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外科治疗方>泌尿外科>肾炎>正文

中医血尿一症 凉血宁络止血方

病案:
 
詹某,女,48岁,浙江临安人。2008年10月23日初诊。主诉:反复镜下血尿半年。患者于半年前体检时发现尿检异常,蛋白阴性,红细胞(+~+++),红细胞形态为多形性。当时无浮肿,无腰酸乏力等不适,曾到我院诊治,经多种中西药治疗后病情改善不明显,遂到周老门诊就诊。患者自诉口干口苦,烦躁口渴,胃脘灼热不适,小便短赤,大便略干,舌质红苔黄,脉滑偏数。患者平时嗜食辛辣之品。中医诊断为尿血,证属火热内蕴,迫血妄行。治宜清热泻火解毒,凉血宁络止血。

方如下:川黄柏9 g,川黄连6 g,黄芩15 g,丹参皮各10 g,汉防己12 g,地榆15 g,太子参30 g,赤白芍各12 g,茜草30 g,茯苓10 g,佛手10 g,大蓟、小蓟各15 g,广木香12 g,白术12 g,旱莲草15 g。共14剂,1剂/d,水煎服。 嘱忌辛辣饮食。
 
2008年11月6日复诊:胃脘灼热及小便短赤均显著好转,仍有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滑。尿检蛋白阴性,红细胞(+)。继予清热解毒、凉血宁络之剂,方药如下:川黄连6 g,黄芩15 g,汉防己12 g,丹参皮各10 g,地榆15 g,太子参30 g,旱莲草15 g,赤白芍各12 g,茜草30 g,茯苓10 g,佛手10 g,大蓟、小蓟各15 g,广木香12 g。共14剂,1剂/d,水煎服。医嘱同前。
 
2008年11月20日3诊:胃脘灼热及口干口苦诸症均缓解,舌淡红苔少,脉细弦。予益气养阴宁络之剂善后,方如下:太子参15 g,生地15 g,女贞子12 g,旱莲草30 g,赤芍15 g,生地榆15 g,茜草30 g,丹参、丹皮各12 g,茯苓10 g,佛手10 g,广木香12 g,大蓟、小蓟各15 g。共14剂,1剂/d,水煎服。医嘱同前。
 
此后患者定期门诊随访,间歇服用益气养阴宁络中药巩固,病情稳定。2009年7月30日尿检示蛋白及红细胞均阴性,恢复正常。嘱其仍需慎起居,防感冒,节饮食,忌辛辣肥甘厚味。
 
按:
 
周老认为,血尿一症,首先,要注意辨别虚实。一般实证多属风热上扰或下焦湿热;在虚证方面,周老认为以气阴两虚证较多见。本例患者平时嗜食辛辣,临床症见口干口苦,心烦,胃脘灼热,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滑偏数等,属火热内蕴,迫血妄行而致血尿。正如《诸病源候论》所论述:“心主于血,与小肠合,若心家有热,结于小肠故小便血也。”此一证型在临床相对少见。前两诊周老以三黄泻心汤加凉血宁络之剂取效,方中以川黄柏、川黄连、黄芩为主,清热泻火,直折热势,丹皮、地榆、茜草、大蓟、小蓟、旱莲草等清热凉血止血,待火热之邪基本缓解之后,3诊改以益气养阴、凉血宁络之剂巩固,其方中太子参、生地、女贞子、旱莲草益气养阴,赤芍、生地榆、茜草、丹皮、大蓟、小蓟凉血止血,茯苓、佛手、广木香健脾行气,以防上述诸药之壅滞碍胃。方随证变,层次井然,疗效显著。

上一篇:慢性肾炎血尿 治以滋阴清热处方

下一篇:IgA肾病(轻中度系膜增生)健脾补肾固精方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