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儿科治疗方>盗汗>正文

“汗证”病名考简

汗证, 指汗出异常的证候。 一般分自汗、 盗汗两 类。 其中, 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劳累、 炎热、 衣着过暖、 服用发汗药等, 而白昼时时汗出, 动辄益 甚者, 称为自汗; 寐中汗出, 醒来自止者, 称为盗汗, 亦称寝汗 [1-3] 。 但由于病情的不同, 汗证亦有阴汗、 阳 汗之分; 从汗出部位的不同, 汗证有头汗、 额汗、 腋 汗、 胸汗、 背汗、 手足汗、 偏沮……的区分; 由于出汗 量的不同, 有狂汗、 无汗……之分; 根据愈后特点, 有 战汗、 绝汗等之区别; 根据出汗颜色, 有黄汗、 红汗 等命名。 笔者将以自汗、 盗汗为主, 对汗证所包含的 相关病名进行考辨释义。

汗证

考 “汗” 字, 一般有两义。 一为名词属性, 指汗 液。二为动词属性, 为出汗, 使出汗。 《说文解字》 云: “汗, 人液也。 从水干声, 矦旰切” 。 只提及其名 词属性, 也是古代文献中最常见的义项。 其义可见 于《汉书· 刘向传》 : “出令如出汗, 汗出而不反也” ; 《黄帝内经》认为, 汗液主要是人体阳气蒸化津液 的代谢产物, 若由气温、 衣着厚薄、 情绪等因素变 化引起的汗出就为生理性汗出 [4] 。 如《灵枢 ·五癃津 液别》云: “天暑衣厚, 则腠理开, 故汗出” , 说明汗 液从腠理而出与气温高低及衣着厚薄密切相关。 动 词属性指出汗时, 可见于《素问·玉机真脏论》 : “身 汗得后利, 则实者活” 。 中医所言汗还有汗法之意, 《素问·热论》中言: “其未满三日者, 可汗而已” , 正是应用汗法以祛邪, 汗孔也是祛邪外出的四大出 路之一 [5] 。 除此之外, 汗可指青竹被火烤后像出汗 一样冒出的水分。 如: 汗简 (也称汗青) 、 汗竹、 汗青 头白。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 腠理不固, 而致汗液 外泄失常的证侯。 也可解释为汗出异常的证候。 “汗 证” 一词完整出现最早见于《医学正传》 , 虞抟将诸 汗汇总统为汗证专篇而论。 汗证分为自汗、 盗汗两 类。 《景岳全书·杂证谟》 曰: “汗出一证, 有自汗者,有盗汗者” 。 许多医家对两者从病因病机及治疗等 方面做了详细的说明, 如虞抟《医学正传· 汗证》 曰: “若夫自汗与盗汗者, 病似而实不同也。 其自汗者, 无时而濈濈然出, 动则为甚, 属阳虚, 胃气之所司也; 盗汗者, 寝中而通身如浴, 觉来方知, 属阴虚, 营血之 所主也。 大抵自汗宜补阳调卫, 盗汗宜补阴降火” ; 叶 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汗》谓: “阳虚自汗, 治宜补气 以卫外; 阴虚盗汗, 治当补阴以营内” ; 江涵暾 《笔花 医镜·盗汗自汗》 言: “盗汗为阴虚, 自汗为阳虚, 然 亦有禀质如此, 终岁习以为常, 此不必治也” 。

自汗

一指发热时汗出, 亦称自汗出。 《伤寒论·辨太 阳病脉证并治》 : “太阳病, 头痛发热, 汗出恶风者, 桂枝汤主之” , 多个条文论述之汗出, 皆为发热时自 汗出。 而自汗亦首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上》谓之: “风温为病, 脉阴阳俱浮, 自汗出, 身重, 多眠睡” 此处指风温的脉证特点,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中又有 “若下之, 身重心悸者, 不可发汗, 当自汗出乃 解” , 此处指太阳病误用下法后, 养正气汗自出之意, 与后世所论杂病自汗亦有别。

二指清醒时不因劳动而常自出汗。 《三因极一病 证方论· 自汗证治》云: “夫自汗, 多因伤风伤暑, 及 喜怒惊恐、 房室虚劳, 皆能致之。 无问昏醒, 浸浸汗 出者, 名曰自汗” 。 可见多种病证均可见自汗, 如阳虚 自汗、 气虚自汗、 血虚自汗、 虚劳自汗、 心虚自汗、 肺 虚自汗、 脾虚自汗、 痰证自汗、 伤湿自汗、 伤风自汗、 伤暑自汗等。

盗汗

《说文解字》云: “盗, 私利物也。 从㳄, 㳄欲皿 者。 徒到切” 。 盗汗之名首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 证并治》 中: “太阳病, 脉浮而动数……头痛发热, 微 盗汗出而反恶寒者, 表未解也” , 《金匮要略·血痹 虚劳病脉证并治》也载有盗汗的内容: “男子平人, 脉虚弱细微, 喜盗汗也” 。 《明医指掌 · 自汗盗汗心汗 证》 对盗汗作了形象的描述: “盗汗者, 睡而出, 觉则 收, 如寇盗然, 故以名之” 。 《伤寒明理论》曰: “盗 汗者, 谓睡而汗出者也” 。 盗汗又称寝汗, 《素问·藏 气法时论》谓: “肾病者, 腹大胫肿, 喘咳身重, 寝 汗出, 憎风” , 且在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中有 “寝汗 (梦中盗汗, 表虚) ” 的说明。

阳汗、阴汗

“阳汗” 指热汗, 《景岳全书·杂证谟》云: “阳 汗者, 热汗也……阳证自汗或盗汗者, 但查其脉证有 火, 或夜热烦渴, 或便喜冷饮之类, 皆阳盛阴虚也” 。 “阴汗” 指冷汗, 汗出而属阴证者, 《景岳全书·杂证 谟》云: “阴汗者, 冷汗也……皆阴盛阳虚也” 。 可见 阴汗与阳汗的辨析主要是从其病机特点考辨, 阳汗多 由于阳盛阴虚, 阴汗多由于阴盛阳虚, 且自汗、 盗汗 也可分属阴阳。 此外, 阴汗尚指前阴、 阴囊及附近处 局部多汗。 《医林绳墨·汗》 对此义项作了解释: “阴 汗者, 谓至阴之处, 或两腿挟中, 行走劳动, 汗出腥 秽” , 后世医家多认为其与肝经湿热、 肾阳虚衰、 湿 热下注等有关。

偏沮

指汗出偏于半身, 或左或右。 现认为偏沮中沮读 作 “jù” , 为湿润之意, 在《诗·魏风·汾沮洳》中有 “彼汾沮洳” 即取此意。 但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 “汗出偏沮, 使人偏枯” , 马莳注曰: “或左或右, 一 偏阻塞而无汗, 则无汗之半体, 他日必有偏枯之患” 。 按此解释, “沮” 取 “阻” 之意, 指阻塞, 阻遏。 其义 见于《诗·小雅·巧言》: “乱庶斯沮” ; 《荀子·强 国》 : “嬖人有臧仓者沮君, 君是以不果来也” ; 《礼 记·儒行》 : “沮之以兵” , 均取其阻塞之意, 则应取 “jǔ” 音。 故可认为取 “jǔ” 音则为无汗出一侧称为 偏沮, 取 “jù” 音则为汗出一侧称为偏沮。 尚需一提 的是, 偏沮除分左右外, 尚有上半身或下半身汗出的 情况, 如《金匮要略·水气病篇》即有 “从腰以上必 汗出, 下无汗” 的论述。

战汗、绝汗

战汗和绝汗都与疾病的愈后关系密切。 战汗指 在外感热病过程中, 突然发生战慄, 继而全身出汗的 表现。 一般认为是正气与邪气相争的表现。 “战” 可 指正邪相争的状态, 取搏斗、 争斗之意, 《易 · 坤》 云: “龙战于野” , 取此义可指战汗的病机特点。 但战亦 可作 “颤” , 为发抖之意, 《尔雅·释诂》 中有 “战栗, 俱也” ; 《论语· 八佾》 曰: “使民战栗” , 取此义项可 指战汗汗出时的状态。 关于战汗邪正相争的状态有 正能胜邪, 则邪随汗解, 病转愈; 正不胜邪, 可战而 汗不出者; 邪盛正虚, 汗出而复热; 邪亢正衰, 战后 可见气随津脱。 医籍中对上述状态均有论述, 如《广 温热论·战汗》 曰: “温证不论初起未传, 俱以战汗为 佳兆。 以战则邪正相争, 汗则正逐邪出” ; 《温热经 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曰: “盖战汗而解, 邪退正 虚……若脉急疾, 躁扰不卧, 肤冷汗出, 便为气脱之 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 不能一战而解, 停一二日再战 汗而愈者, 不可不知” 。 绝汗, 亦称 “脱汗” , 指在病 变危重阶段出现的大量汗出、 淋漓不止, 如珠如油之 汗。 在《素问》和《灵枢》中多篇有记载。 《素问·诊 要经终论》 曰: “太阳之脉, 其终也。 戴眼反折瘛瘲, 其色白, 绝汗乃出, 出则死矣” 。 元代《世医得效方》 有 “汗不止” 的描述, 清代 《杂病源流犀烛》 又称 “汗 大泄” 。 绝汗主虚脱, 为愈后不佳的表现。黄汗、红汗 黄汗指汗出色黄, 沾衣着色之病证; 红汗指汗出 淡红如血, 亦可称汗血、 血汗之病证, 为肌衄, 现亦 可指鼻衄。 “黄汗” 之名首见于《金匮要略·水气病 脉证并治》 “黄汗之为病, 身体肿, 发热, 汗出而渴, 状如风水, 汗沾衣, 色正黄如蘖汁, 脉自沉” , 此为对 黄汗作为证的临床表现进行了论述, 黄汗亦可作为 症状出现, 如《金匮要略·水气历节病篇》有 “历节 黄汗出” 之论。 “红汗” 为肌衄可见于《杂病源流犀 烛》 , 谓: “血汗者, 或有病, 或无病, 汗出而色红染 衣, 亦谓之红汗” , 《诸病源候论·汗血候》曰: “肝 藏血, 心主液也汗, 言肝心俱伤于邪故血从肌腠而 出也” ; “红汗” 为鼻衄可见于《三指禅》卷二: “伤 寒鼻衄, 名曰红汗。 热随血解, 不必止血, 亦不必再 发汗” 等。

中医对于汗证的认识历史悠久, 有关汗证及其 所包含诸证的记载也不胜枚举。 其最早可以追溯至 《黄帝内经》 , 其中载汗200余处, 十分详尽地论述了 汗出的生理、 病理及汗法的应用等多方面内容 [6] 。 所 述有: 魄汗、 多汗、 炅汗、 大汗、 漉汗、 灌汗、 寝汗、 夺 汗、 绝汗、 漏泄等。 现在认为, 其多可归于自汗、 盗汗 之类 [7] 。 且头汗、 额汗、 腋汗、 胸汗、 背汗、 手足汗之类 古代文献中亦多有记载, 其命名多是根据汗出部位 而定, 不加赘述。 仅以上述汗证之名考, 希望对汗证 所包含之病名有较深入的理解。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温佳雨 严季澜

上一篇:更年期潮热出汗 当归养血增液方治之

下一篇:李士懋将汗法分为广义发汗法与狭义发汗法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