 意疗效。 文献研究方面,殷海波等 [10 ] 将 194 例 AS 患者 进行基本证型分布特点研究,发现肾阳亏虚证 ( 45. 9%) 、湿热痹阻证 ( 38. 7%) 出现频率最高, 并且多作为主证存在。陶庆文等 [11 ] 对 107 例 AS 患 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其中肾虚督寒证最多 ( 60 例) ,其次为邪郁化热证 ( 14 例) 、湿热伤肾证 ( 14 例) 、邪痹肢节证 ( 13 例) 和邪及肝肺证 ( 6 例) 。董秋梅等 [12 ] 统计68 例 AS 患者资料,发现其 中肾虚督寒证 28 例、邪痹肢节证 22 例、邪及肝肺 证 18 例。虽然上述研究样本量不大,但是在分型 当中肾虚督寒型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从一定程度 上说明 AS 不管其辨证分型如何,均以肾督亏虚为 本,对于其治疗应以补肾强督为要。

总结 AS 的古代文献及现代医家的临床经验, 结合临床实践,认为本病以肾督亏虚为本,感受风 寒湿热之邪侵袭为标。肾阳亏虚导致血液运行无 力,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入侵机体,使经脉气 血不畅,出现瘀血阻滞,表现为脊背部以及腰骶部 疼痛、僵硬、不适,甚则活动受限。临床治疗应以 温阳通督为主,临床常用制附子、淫羊藿、巴戟 天、肉苁蓉等,代表方如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34 岁,2012 年 5 月 7 日初诊。主 诉: 腰骶部疼痛反复发作 4 年,加重 1 个月。现病 史: 患者自 2008 年初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腰部疼痛, 晨僵不明显,服用止痛药症状可以缓解。近 1 个月 来脊背、腰骶部疼痛加重,全身明显乏力,夜间痛 甚,转侧不利,影响工作、睡眠,晨僵约 20min。 现伴有双髋关节、足跟部疼痛,恶寒明显,舌质 淡、苔薄白,脉弦细。查体: 指地距: 15cm,枕 墙距: 0cm; 双侧 “4”字试验 ( + ) ,胸廓活动 度: 4. 5cm,脊柱活动无明显受限,髋关节活动外 展稍受限。辅助检查: HLA- B27: ( + ) ,血常规: ( - ) ,尿常规: ( - ) ,血沉 ( ESR) : 75mm/h,C 反应蛋白 ( CRP) : 96mg/L。X 线摄片示: 腰椎正 侧位: 腰椎以 L4—L5 为中心轻度右弯,生理前突 存在,腰椎骨质未见明显异常,S1 椎弓愈合不良; 骨盆正位: 双侧骶髂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变窄, 关节面粗糙,符合 ASⅡ度改变。西医诊断: AS。 中医诊断: 大偻,肾虚督亏,寒湿瘀阻。治以温肾 阳强督通络为主,处方: 炮附片 15g,制川乌 10g,黄芪 30g,熟地黄 24g,当归 15g,白 芍 15g,川芎 15g,独活 15g,续断 15g,桑 寄 生 15g,牛膝 15g,狗脊 15g,淫羊藿 15g,独一味 15g,乌骨藤20g,白屈菜10g,枸骨子10g,鬼针 草 10g,全蝎6g,焦三仙各10g,甘草5g。14 剂, 水煎服,每日 1 剂。

2012 年 5 月 28 日二诊: 患者述药效佳,又自 行服上方 7 剂,现腰骶部疼痛减轻,僵直感明显缓 解,腰骶部时有隐痛,大便日行三四次。舌淡,脉 弦细。复查 ESR: 48mm/h,CRP: 18mg/L。守方 微调,处方: 黄芪 30g,炮附片 10g,制川乌 10g, 熟地黄 24g,当归 15g,白芍 15g,川芎 15g,白 术 15g,羌活 15,独活 15g,续断 15g,桑寄生 15g,牛膝 15g,狗脊 15g,淫羊藿 15g,枸骨子10g,鬼针草 10g,夏天无 15g,莪术 10g,苏木 20g,全蝎 6g,地龙 15g,砂仁 4g,焦三仙各 10g,甘草 5g。14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 2012 年 6 月 19 日三诊: 诸症明显缓解,不恶 寒,腰骶部疼痛明显减轻,仅有夜间隐痛,大便日 行一二次。指地距: 5cm,枕墙距: 0cm; 双侧 “ 4”字试验 ( - ) ,髋关节活动范围正常。ESR: 13mm/h,CRP: < 6mg/L。舌暗红、苔薄黄,脉 弦细。经上述治疗后寒湿已消退,证属肾虚兼有湿 热,肾虚为本,湿热为标,应先治其标,以四妙汤 为主清利湿热,兼以补肾养血调理善后。处方: 生 地黄 24g,薏苡仁 30g,苍术 10g,黄柏 10g,独 活 15g,续断 15g,桑寄生 15g,杜仲 15g,牛膝 15g,当归 20g,川芎 20g,白芍 15g,壁虎 10g, 羌活 15g,枸骨子 15g,鬼针草 10g,乌骨藤 30g, 地龙 10g,石上柏 10g,甘草 5g,7 剂。

按语: 本例患者为中年男性,无明显诱因发 病,应属先天肾阳不足,偶感风、寒、湿侵袭腰脊 肾督,寒湿瘀阻,出现以背腰脊疼痛、脊柱僵硬、 恶寒明显,或有双髋部痛、足跟疼痛、全身乏力, 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辨证属肾虚督寒证,治 当温肾助阳壮督、散寒祛湿、活血化瘀、通督活 络,适宜温阳通络法治疗。方中附子、川乌温阳散 寒为君药; 独活、续断、桑寄生、牛膝、狗脊、淫 羊藿、枸骨子温补肾阳强督脉,为臣药; 乌骨藤、 白屈菜、鬼针草、独一味、全蝎祛风除湿通络,黄 芪、熟地黄、当归、白芍补益气血,焦三仙顾护脾 胃共为佐药; 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全方温阳强 督,散寒除湿通络。二诊守方微调,增强活血通络 之力。患者为中年男性,肾督之阳易补,寒湿瘀阻 易除,三诊时诸症明显缓解,不恶寒,腰骶部疼痛 明显减轻,各项实验室指标亦趋正常,同时证候已 发生转化,辨证为肾虚湿热轻证,以四妙丸为主加 减调理善后。

来源:中医杂志 作者:黄雪琪 沙正华 林海 王承德

上一篇:“肾精-骨质疏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理论探讨

下一篇:骶椎跌伤骨裂疼痛案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