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秘方>内分泌系统>正文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甲减中医疗法大全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血循环中缺乏甲状腺激素,体内代谢过程减低而引起的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随发病年龄之不同而有不同的病名,如呆小症、幼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上称为甲减的一般多指后者。据国外调查报告,男女的总体发病率分别占0.1%与1.9%,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先天性)及继发性(获得性)两类,近年采继发于甲状腺切除或碘治疗者居多。甲减是一难治之症,目前现代西医学仍以替代疗法为主,尚难根治,且多副作用。  

甲减症在中医学中无专.门病名,基于甲减临床主要表现为元气亏乏,气血不足,脏腑受损的症状,故多主张应归属于中医。学“虚劳”的范畴。但也有的学者认为甲减由甲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或进行碘治疗后所导致者,当属于“虚损”之列。究中医经典之病名,则有的学者认为甲减与《素问·奇病论》之“肾风”及《灵枢·水胀篇》之“肤胀”相似,盖肾风者“有病庞然如有水状”,“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空空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皆颇似粘液性水肿之状。    

单纯以中医药治疗甲减的临床报告,始见于1980年。实际上早在60年代研究的“阳虚”动物造型;所表现的即为甲减临床症状。近来也有报道阳虚证患者血清甲状腺素含量偏低,进一步证实了阳虚与甲减的内在关系,由此可以认为中医药对甲减症的研究是实验先于临床治疗。近十年来,随着临床实践的增多和实验研究的深人,已基本肯定了中医药的疗效、并初步探索出中医药配合小剂量甲状腺片的有效剂量,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温肾助阳益气中药治疗甲减的药理作用。它不同于激素的替代治疗,不仅可在临床症状上改善甲减的阳虚征象,而且在病理上有所逆转。因此可以断言,以中医药治疗甲减的深入研究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
 

[病因病机]    
甲减屑中医“虚劳”或“虚损”范畴。禀赋不足,后天失调,体质薄弱或病久失治,积劳内伤等因素均可导致脏腑机能减退,气血生化不足。其主要病机乃是正虚,涉及肾、脾、心三胜,并有部分痰浊之表现。

肾虚肾为先天之本,甲减有始于胎儿期者,可见与肾虚关系密切。且其临床主症为元气亏乏,气血不足之神疲乏力,畏寒怯冷等,乃是一派虚寒之象,除此以外,尚可见记忆力减退、毛发脱落。性欲低下等症,也是肾阳虚的表现。据实验报告,凡阳虚证患者,血清中甲状腺素含量偏低,也反证了甲减患者必具阳虚之表现,但甲减所呈现的虚寒征象乃是源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不足,敌本病实系肾之叨精不足,由“阴损及阳”,呈现“无阴则阳无以生”的病理表现,肾阴虚乃是甲减内在之病理因素。

脾虚脾为后天之本,脾虚摄食量少,饮食不周,摄碘减少,后天给养来源亏乏,更有损于机体功能发挥。且因肾虚,脾阳亦衰,脾虚与肾虚形成恶性循环。脾又主肌肉、四肢司统血之职,据观察,甲减患者有肌无力者占61%,并伴有感觉障碍,手足麻木,肌肉痛,僵硬或痉挛,此为“牌生肌肉”之功能减退,且有32%-82%患者合并不同程度之贫血。同时,甲减妇女常有月经紊乱,严重时引起持续大量失血,均系脾不统血之征象。

心虚甲减患者以心动过缓,脉沉迟缓为主要见症,此乃心阳不振之临床表现,乃因“肾命不能蒸运,心阳鼓动无能”所致,故病初虽不涉及心脏但基于肾阳衰微,心阳不振,心肾阳虚而进一步加重临床阳虚之见症。   

痰浊申减病人临床以阳虚为主要表现,但在病情严重时可出现粘液性水肿,是为疾浊之病理,此痰浊仍源于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聚而成痰。甲减患者部分可呈现甲状腺肿大,“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实验室检查甲减患者普遍存在血清胆固醇升高的现象,从中医而论,乃是“浊脂”,也属痰法之范畴,故本病与痰法关系密切。    

[辨证分型]
在个案报道中多为阳虚,在15例以上的临床资料中也多投阳虚之轻重分为2-4型。而对痰油之表现,由于其并非甲减之主要症候,放临床上未见以此立型的。综合各家报道,大体可划分为以下五型:

1.肾阳虚衰形寒怯冷,精神萎靡,头昏嗜睡,动作缓慢,表情淡漠,神情呆板,思维迟纯,面色苍白,毛发稀疏,性欲减退,月经不调,体温偏低。舌淡体胖,脉来沉缓细迟。本型是甲减症的主要临床表现,系中医分型中之主型。   

2.肾阴阳两虚头昏目花,皮肤粗糙,干燥,少汗,动作迟缓。呆板,面色苍白,头发干枯、稀疏、脆弱,声音低嘎,大便秘结。舌淡苔少,脉来迟细。   

3.脾肾阳虚面浮苍黄或胱白无华,形如满月,神疲乏力,肢软无力,手足麻木,少气懒言,头昏目眩,四肢不温,纳差腹胀,口淡无味,畏寒便溏,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或见崩漏。舌质淡胖,舌苔白滑或薄腻,脉弱或沉迟无力。    

4.心肾阳虚形寒肢冷,心悸怔忡,面胱虚浮,动作懒散,头昏目眩,耳鸣失聪,肢软无力,嗜睡息短,或有胸闷胸痛。脉沉迟微弱,或见结代,舌淡色暗,苔薄白。  

5.肝旺脾虚神疲乏力,浮肿恶寒,纳食腹胀,遗精多梦,健忘失眠,口苦心烦。舌红苔薄,脉来弦缓。本型较为少见,可能是甲克向甲减演变过程中之残存的过渡性表现,不是本病的主要证型。

页首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中医疗法

(1)针灸治疗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①体针   
取穴:人迎。
操作:选用迎随补泻和《神应经》中论述的“三飞一进”为补的方法:进针至人迎穴部位静候5分钟,用指甲轻弹外柄3次,以喉头为中心,往喉头方向向上向内搓针3下(名为飞法),再把针推进0.5-1cm,将针向喉头方向拨二下(此为一进)。每日1次,10次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14例,基本恢复6例,显效1例,有效6例,疗效不明1例。  

②艾灸   
取穴:肾俞、脾俞、命门。
操作:用二味温补肾阳中药研粉,铺在穴位上,厚度为1cm,然后将直径为5cm的空心胶木圈放在药粉上,以大艾炷(直径4cm)在药粉上施灸,每穴3-5壮,每周3次,4个月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了例,基本恢复3例,好转2例,无效2例。

其他措施:   
本病的预防十分重要。对于呆小病的预防,应给孕妇以足量碘化物;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预防措施,在于适当掌握碘剂量及甲状腺体手术切除的多少,以防止甲状腺机能亢进或肿瘤患者于治疗后并发机能减退症。    

症情严重的病人,应中西医结合治疗。

页首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中药分型治疗

1.疗效标准    
基本恢复: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化验指标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
好转: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尤其是虚寒型症状明显攻善,化验指标好转(T3、T4、FT4、FT3有所增高,TSH有所下降)但尚未达到正常水平。
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  
 

2.分型治疗  
(1)肾阳虚衰    
治法:温肾助阳,益气祛寒。   
处方:党参20克,黄茂30克,仙茅10克,仙灵脾10克,菟丝子10克,熟地10克,桂枝10克。   
加减:阳虚甚者加附片、肉挂;性功能减退明显加巴朝天、淫羊霍;浮肿明显加茯苓、泽泻;大便秘结加苁蓉、黄精;颈部瘿瘤加鳖甲、龙骨、牡蛎、浙贝。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常用成方:附挂八味丸、右归丸、斑龙丸。   

(2)肾阴阳两虚    
治法:补肾益气,滋阴润燥。    
处方:生地10克,山英肉6克,黄精10克,茧丝子10克,苁蓉10克,首乌10克,当归10克,构把10克,党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黄茂10克。  
加减:皮肤干燥加白芍、生茂;大便秘结加火麻仁、蜂蜜;阳虚明显加附子、肉桂;浮肿明显加泽泻、赤小豆。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常用成方:六味地黄丸、左归丸。  

(3)脾肾阳虚   
治法:温肾益气,健脾助运。    
处方:黄茂3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升麻6克,巴戟天10克,桂枝10克,陈皮10克,于姜4片,红枣4枚。
加减:纳少加木香、砂仁;腹胀加大腹皮;下肢浮肿加茯苓、车前子;头昏目眩加川穹、黄精;形寒肢冷加附子、淮山药。
常用成方:斑龙丸合香砂六君丸、真武汤、保和丸、五苓散。

(4)心肾阳虚
治法:温补心肾,强心复脉。  
处方:附子10克,肉桂6克,党参10克,黄茂30克,生地20克,当归10克,川穹10克,白芍12克,麦冬10克,五味子8克,炙甘草15克。  
加减:脉沉迟弱加麻黄、细辛;脉微结代加人参,枳实;头昏肢软加升麻、柴胡、枝枝。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常用成方:桂附八味丸、独参汤、生脉散、炙甘草汤。    

(5)肝旺脾虚    
治法;健脾乎肝;软坚利湿。    
处方:柴胡6-10克,白芍15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甘草3克。   
加减:口苦失眠烦燥加丹皮、龙胆草、茵陈、栀子;腹胀加陈皮、砂仁;浮肿加车前子、泽泻;便秘加瓜萎、火麻仁;口干加生地。
疗效:按上述分型加减治疗共51例,基本恢复14例,好转3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2%。  
 

3.专方治疗   
(1)助阳温肾益气汤   
组成:党参10--30克,炙黄茂15--30克,仙茅9克,仙灵脾9-15克,茧丝子9-12克,熟地9-12克。
加减:阳虚甚加熟附块6-9克,肉桂6-9克,桂枝6-9克;浮肿明显加茯苓15-30克,泽泻15-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2-4个月。
疗效:以上方为主,结合部分西药治疗,共观察19例,结果多在不同程度上显示疗效。  

(2)甘草人参汤   
组成:生甘草10克,人参8克。    
用法:每日1剂,煎至1.50毫升,早晚2次分服。30天后改为隔日1剂,人参减为6克,3个月为一疗程。同时服甲状腺素片15mg/次,早晨1次顿服,以后每周增加剂量1次,15mg/次,连用3个月。
疗效:治疗6例,显效4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
 

4.老中医经验
潘文奎医案   

胡XX,女,44岁。1989年9月20日初诊;5年前起感神疲力乏,肢软无力并在无意中发现颈前甲状腺肿大,曾作用状腺机能测定:T3、T4明显下降,确诊为桥本氏甲状腺炎继发甲减。曾服甲状腺素片,但未见明显改善。近测风为15Pmol/L(正常值45--130)。刻下仍感神疲肢软,上楼时下肢沉重酸软,常睑垂作诚,平素形寒怯冷,厚衣裹身,纳减便溏,经少而闭。视之面庞虚浮。鬓稀苍黄,颈前瘿瘤状似鹅蛋,随吞咽上下,肌肤干燥。苔少,舌偏红,脉来濡软细迟,心率65次/分。证屑脾肾两虚,兼有阴虚之兆。治以补益脾肾,兼顾滋养肾阴。

处方:生地10克,山英肉6克,茧丝子10克,苁蓉10克,黄精10克,附子10克,肉桂6克,鹿衔草10克,炙黄茂20克,太子参15克,扁豆10克,苡仁10克,鳖甲20克,煅龙牡各20克,浙贝母10克。

10月25日二诊:药后精神转振,已能坚持工作,无打吨之情;食欲旺盛,大便渐趋正常。唯近日温课迎考,上楼又感两腿沉重,此乃药后脾阳见振,原法进治。原方去太子参、扁豆,加仙灵脾10克,巴戟天10克。 

12月11日三诊:天已转寒,但无畏寒怯冷之感,身披两件毛衣即适,精神尚振,经事已行,经量正常,唯劳累久后微感头昏,瘿瘤缩小,已不明显。舌苔薄少,脉来濡软,脉率76次/分。化验:TSH66MU/ml,T398mg/d1,T43.gmg/dl,F13.lpmol/L,FT4 21.5pmol/L。病情已有明显好转,重用滋养肾明之剂,复肾元以善后。    

处方:熟地10克,山英肉6克,黄精15克,茧丝子10克,苁蓉10克,附片6克,肉桂6克,仙灵脾10克,炙黄茂20克,党参10克,发等20克,鳖甲20克,白芍10克,拘把10克,桑寄生10克,牛膝10克。   

按:患者系中年妇女,病经5年之久,缓慢渐起,兼有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退,桥本氏甲状腺炎继发甲减之诊断可以成立。从中医而论,初诊除一派肾阳虚见证外,尚有纳减便溏,显系脾肾两虚,且其有肤干,苔少,舌偏红之象,是为肾阴不足,故用六味合四君化裁,纳茧丝子、文蓉、黄精滋养肾阴乙伍附子、肉挂助阳益气,佐鳖甲、龙牡、浙贝以消其民二诊时,脾阳虚证已不复见,药已奏效。然“劳则气耗”,故处方中删去健脾之剂而增温肾助阳之品。三诊之际,甲减之形寒力怯等阳虚症状已不明显,精神已振,能正常工作,化验T4、FT4,TSH已趋正常,治已显效,故重用滋养肾阴之品,以折复其甲状腺萎缩之腺体。    

5.用药规律    
据11篇临床报道,共95例用药情况分析,共涉及66蛛药物,用药相对集中,兹将其中用药5例以上者,从上分析,临床主要用药为温补肾阳,此与阳虚之动物模型呈甲减表现之理论研究相吻合,其次是健脾利湿之剂,显然是为粘掖性水肿所设,由此也证实了甲减与阳虚及肾、脾之关系。    

中药治疗甲减的药理作用,通过近年来以助阳药对动物“阳虚”模型的实验研究,已初步予以阐明,首先,中药治疗申减不同于激素的替代疗法,因为中药并不含有甲状腺激素,且甲减患者临床疗效的呈现往往在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之前;其次,中药并不能使残存的甲状腺组织分泌增加,而是具有提高甲状腺素的作用。

上一篇:自汗盗汗3年 甘寒泻其火

下一篇:甲亢“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中医疗法大全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