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妇科治疗方>月经病>正文

国医大师张志远辨治月经病经验举隅

月经病是指月经的期、 量、 色、 质发生异常, 以及伴 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的疾病, 是妇科临床的 多发病 [1 ]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治疗月经病, 从阴阳 气血整体出发, 强调女性以血为本, 以血为用, 气血为 女子濡养的根本, 重视调益冲任二脉, 以通为要。现将 先生治疗月经病经验摘录于下, 以飨同道。

1 痛经

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 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 或痛引腰骶, 甚则剧痛至昏厥者, 称为 “痛经” 或 “经行 腹痛” [2 ] 。《诸病源候论》 首立“月水来腹痛候” , 为研 究本病的病因病机奠定了基础。先生认为女性气血常 处于 “有余于气, 不足于血” 的特殊状态, 易瘀易虚, 故 “不通则痛” 与 “不荣则痛” 是本病发生的主要病机, 辨 治当从女性体质特点出发, 重视气血的相互关系, 实证 以活血、 理气为主, 虚证以补气养血为要。临证喜用当 归、 川芎、 香附、 杜仲、 延胡索、 五灵脂、 甘草、 白术、 黄 芩、 秦艽、 陈皮、 苏梗、 木香等, 对缓解疼痛有较好的疗 效, 但以理气药的止痛效果最好, 十分符合传统理论 “气行则痛止” 的观点。

案 1 乔某, 女, 39 岁, 2001 年 6 月来诊。自述平 时腰腹隐隐作痛, 月经前及行经时腹痛加剧, 经量多, 色紫黯, 脉弦, 舌红夹青, 苔薄白。医院曾诊断为“慢 性盆腔炎” 。先生认为此患者发病重点在气滞血瘀, 即胞宫气血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治宜行气活血, 投予 七二要方。药用:当归 10 g, 川芎 10 g, 香附 10 g, 延胡 索 10 g, 丹参 10 g, 制乳香 10 g, 炒没药 10 g, 大黄 2 g, 1 剂/d, 水煎分 3 次服, 月经前 5 ~ 8 d 开始服用, 月经 来潮时停药。患者用药 4 个月后, 疼痛症状基本消失, 月经情况恢复正常。

按 本例中患者冲任瘀阻, 气血运行不畅, 经行之 际, 胞脉气血壅滞 , “不通则痛” , 故痛经发作;瘀阻不 通日久, 郁而化热, 热伤冲任, 迫血妄行, 故经量多。先 生据 《格致余论·经水或紫或黑论》 “将行而痛者, 气 之滞也;来后作痛者, 气血俱虚也。 ” [3 ] 所言, 将治疗重 点放在活血化瘀、 行气散结上。方中当归为血中气药, 既能温养, 又可和血行气, 且有调经作用, 补不恋邪, 通 而无伤。川芎辛温, 行气止痛, 补血而兼活血, 同当归 配合, 调理冲、 任二脉, 养血温里, 行气活血。香附有疏 肝解郁、 调气散结之功, 以辛散苦降发挥“通” 而止痛, 对情志抑郁 “不得隐曲” 之症, 效果甚好, 被誉为 “气中 之帅” 。丹参虽以参名, 但既不滋阴亦不养阳, 乃典型 活血药, 专以散瘀见长。延胡索辛散温通, 为活血行气 止痛之良药 , 《本草纲目》 中记载 “延胡索味苦微辛, 气 温, 入手足太阴厥阴四经, 能行血中气滞, 气中血滞, 故 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4 ] 。乳香、 没药为树脂凝固物, 醋 制后使药中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并减轻泛恶、 干哕之 弊, 乳香理气散结居优, 没药活血化瘀属其专长, 二者 合用, 有行气活血、 消肿止痛、 化腐生肌的作用。大黄 苦寒, 有破积、 通利之效, 如 《本草崇原》 曰 :“大黄性走 而不守, 主下瘀血血闭。气血不和, 则为寒为热, 瘀血 行而寒热亦除矣。 ” [5 ] 因此大黄通利冲任二脉, 在妇科 临床常用来活血通经, 但用量宜小, 不宜奉之为君。全 方以活、 散、 通结合, 共奏活血化瘀, 理气止痛, 行气散 结之功。药证相合, 疗效显著。

案 2 李某, 女, 23 岁, 2008 年 3 月来诊。患者自 述曾在经期淋雨, 后每逢经期小腹剧烈疼痛, 伴面色苍 白, 手足逆冷, 不思饮食, 脉象沉而无力。先生认为该 患者月经来潮时腹痛剧烈, 且有手足冷等寒象, 应以温 中散寒论治。投当归四逆汤加味, 药用:当归 15 g, 桂 枝 15 g, 白芍 15 g, 细辛 6 g, 通草 3 g, 香附 15 g, 川芎 10 g, 附子 10 g, 吴茱萸 10 g, 甘草 10 g, 大枣(劈开)20 枚, 1 剂/d, 水煎分 3 次服, 来潮前 1 周开始服用, 月经 来潮时停止。二诊时患者自觉症状减轻, 按上方继续 服用 3 个月经周期, 痛经未再复发。

按 该患者寒客冲任, 血为寒凝, 气血运行不畅, 行经之际, 气血下注冲任, 经脉瘀阻不通, 不通则痛, 是 该患者发病的主要病机。寒伤阳气, 阳气受损, 不能敷 布体表及四肢, 故而有面色苍白、 手足逆冷等症出现。 当归四逆汤出自 《伤寒论》 , 以散寒通脉立治。先生以 此方作为基础, 加吴茱萸、 附子、 香附、 川芎, 全方共奏 温经散寒, 行气止痛, 养血调经之功。方中当归养血活 血, 祛瘀生新, 配伍川芎, 可温化肝、 脾阴血亏损, 调理 冲任二脉;白芍养阴柔肝, 解郁镇痛, 配伍香附, 疏滞行 气, 通利凝结, 配伍桂枝, 活血通络, 调和营卫;吴茱萸 辛热散寒, 理气温中;附子辛甘大热, 可通行十二经, 能 除表里沉寒, 温中强阳, 可温经、 散寒、 定痛;细辛散寒 止痛, 温经通络;通草通经通脉;大枣、 甘草益中气、 助 营血。全方共奏温经散寒, 行气止痛, 养血调经之功。

2 闭经

闭经是妇科疾病中的常见病, 系指女子年逾 16 周 岁, 月经尚未来潮, 或月经周期已经建立后又中断 6 个 月以上者 [6 ] 。对本病最早的记载见于《素问·阴阳别 论 》 “二阳之病发心脾, 有不得隐曲, 女子不月。 ” [7 ] 本 病的发病机制有虚实两个方面。虚者多因精血不足, 冲任不充, 无血可下;实者多为冲任受阻, 脉道不通, 经 血不得下行。先生治疗该病, 虚证常用药物为当归、 熟 地、 山药、 枸杞、 人参、 紫河车、 甘草;实证多用肉桂、 桂 枝、 三棱、 莪术、 桃仁、 红花、 益母草、 水蛭、 刘寄奴、 山 楂、 ?虫。点睛之笔是于对证方剂中加入大黄 2 ~4 g, 破瘀通经, 效果很好。

案 3 丁某, 女, 19 岁, 2011 年 10 月来诊。因精 神刺激、 洗冷水澡, 患者月经停止来潮一年有余, 烦躁、 恐惧不安、 啼哭, 曾服大黄?虫丸等成药, 依然如故。 先生认为该患者因情志起病, 气滞而血瘀, 瘀阻冲任, 同时感受寒邪, 加重胞脉不通, 后闭经年余, 久病正衰, 证属虚实夹杂, 治宜补泄并用, 故以四物汤为主, 另加 活血化瘀药。药用:当归 10 g, 熟地黄 10 g, 白芍 10 g, 川芎 10 g, 桃仁 10 g, 红花 10 g, 柴胡 6 g, 桂枝 10 g, 三 棱 10 g, 益母草 10 g, ?虫 6 g, 1 剂/d, 水煎分 3 次服。 二诊时在方内加入大黄 3 g, 服用 20 d 后, 月经即行。 尔后逢月均潮, 恢复正常。

按 先生善用《金匮要略》 大黄?虫丸调理妇科 疾患和许多杂症, 重点活血、 化瘀、 消积、 破结, 投予月 经量少、 延后、 闭经诸症, 均有较好效果。然该患者应 用此药无效, 先生认为其原因是久病正衰, 营血耗损, 冲任血少, 以致血海空虚无血可下。方中以四物汤为 基础, 养阴补血, 可治疗妇女血亏、 冲任虚损, 若辅以羊 肉、 大枣、 红糖、 鸡汤等血肉有情之品, 则效果更佳。方 中桃仁苦平, 功能活血祛瘀、 行血利滞, 促进月经排出; 红花活血化瘀, 破血通经;柴胡功以疏肝解郁为主, 久 用有活血通经之效;桂枝既能温经散寒, 又可宣导活血 药物, 增强化瘀止痛之效;三棱破血逐瘀, 消积止痛, 为 “气中血药” ;益母草活血祛瘀, 利尿消肿, 若病人血压 偏低, 可改用马鞭草代替;?虫味咸性寒, 破血逐瘀;大 黄气味俱厚, 直降下行, 走而不守, 如《神农本草经》 云 :“大黄, 一名黄良。味苦, 寒。无毒。主下瘀血、 血 闭、 寒热, 破癥瘕积聚, 留饮宿食, 荡涤肠胃, 推陈致新, 通利水谷, 调中化食, 安和五脏” [8 ] 。先生强调, 大黄虽 能通利冲任二脉, 但非调经专用药, 其用量宜限在 3 g 之内, 以肠道不泻作标准。全方补中寓行, 虚实兼顾, 共奏养血活血, 化瘀导滞之效。

3 崩漏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 也是疑难急重病症。凡经血 非时暴下不止, 或淋漓日久不断, 即为崩漏。前者称为 “崩中” , 后者称为“漏下” [9 ] 。二者出血情况虽有不 同, 但其发病机制是一致的, 如《济生方·卷六》 云: “崩漏之病, 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 甚者谓之崩 中。 ” [10 ] 先生认为临床所见崩漏以气虚不摄、 血失故 道、 血热妄行者为多, 特别是因于热邪迫血妄行而致 的, 更属屡见不鲜。因此先生治疗崩漏, 将重点放在血 热妄行这一类型上, 临证喜用三七、 蒲黄、 小蓟、 紫草、 旱莲草、 阿胶、 生地黄、 黄芩、 侧柏叶、 丹皮、 鸡冠花、 赤 芍、 茜草、 地榆、 白头翁、 贯众。

案 4 苏某, 女, 33 岁, 2008 年 7 月来诊。患者自 述经来无期, 量少淋沥不尽或量多势急, 已有年余。医 院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经多法医治, 仍时发时 止。前来就诊时, 出血不止, 量大, 面色苍白。先生据 方约之在《丹溪心法附余》 中提出“初用止血以塞其 流, 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 末用补血以还其旧” [11 ] 之 说, 投予黄连解毒汤加减。药用:地榆 30 g, 贯众 36 g, 白头翁 36 g, 黄连 9 g, 黄芩 9 g, 黄柏 6 g, 栀子 9 g, 1 剂/d, 水煎分 2 次服。二诊时血已止, 将用量减半后, 再服 3 剂, 以巩固疗效, 后辅以当归丸及血肉有情之品 补益冲任, 半年后告之月经已恢复正常, 未有再犯。

按 该患者患病日久, 此次急性发作, 出血量大, 情况危急, 且久崩久漏, 胞宫易感染火热邪毒, 迫血妄 行。先生以 《外台秘要》 黄连解毒汤为基础, 倾泻三焦 之火;贯众苦寒, 促进子宫收缩,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具有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地榆味酸, 收敛止血, 化瘀更 新;白头翁祛瘀生新, 兼消积聚, 三药配伍, 不仅能清热 泄火, 且有涩以固脱和祛瘀生新相辅相成的功用。全 方通过凉血使火去而妄出自息以达到止血目的。后期 调养以补益冲任为主, 养肝益肾, 促进气血化生。先生 这一疗法, 取自 《素问·至真要大论 》 “逆者正治, 从者 反治” [12 ] , 以凉血解毒化解血热迫血妄行, 从而达到治 愈目的。除根据病情需要, 选用具有针对性药物以外, 先生指出尚需注意三点:第一, 崩漏不宜盲目止血, 尤 其对血失故道之崩漏, 应活血化瘀, 使血归冲脉返回原 道, 即可达到止血效果, 此乃通因通用之法;第二, 止血 不用炭类, 除槐米用炒制品外, 重点用未经炮制的原质 生药, 防止留瘀、 复发, 其中以地榆、 贯众、 白头翁三味 为核心, 清火、 固脱、 祛瘀生新, 习用 15 ~ 30 g, 最大量 可至 50 g, 情况稳定则可减半, 易见捷效;第三, 结合食 物疗法, 从用药之日起, 每天以黑木耳 15 g 佐餐, 根据 复发次数多少, 连服 1 ~6 个月, 最易收到良效。

4 小结

张志远先生辨治月经病, 紧扣“女子以血为本” 与 “女子以肝为先天” 之说, 以调理气血为本, 通畅冲任 为要, 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注重病机的寒热虚实, 巧 化古方为今用, 为临床诊疗该类疾病提供了宝贵经验, 值得借鉴。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作者:李崧 刘桂荣

上一篇:崩漏(冲任不固)治则调摄冲任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