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病发于暑天,急性起病,从中暑考虑,应该是内伤基础上的外感病。暑热开泄,虽有“表证”,但不宜开表,只宜清解暑热。暑热弥漫三焦,阻滞气机,虽有气机升降失常,但病变初起,只宜化气利湿而治肺利三焦,不宜过早升降脾胃。叶氏明确提出:“暑湿热气,始由肺受,漫布三焦。”本案治疗,淡渗佐以微辛,清暑利湿中畅利气机,强调“上病治上”,不宜早用中、下焦药物。
叶案:
姚 奔走气乱,复饮烧酒,酒气辛热,有升无降,肺气膹郁,上下不通。舌白消渴,气结自胸及腹,澼澼自利不爽,周身肤腠皆痛,汗大出不解。无非暑湿热气,始由肺受,漫布三焦。群医消导苦药,但攻肠胃,在上痞结仍然。议淡渗佐以微辛,合乎轩岐上病治上之方。
西瓜翠衣 川白通草 大豆黄卷 马兜铃 射干 苡仁
解读:
大便泻下不畅,胸脘腹气阻痞胀,如为内伤病证,辨治首先考虑中焦脾胃。“群医消导苦药,但攻肠胃”,当是基于这一认识。
身痛汗出,从伤寒学说体系考虑,当有“太阳病”,有外感表证。结合前面见症,从六经辨证体系,可考虑表里同病,太阳、阳明合病或太阳、太阴合病。
但,如属伤寒太阳病,身痛时不应该有“汗大出”(可以有汗出),也不应该有“舌白消渴”。特别是季节在夏暑,伤寒相对少见,即使患伤寒太阳病,起病如有身痛,一定会伴无汗。
中医临床上,辨病是极其重要的。如辨外感病与内伤病,辨伤寒与温病,辨外感温病与伏气温病,辨风温与暑温等等。每一种“病”都有其相应的辨治体系。
本案病发于暑天,急性起病,从中暑考虑,应该是内伤基础上的外感病。
暑热开泄,虽有“表证”,但不宜开表,只宜清解暑热。
暑热弥漫三焦,阻滞气机,虽有气机升降失常,但病变初起,只宜化气利湿而治肺利三焦,不宜过早升降脾胃。叶氏明确提出:“暑湿热气,始由肺受,漫布三焦。”
本案治疗,淡渗佐以微辛,清暑利湿中畅利气机,强调“上病治上”,不宜早用中、下焦药物。选用西瓜翠衣轻走上焦,解暑热,渗暑湿。合通草、大豆黄卷、苡仁利湿清热,马兜铃、射干清肺利肺。全方轻清走上,利湿清热,流畅气机。
本案消渴汗大出,暑热较甚,故不用杏仁、豆蔻等辛苦温之品化气除湿,而选用西瓜翠衣、马兜铃、射干等辛苦寒之品清热除湿。
本案内伤于“奔走气乱,复饮烧酒”,而非内伤脾胃气虚。倘内伤脾胃气虚之体复感暑湿,则又当考虑李东垣“清暑益气汤”类方。
同为伤暑,汗大出,消渴,本案“舌白”(白腻)有湿(当有脉不洪大),故不用白虎加人参汤。
同为伤暑,“舌白”,本案为病变刚起,暑湿漫布三焦,但病变关键病位在于上焦肺,故不用走中焦的白虎加苍术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