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妇科治疗方>月经病>正文

中医常用妇人经病治法

  福建省福州吴熙妇科中医院吴熙教授在多年妇科临床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
 
  妇人经病,有因先病而致经不调者,当先治病,病去则经自调;有因经不调而后生诸病者,当先调经,调经则病自除。此为经病治疗的一般原则。但在具体运用时,还应该结合四诊以辨脏腑、经络、气血之盛衰,而分清寒、热、虚、实。常用经病治法如下:
 
  调理气血 女子以血为主,月经乃血也。经行屡耗其血,是以妇人血病者多。但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气相互资生、相互为用,故血病必累及气,气病必累及血,气血失调乃为导致月经病的主要机理之一。因此,对经病治疗,首要在理气血。而血气之伤,又有侧重。血虚,宜补血养血,选用熟地黄、何首乌、当归、白芍药、赤芍药、阿胶、龙眼肉、羊肉、胡桃等。血瘀,宜活血化瘀,选用川芎、蓬莪术、荆三棱、丹参、益母草、泽兰、桃仁、红花、鸡血藤、穿山甲、皂角刺、牛膝、五灵脂、凌霄花、王不留行等。血寒,宜温经散寒,选用鹿茸、巴戟天、肉苁蓉、淫羊藿、仙茅、补骨脂、狗脊、葫芦巴、阳起石等。血热,宜清热凉血,选用犀角、生地黄、玄参、牡丹皮、紫草等。气虚,宜补气升提,选用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大枣等。气逆,宜理气降逆,选用大腹皮、刀豆、柿蒂、佛手、香橼、沉香、檀香、川楝子等。气滞,宜行气散结,选用青皮、枳实、积壳、乌药、荔枝核、薤白等。随证施治,尤宜注意循“补虚不滞邪,攻邪不伤正”的原则,使气血调匀,经脉通畅,则经自调。
 
  疏肝解郁 肝主藏血,而司血海,肝气喜条达而恶抑郁,以愉悦舒畅为顺,以忧志郁怒为逆。是以肝气条达,则血海宁静,经脉流畅,月事按时而下。若肝气郁而不达,血行不畅,则月水后期,或经前乳胀,或临经腹痛。郁而化火,迫血妄行,则经行先期或经水过多,选用柴胡、白芍、郁金、青蒿、女贞子等。郁而化火,迫血妄行,则经行先期或经水过多,选用生地、地骨皮、玄参、麦冬、阿胶、白芍等,补水使火自消。若肝气逆乱,气乱则血乱,血海蓄溢失常,则见经期先后不定,经量或多或少,选用白芍、香附、郁金、枳壳、合欢皮、焦白术、当归、柴胡等。经期先后不定,经量或多或少,选用白芍、香附、郁金、枳壳、合欢皮、焦白术、当归、柴胡、熟地、菟丝子、龟板、丹皮等。此皆责之于肝,故有“治经肝为先,疏肝经自调”之说。治法当根据郁者宜疏,亢者宜柔宜缓的原则,顺其条达之性。但疏肝之品味多辛窜,大都有劫津伤阴之弊,宜兼养血益阴,以免伤正。
 
  健脾和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统血,而冲脉又隶于阳明,是以谷气盛则营血充,血海盈满而月经正常。若脾胃病,失其运化、统摄之权,则月水亦因之不调。如《女科经纶》引薛立斋语云:“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在妇人则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故虽心主血,肝藏血,亦皆统摄于脾,补脾和胃,血自生矣。”是故治经宜健脾和胃,资其化源,则气充血沛,满而后溢,经行正常。选用木香、砂仁、陈皮、茯苓、半夏、甘草、白术、党参、黄芪等。一般老年绝经以后,肾气渐衰,气血俱虚,全赖水谷之精气以养,故绝经后,也宜补益脾胃。
 
  补肾养肝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根本。《女科经纶》引虞天民语云:“月水全赖肾水施化,肾水既乏,则经水日以干涸。”临床每遇月经初潮延迟,或青春期月经失调,或更年期月经紊乱,往往皆责于肾,一则因肾中精气未实,一则因肾气逐渐衰退所致.故补肾调经,更为重要。而肾有肾阴、肾阳。若偏于肾阳虚者,则宜温肾助阳以益生发之本.选用鹿茸、鹿角胶、鹿角霜、巴戟天、肉苁蓉、锁阳、淫羊藿、仙茅、补骨脂、益智仁、沙苑蒺藜、菟丝子、杜仲、续断、狗脊、骨碎补、葫芦巴、冬虫夏草、紫河车等。偏于肾阴虚者,则宜滋肾填精以资经血之源。选用黄精、枸杞、旱莲草、女贞子、桑葚、鳖甲等。阴阳俱虚者,则宜并补之,使肾中阴阳平衡,精气俱旺,则经病自愈。
 
  肾藏精,肝藏血,肝肾同居下焦,肝血赖肾精以养。若肾精不足,肝失所养,木火偏亢,则易致经行头痛,经行发热,经行先期,或淋漓不止。若肝血不足,肝阳偏亢,灼伤肾精,又易致月经过少,甚或经闭、不孕。故临床常肝肾同治,取其精血相生之义。选用山茱萸、鸡血藤、何首乌、枸杞、熟地、白芍、郁金、柴胡等。肝肾同司下焦,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生,肝肾同源。肝肾同为冲任之本,故临床通过调补肝肾,以体现调补冲任,故养肝肾即是益冲任之源,源充则经流自畅,病乃愈。故养肝肾也是调经重要大法之一。
 
  补益心脾 心主血,胞脉属心而络于胞中;脾统血,为生化之源,是以心脾平和,则经候如常。若七情内伤,心脾气结,则月事不调。如《素问·阴阳别论》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可见补益心脾,亦为治疗经病之重点。选用茯神、丹参、黄芪、白芍、炒枣仁、制远志、熟地、木香、党参、白术、茯苓、山药、当归、木香、陈皮等。
 
  此外,对经病治疗,还应掌握时机,适时用药。以痛经为例,如经前或经期,少腹胀痛,经行不畅者,宜于经前3~5天服活血调经之剂,使经水畅行,则痛自又止。如暴崩下血不止,又当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止血为先。总宜随其证情,灵活运用,方可尽调经之事。
 
  月经病的治疗用药,要从整体观念出发,遵循辨证论治原则,在拟定各种治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方剂与药物如影随形,可分而不可离。因此,据理析证,随证立法,依法用药,堪是取得疗效的关键所在。吴熙认为,中青年妇女的月经疾患,多系情怀抑郁,隐曲内蓄,迟留不发所致。故病理机转与肝气郁结,疏泄失常,不能维系整体气机的涤陈更新,宣展布化有关。其初为气机紊乱,升降失序,继而木横乘土,损失脾胃,不仅生化之源受到影响,且气分怫郁,则血运失衡,气血不和,于是经水无定、痛经、闭经、经行头痛、经行泄泻诸恙由之而生。然其总以疏肝解郁,调营健中为要则,方宗逍遥散化裁,恒奏卓效。

上一篇:治月经病的常用中医药对 马大正精粹

下一篇:月经不调诸症 养血理气调经汤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