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外科治疗方>肛肠科>便秘>正文

便秘司空见惯 防治有方

  可能很多人都会念叨便秘的问题,然而怎么样才算是真正的便秘呢?刘主任表示,一周大便少于两次即可称为便秘,需要药物治疗,如果一周少于一次的话,则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相信不少有便秘困扰的人都会自备一个家庭药箱,如开塞露等,缓解便秘症状。对于用药治疗,刘主任介绍,目前,用药治疗便秘有四种类型,有促进肠动力的、刺激性的(即泻药)、渗透性的(开塞露、乳果糖,用作增加水分)、容质性的(增加便量)。而外用的,还有灌肠和手助型通便。刘主任指出,很多患者都喜欢用刺激性的药物来帮助排便,其实这是最不好的。患者因为长期使用泻药,导致排便反射不再敏感,出现依赖,再甚者会出现结肠黑变,而这是不可逆转的病变。刘主任推荐,家用的话,可以多使用促进肠动力的、渗透性的和容质性的药物,并且尽量利用生理反射调整排便习惯,千万不要强忍便意。

  当然,如果通过家庭用药、改变饮食、改变排便方式等方法都无法缓解便秘的话,就要及时就医治疗了。刘主任表示,大便异常,最危险的就是恶性肿瘤,如果出现大便次数多、量少,或者便中有粘液、血便,并且伴随腹痛、腹部肿块就一定要警惕,应及时就医检查。
 

  心理状态已经是影响消化系统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刘主任认为,中老年人如果因心理障碍,如心情紧张、对陌生地方如厕排斥等,可以尽量通过心理暗示和生理反射结合方式缓解,在清晨有相应生理反射的时候,就在便桶上呆一会儿,酝酿“便意”,增加排便几率。

  除此以外,排便前或排便时变换一些姿势也是一个有效途径。下面这四种方法,是部分人实践后觉得有一定效果的。

  1、双手托下巴法。便秘患者在大便时(取坐姿或蹲姿均可),可用双手捧住下巴,将双肘抵在双膝上,然后微微用力向上托下巴,直至大便排出。用此法具有刺激大肠神经、加快大肠蠕动的功效。

  2、咳嗽法。便秘患者在大便时(取坐姿或蹲姿均可),可一边用力排便,一边尽力咳嗽,可连咳嗽数声,直至大便排出。用此法不但能增加人的腹压,有利于大便的排出,还能有效地预防因用力排便引起的心脑血管事件。

  3、大腿互压法。便秘患者在坐姿排便时,可先将左腿紧压在右腿上(即翘“二郎腿”),然后每隔1分钟交换双腿的位置1次,直至大便排出。用此法具有增加人的腹压、加快大肠蠕动的功效。

  4、抖身法。便秘患者在坐姿排便时,可不停地抖动上身,同时按照呼吸的节奏不停地收缩小腹,直至大便排出。用此法具有加快大肠蠕动的作用。

  另外,便秘患者还可在每次排便前做一次扭腰运动,以加快大肠的蠕动、促进大便排出。具体的做法是:便秘患者去站立位,双手叉腰,按顺时针方向扭腰3分钟,直至出现明显的便意为止。

  很多人都会纠结蹲厕比较容易排便,但是老人家腿脚又不灵活,怎么办。刘主任表示,一般来说,蹲厕比坐厕好的地方是,容易形成良好的排便角度,但是对于老年人,坐厕比较能缓解腿脚压力,因此,可以试试改变姿势在坐厕上形成良好的排便角度。方法是:坐在便桶时,踮起双脚,或者用小矮凳垫高,身体前倾,有挤压腹部的感觉。
 

  便秘是消化道的常见症状之一,很少人会一辈子都没有发生过便秘。近年来,我国便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中老年人而言,由于机能衰退、消化功能减弱,运动量减少,便秘更是司空见惯。

  据不完全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便秘比例高达15%~20%。便秘虽然常见,但其危害可不小,轻则影响消化和食欲,重则可引发癌症,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如若便秘,还可能造成卒中甚至猝死。所以,便秘了一定要警惕可能是身体其他疾病的信号。面对这缠人的便秘,广大中老年人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便秘病虽小 成因很复杂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便秘太常见了,似乎都不算是病了,有的时候可以通过食疗或者调整作息缓解。然而,广州红十字会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刘少杰表示,便秘是病,而且它的成因多而复杂。

  刘主任表示,便秘的成因从大范围来分类,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因素。原发性因素包括有饮食过少或过精细;因年老衰弱或久病卧床引起排便动力不足;拖延大便时间;水分丢失过多。而继发性因素则更加要警惕,因为可能是出现恶性肿瘤、术后并发肠粘连、肠梗阻等器质性受阻,也可能是大肠病变,药物影响或者精神因素。刘主任表示,精神因素便秘在老年人身上发生率较高,这与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如果排除了继发性因素,便秘还可能是功能性受阻引起的。刘主任介绍,常见的有结肠传输动力障碍,这种类型常见于先天性的肠道过长,肠蠕动较慢,到了老年时期,功能逐渐衰弱就出现便秘;第二种功能性便秘是出口梗阻。出口梗阻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盆底痉挛、狭窄,二是盆底肌肉衰退、盆底松弛、肛门下垂(常见与早年分娩过的中老年妇女),三是直肠前凸或者套叠(如下图),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要手术解决。

  刘主任表示,便秘的成因相对复杂,很多时候不是单一原因引起,而可能是多种原因结合,虽然它常见,但不是一种通病,因此,要对症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上一篇:阳虚便秘吃韭菜

下一篇:白术润滑肠道临床治便秘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