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外科治疗方>骨伤科>正文

右小腿肿胀3年余 医案解读

高某,女,52岁, 2013年7月24日初诊。

主诉:右小腿肿胀3年余。

症候:近3~4年右小腿内侧出现静脉曲张,并逐渐加重。诊时右小腿肿胀、近期有加重,穿弹力袜。平时后背、下肢怕凉;着凉后大便频、易急躁,多梦。舌暗,苔薄白,脉沉细滑。右下肢轻度水肿。

经络诊察: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阳明经、少阳经、足太阳经异常。

辨经:病属太阴经、少阴经。

选经:太阴经、足少阴经。

选穴:针右侧尺泽、阴陵泉、血海、复溜。

二诊:针刺后自觉右小腿肿胀明显减轻(缓解近六七成),疼痛转轻,晚间抬高下肢已可缓解肿痛感,但仍觉双足冷。察:太阴经、足厥阴经异常。取右侧太冲、太白、阴陵泉、曲泉。

三、四诊:右小腿肿胀疼痛继续减轻,双足冷较前明显好转。察:足太阴经、手太阴经、手厥阴经、足厥阴经、手太阳经异常。取太阴经、厥阴经,针右侧太冲、曲泉、太白、阴陵泉。

针刺4次以后症状减轻,属显效。

医案解读

本例静脉曲张患者,经络诊察以足太阴经异常为主,静脉曲张的部位亦属于足太阴经。按经络气化理论,足太阴脾主统血,对血液的回流有影响,亦可化湿行气,主管水湿的流动,不仅提供营养物,也吸收和排除废物,能消肿胀。取尺泽、阴陵泉对穴,调理本经的气机、行气化湿,加血海行血,复溜滋养肾阴。针刺以后右下肢肿胀有好转。

二至三诊发现足厥阴经经络异常,调理足太阴经、足厥阴经。足厥阴经主藏血,分配血液,跟静脉血液的回流有密切关系。静脉曲张不仅是气滞血瘀的表现,也有正气虚的病机。因此取原穴和合穴相配太白配阴陵泉,太冲配曲泉,温阳益气的同时能调节本经的气机,有益气活血的作用。故经治疗肿胀的症状明显好转。 (王居易)

上一篇:重症肌无力(I型眼型)中医治法 通腑活血通络

下一篇:骨伤科中医用药 归经引经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