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温养肝肾法
患者:潘某,女,63岁,工人。
病史: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20余年,常服中西药治疗,但血压始终升降不定,且呈逐渐上升趋势[(170~202)/(100~125) mmHg]。
初诊(1997年2月15日):头昏胀,视糊,左侧目睛转动欠灵,左手足清冷不温,左臂乏力、难持重物,肢麻、腿足酸软,足底酸痛,舌苔薄、质淡,脉细。血压170/125mmHg,肾功能正常。肾阳亏虚,肝失温养,风木内动,气血失调。处方:仙灵脾10 克,仙茅10克,巴戟肉10克,当归10克,炒杜仲15克,桑寄生15克,川芎10克,枸杞子10克,大生地10克,天麻10克,鸡血藤12克,淮牛膝10克,灵磁石25克。每日1剂。
二诊(1997年2月22日):药后头昏胀、怕冷减轻,左足冷,左半侧胸闷,噫气为舒,右目模糊,苔薄、质淡。测血压160/96mmHg。温养肝肾有效,原法巩固,原方加青木香6 克。每日1剂。
三诊(1997年4月16日):药服1月,停用3周,头昏不显,左手臂酸软麻木、手掌浮、左下肢筋脉牵引疼痛,足底酸痛,行走不利,苔薄、质淡,脉细。血压160/90mmHg,肝肾亏虚,气血失调,仍予温养。2月15日方去大生地、灵磁石,加天仙藤12克,豨莶草15 克。每日1剂。
四诊(1997年5月28日):服药1周后血压146/84 mmHg,连服月余,血压稳定,未见波动,今测142/84 mmHg,但左侧足膝关节仍酸胀,下肢筋脉拘急,足底酸痛,行走不利,右手臂时有麻胀,苔淡黄薄腻、质暗紫,脉沉细。肝肾不足,阴中火衰,守法巩固。此后常来调治,血压始终在正常范围,用药虽略有随症加减,但治法始终不变,效果显著。
按:本例为一用温养肝肾法的典型个案,使血压获得长期稳定正常,提示阳虚高血压有其特殊的发病机理,与阴虚及阳似同而实异。因肾阳亏虚,阴中火衰,既可致火不归宅,虚阳浮越于上,并可因肾虚不能温养肝木,助其生发条达,而至虚风内动。通过温养肾气,可以起到潜纳虚阳,导火归宅,养肝熄风、温通气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