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针法内容之一。指十二经配合十天干,又称纳早法,因天干以甲为首,故名,子午流注针法即按日子所属天干开取某经五输穴。《针灸大全》载有《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
解剖名称。亦名大眦、眼大头、眼大嘴、眼大睫、(眼)大角。《灵枢·癫狂》:“在内近鼻侧者,为内眦。”上下眼弦各有一小孔窍,名泪堂。详目眦条。
病名。见《喉科指掌》卷四。系指因肺胃两经阴阳相结,内塞不通,外无形迹,喉间痰喘的病证。先用吐痰法,嚾吐,再用六味汤。针少商、商阳、关冲、曲池、合谷、两手十穴。有血则生,无血则死。相当于今之急性喉阻塞。
在枯痔法基础上发展的内痔疗法之一。系将枯痔药制成注射液经针管注射于痔核基底部位的一种疗法。适用于内痔及混合痔之内痔部分。所用药物包括对痔核具有坏死作用的枯痔油、枯脱油或能使痔核硬化萎缩的5-8%明矾液、5%鱼肝油酸纳等。从而使痔核部位硬化萎缩、坏死、脱落。该疗法对出血内痔之效果尤为适宜。参见痔条。
病名。生于肛门齿线以上之痔。《外台秘要》卷二十六:“许仁则曰:此病有内痔,有外痔,……内痔每便即有血,下血甚者,下血击地成孔,出血过多,身体无复血色。有痛者,有不痛者。”证见患部有紫红色块状物突出,伴肛门部不适感,常有便血。根据痔核大小,脱出肛外程度,能否还纳与还纳之难易,可分内痔为三期。如内痔嵌顿,即为嵌顿性内痔。患者经常性便血可见贫血。治宜清热凉血,滋阴润燥,疏风利湿之剂。或贫血严重者除治以止血之剂外,宜补气血之品。参见痔条。
治疗学名词。指服药以治体内发生的病证。《素问·至真要大论》:“内者内治,外者外治。”
经外穴名。见江苏省中医学校《针灸学》。在足小趾内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主治小儿惊风,晕厥,脏躁等。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当施行知热感度等测定法时,以本穴代替足少阴肾经涌泉穴测定温热值。
病证名。即内伤头痛。见《内外伤辨惑论·辨头痛》。详见内伤头痛条。
五蒸之一。亦名血蒸。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其证外寒内热,以手抚骨觉内热甚。其根在五脏六腑,因病后得之,骨肉自消,饮食无味,或皮燥无光。蒸盛之时,四肢渐细,足趺肿起。
针灸器械名称。见《喉风论》:内针长六寸,其锋遍以竹杆套之,外露锋二分,其利如刃。凡口内红肿至牙床者以此破之。有格则不深入,故套竹杆于外也,其针如刃利欲其速破也。
藏象著作。旧题汉·华佗撰。为《中藏经》附录部分。内照即从色、脉、症的反映来鉴察内脏的病变。即“有诸内,必形诸外”之理论的具体发挥。全书共六篇,首篇仅列四时平脉之名而无论;二至五篇列论脏腑之间互相影响的病脉、病症和选用药物;第六篇辨色、脉、症死候。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存周氏医学丛书本,1981年由辽宁人民出版社铅印本。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证治准绳·杂病》认为:内障“皆有翳在黑睛内遮瞳子而然。”指主要发生于瞳神及眼内各组织的疾病。多因脏腑内损,气血两亏,目失濡养所致,尤以肝肾不足为常见。此外,阴虚火旺或情志失调,气滞血瘀,风火痰湿上扰清窍,以及外伤等均可导致本病。患者可感觉眼前蚊绳飞舞,黑花飘荡,观灯火如彩虹环绕,视物昏蒙,夜盲,甚至暴盲等等。眼外观可无特殊病证,亦或可见瞳神之大小、形状、颜色等改变。如青盲、缘风、圆翳内障之类。眼内障病情比较复杂,一般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论治。除用药物、针灸等疗法外,有的尚需手术治疗。
病证名。由阴津耗伤而致的燥证。多在热病后期,或吐泻、出汗、出血过多,损伤津液所致;或因营养不良、瘀血内阻,而引起津血不能滋润所致。症见骨蒸潮热、心烦口渴、唇舌干燥、皮肤皱裂、毛发不荣、肌肉消瘦、大便秘结,小便短少等。
人体器官名。泛指胸腹腔的五脏六腑。《灵枢·本脏》:“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
诊断学名词。指通过七窍的望诊,可以内察五脏;盖因五脏的精气,上达于七窍。《灵枢·脉度》:“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
七情所致之郁证。见《不居集·诸郁》:“内郁者,七情之郁也。”参见怒郁、思郁、忧郁、悲郁、惊郁、恐郁各条。
病名。系脏腑之生痈疽者。出《灵枢·邪气脏府病形》。《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内痈候:“内痈者,由饮食不节,冷热不调,寒气客于内,或在胸膈,或在肠胃,寒折于血,血气留止,与寒相搏,壅结不散,热气乘之,则化为脓,故曰内痈也”。证见胸内痛,少气而发热,以左手按左眼而其右眼见光者,胸内结痈也。若吐脓血者不可治也。巢氏强调:“急以灰掩其脓血,不尔者着人肠内。有结痛,或在胁下,或在脐左近结成块而壮热,必作痈脓。诊其脉数而身无热者,内有痈也。”历代医学家对内痈之诊断论治颇多记述,或有独到之处。内痈包括有胃脘痈、三焦痈、肠痈、小肠痈、心痈、肝痈、脾痈、肺痈、肾痈等,证治详各条。
经外穴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在鼻孔内,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的粘膜处。主治晕厥,目赤肿痛,中暑等。点刺出血。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过度,使气机紊乱,脏真损伤而成为致病因素。参见三因条。
气功功法名。由近代气功家刘渡舟所传,刘贵珍整理。系采取一定呼吸法,并配合默念词句的一种气功功法。练功姿势有侧卧位、仰卧位、端坐位、靠坐式等。方法有两种:一为用鼻吸气时舌顶上腭,默念“自”字,以意领气至小腹部,然后屏息,并默念“己”字,即徐徐呼气,同时将舌放下,默念“静”字。另一种为口鼻兼用以吸气,舌顶上腭,以意领气至小腹部,同时默念“自”字,再徐徐呼气,舌头放下,并默念“己”字,呼毕屏息片刻,同时默念“静”字。此功法对调治消化系统疾患有较好功效。
经外穴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在前臂屈侧,大陵穴上1寸处。主治鹅掌风,口腔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病名。即里悬(疒其)风。见《重楼玉钥》卷上。“凡牙匡下浮肿为外悬(疒其)。起生牙根内为里悬(疒其)。红肿如蜒蝣样,渐次而长。”参见悬(疒其)风各条。
脉学名词。指一种来疾去迟的脉象。为表邪有余而里气不足。《注解伤寒论》:“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
病证名。指形体羸瘦虚弱似病而脉象正常。《注解伤寒论》:“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害。”
病证名。
①消渴病之一。出《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候》:“内消病者,不渴而小便多是也。由少服五石,石热结于肾内也。”《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内消之为病,当由热中所作也。小便多于所饮。令人虚极短气。夫内消者,食物消作小便也,而又不渴。”
②指强中证。《张氏医通·杂门》:“肾消之病,古曰强中,又谓内消。”详强中条。
针刺手法名。捻针时,大指往外推称左转和外转;大指向内收称右转和内转。《针灸大成》:“左转从外则象天,右转从内则象地。”参见左右转条。
病名。肛肠部内痔、外痔并发者。《外科大成》卷二:“肛门内、外皆有,遇大便即出血疼痛”者。又名混合痔。指肛门痔生于齿线上之内痔与生于齿线下之外痔并连混合一体之痔,称内外痔。证治参见内痔、外痔条。
内科论着。又名《内外伤辨》。三卷。金·李杲撰。刊于1247年。主要论述由于饮食劳倦所致疾病。卷上有辨阴证阳证、辨脉等13篇有关辨证的论述;卷中、卷下结合具体方药论述了以饮食劳倦为主的一些内科疾病的证治。现存多种明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病名。内外踝关节部位之外伤。见《证治准绳·外科》卷六。多因局部跌打、扭挫而引起。其证局部肿胀、疼痛,压之痛感剧烈,功能障碍,甚则足内翻或外翻畸形。若有踝关节脱臼,甚或骨折者,证治参见骨关节骨折、脱臼之病处治。若仅只局部软组织撕裂或挫伤者。可手法复位至功能位置,作夹缚固定,局部外用热熨、消肿止痛剂即可。内服可选用复元活血汤、七厘散。肿消则加之功能锻炼。
经外穴别名。即足两踝。见该条。
病名。多由肺胃郁火熏蒸,邪毒聚于咽喉所致。症见咽喉肿起,疼痛色红,甚或连及颈外亦肿痛,汤水难咽,身发寒热。《喉科指掌》卷三:“此症生于关内下部,阴阳相结,内外皆肿,或有烂斑,火郁之症。”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宜以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
气功著作。二册。席裕康辑,王知慧绘图。刊于1919年。本书辑录有关气功、导引的著作,如《陈希夷二十四气坐功导引治病图说》、《五禽舞行功法图说》、《八段锦》、《易筋经》等图说及《奇经八脉考》、内景图等。收集资料颇多,但较芜杂。现存初刻本。
内丹与外丹的合称。各详该条。
①指疾病的内外部位。
②治疗疾病内外先后的法则。《素问·至真要大论》:“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
病证名。见清·顾锡《银海指南》卷二。即黄液上冲。因黑睛内积之脓液,自下向上漫增,仿佛云彩推移,故名曰推云。详黄液上冲条。
病证名。指一种痛证。快与痛相对而言。指内有邪气实而作痛,外则不痛,表示邪实于里。《难经·四十八难》:“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荥(水)穴。在足背,当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外侧支之趾背神经和足背静脉网。主治发热,头痛,牙痛,口㖞,鼻衄,咽喉肿痛,腹痛,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瘾疹,足背肿痛等。直刺0.5-0.8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经外穴名。出《针灸集成》。在足背伸(足母)长肌腱胫侧缘,与太冲穴相平处。主治疝气,呼吸不通。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病名。因外伤引致肢体深部组织或脏腑损伤者。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或名内伤。该书称:“此为人卒被重物压迮,或从高处坠下,致吐下血,此伤五内故也。”《外台秘要》引《广济方》“疗从高坠下,内损瘀血”,“近效疗堕马内损”之论。究其病因,不外高处坠下、重物压迮、外力挤撞等类,或伴表伤并不严重,而内损则十分明显,或由于内因所成者。内损多发于胸腹内脏,一般有伤气、伤血、伤脏腑之区别。若伤处肿痛不明显,痛无定处则为伤气;若伤处疼痛显着,皮色发红或青紫,甚则血溢妄行,出现发热、寒战、呕吐、便血、尿血、咳血等症者为伤血;若胸胁或腹中疼痛剧烈,伴有昏厥、吐血、便血等症者为伤脏腑。若伤头部,损及脑髓,则症见头晕目眩,额部有冷汗,言语不清,恶心呕吐,甚至口眼㖞斜。治宜辨伤之部位轻重,以其所伤,或手法外治、或服药内治。若伤气者,宜服复元通气散;伤血重者,或损及内脏,则以活血化瘀为佳,可服桃仁承气汤。参见伤气、伤血、伤脏腑、脑骨伤等各条。
气功术语。也称返观内照。即轻闭双目,敛神内顾,意守体内一定部位。《周易参同契》:“是非历藏法,内神有所思。”
证名。里实证的别称。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详见里实证条。
脉学名词。指一种脉象。来迟去疾之脉。为内邪有余,表气不足。《注解伤寒论》:“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病证名。由脾肾阳虚,运化水液功能障碍引起体内水湿停滞之证。症见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尿少、面黄、浮肿、舌淡苔润、脉濡缓等。治宜健脾温肾利湿。
人体器官名。即肾脏。与外肾(男子外生殖器)相对而言。
病名。指类中风。以其不因外感,故曰内伤。以其证类中风症,故亦曰中风。参见类中风条。
病证名。燥痰证之一。见《症因脉治·内伤痰症》。证见咳嗽喘逆,痰火上升,时咳时止,痰不能出。连嗽不已,面赤气升。多因肺肾阴亏,或膏粱厚味,肠胃积热,火灼津液而致。治宜养阴润肺为主,选用二冬二母汤、二母固本丸、养阴清肺汤等。因膏粱积热者,宜节斋化痰丸。参见燥痰条。
病证名。小儿痉病之一。出《温病条辨》。小儿食伤脾胃之阳,呕吐、腹泻引起津液枯竭,经脉失养而致发痉,亦有脾肾阳虚而致者。治宜调理脾胃,用参苓白术散。若脾肾阳虚者,用理中汤加丁香、肉桂、肉果、诃子之类。
病证名。因脏腑内伤所致的小便失禁。见《病因脉治》卷一。以脾肾不足者居多。主要症候为小便时时自遗,神志清醒,语言轻微,饮食减少,大便溏泄,脉濡软或浮大。治宜补益脾肾,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八味肾气丸。又有肝阴不足,肝火内扰而致遗尿,脉见沉数,宜三才汤加麦冬、五味子、黄柏、知母等。
病证名。因郁怒伤肝、积热熏肺、肾火上冲等所致的腋痛。见《症因脉治·腋痛论》。详见腋痛条。
病证名。多因忧愁郁结,五志之火皆动,日夜煎熬,津液干涸;或膏粱厚味,辛辣炙煿,恣意不谨,积热消阴所致。《症因脉治》卷二。证见饮食之间,渐觉难下,或下咽稍急,即噎胸前,如此旬月,日甚一日,渐至每食必噎,只食稀粥,不食干粮,此内伤噎膈之症也。治以生津、养胃、启膈为主,用二母二冬汤合启膈散加减。虚者,生脉散加养血之药。若凝窒已久,痰涎聚结胃脘,不可用凝滞之药,宜先清痰清火,开豁化痰,用《金匮》麦门冬汤冲竹沥、姜汁、芦根汁,再以养阴生津治本。若膏粱积热,正气尚充,可酌用承气汤。参见噎膈条。
病证名。因血瘀、气滞、痰注、阳虚、阴虚等所致腰痛。见《症因脉治·腰痛总论》。腰痛日轻夜重,痛定一处,不能转侧,为沥血停蓄之证。胁肋气脉,遇怒愈甚,为怒气郁结之证;腰间重滞一片如冰,得热则减,得寒愈甚,为痰注作痛之证;时常怕冷,手足不缓,凡遇寒气,腰背即痛,为真火不足,阳虚之证;五心烦热,足心如火,痛如锥刺,此为阴虚火旺之证。详见肾虚腰痛、血虚腰痛、气虚腰痛、沥血腰痛、食积腰痛、痰注腰痛等条。
病证名。胃中实热或阴虚火炎所致齿牙出血。因多进膏粱厚味,或饮酒过量,嗜食辛辣炙煿,使肠胃积热,血中伏火或肾阴不足,水中之火上炎所致。肠胃积热者,治宜清胃,用升麻清胃散加酒制大黄;阳明血热者,用犀角地黄汤加酒浸黄芩;龙火上冲者,用知柏肝肾丸加减。
病证名。因内伤所致蓄血证。证见胸胁或小腹急痛,治宜桃仁承气汤或抵当汤,随痛之高下选用之。体虚者,可略加桂附;下血瘀滞,色晦不鲜者,酌加温补气血之品。
病证名。休息痢之一。见《症因脉治》卷四。由劳心过度,饮食伤损,脾肾相传所致。详见休息痢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四。包括积热泄泻、积寒泄泻、痰积泄泻、食积泄泻、脾虚泄泻,及气泻、积瘀泄、酒泄、肾泄、肝泄等。参见各条。
病证名。由内伤引起的胁痛。见《景岳全书·杂证谟》。或因痰饮悬饮凝结两胁;或死血停滞胁肋;或恼怒郁结,肝火攻冲;或肾水不足,龙雷之火上冲;或肾阳不足,虚阳上浮,而成胁肋之痛。宜随证施治,详见停饮胁痛、死血胁痛、肝郁胁痛、肝火胁痛,肾虚胸胁痛诸条。
小便不利症之一。见《症因脉治》卷四。包括热结小便不利、偏渗小便不利、气虚小便不利、阴虚小便不利、阳虚小便不利。各详该条。
病证名。胃痛之由食积、痰饮、积热、积冷、气滞、死血、虫积等所致者。见《症因脉治·胃脘痛论》。详见食滞胃脘痛、痰饮胃脘痛、积冷胃脘痛、积热胃脘痛、瘀血胃脘痛、蚘动脘痛、胃脘痛条。
病证名。多因胃热络伤,或心、脾、肝、肾劳损而致。见《症因脉治》卷二。证见身无表邪,脉不浮大,时而呕吐纯血,因胃热络伤者,吐血量多,鲜瘀相杂,兼见胸闷作痛,嘈杂便秘,苔黄腻,脉滑数,且清胃泻火,用三黄泻心汤加侧柏叶、白及等。因郁怒伤肝者,吐血鲜红,头痛目赤,口苦心烦,胸胁引痛,治宜清肝凉血,用化肝煎合茜根散加减。因心脾损伤者,吐血气短,憔悴声怯,心悸少寐,治宜补养心脾,用归脾汤。因阴虚火旺者,吐血盗汗,耳鸣遗精,治宜壮水制火,用六味地黄丸加蒲黄、藕节、阿胶、五味子之属。因阳虚血不归经者,血色晦淡,怕冷肢凉,治宜温中补阳,用理中汤加木香,或八味丸以引火归元。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二。因恼怒忧郁,肝郁生火,克伐脾胃所致的吐酸症。证见食入吐水酸馊,两胁刺痛,面红升火,脉多弦数。治宜柴葛平胃散、栀连平胃散等方。亦有因脾胃虚寒、宿食、水饮、痰热而致吐酸,详吐酸条。
病证名。因脏腑、气血损伤,或内邪上扰所致的头痛。《景岳全书·杂证谟》:“至若内伤头痛,则不得以三阳为拘矣。”一般起病较缓,时作时止,遇劳累受风,或情志刺激则常易发作,并有脏腑气血不足或内邪证候。以虚证居多。有气虚头痛、血虚头痛、阴虚头痛、阳虚头痛、肾虚头痛、及瘀血头痛、痰湿头痛、肝阳头痛等。详见各条。
病证名。内伤肺络的咳嗽吐血。见《症因脉治》卷二。多因肺胃积热,痰火上冲;或房劳精竭,肾火刑金;或思虑伤脾,脾火消阴;或郁怒伤肝,肝火拂郁;或用心太过,心火妄动所致。其证身无表邪,咳嗽吐血。肺胃积热,胃火上冲者,治宜清金降火,用泻白散、清胃汤、化痰丸等方。房劳精竭。肾火刑金者,先用犀角地黄汤,血止后选用归芍天地煎、三才丹等。脾阳不足,土不生金者,加味归脾汤。怒动肝火,木火刑金者,柴胡饮子。肝血不足者,加味补肝散。心火妄动者,导赤各半汤。心血不足者,天王补心丹。肾火不足,阳虚不能摄血者,八味肾气丸等方。
病证名。湿痰证之一。见《症因脉治·内伤痰症》。证见身或热或不热,体重足酸,呕而不渴,胸膈满,时吐痰,身体软倦。多因脾胃阳虚,水液停留,生湿酿痰所致。治宜理脾燥湿为主,用二陈平胃散、二陈羌防汤、栀连二陈汤、六君子汤等方。
病证名。七情、房室、饮食内伤等病因所致的消渴病。见《症因脉治》卷三。有精虚、积热之分。详见精虚三消、积热三消、消渴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呕吐论》。脾胃虚弱,或邪滞脾胃所致的呕吐。有胃寒呕吐、胃热呕吐、痰饮呕吐、食积呕吐等,各详该条。
病证名。统指无外伤、外感所致的鼻衄。见《症因脉治》卷二。其症身无表邪,目睛或黄,五心烦热,鼻孔出血。常由肺热上壅、胃热熏蒸、肝火上炎、阴虚火浮等因所致。因肺热者,伴见口干鼻燥,或见咳呛,治宜辛凉清解。可用泻白一物汤,或桑菊饮加丹皮、茅根。因胃热者,伴见口渴口臭,大便秘结,治宜清胃降火,可用玉女煎,或清胃汤加酒大黄。因肝火者,伴见烦躁易怒,头胀目赤,治宜清肝泻火,可用龙胆泻肝汤、清肝饮。肝肾阴虚,火浮于上者,伴见头晕耳鸣,脉沉细而数,治宜滋阴降火,可用知柏地黄丸,或六味地黄丸加龟板、牡蛎等。本证可见于血液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症、肝硬变、鼻炎症等疾病。
病证名。因七情内伤、劳力过度、饮食失宜等所致痢疾。见《慎斋遗书》卷八。详见七情痢、劳役痢、饮食内伤痢等条。
病证名。因肺脏虚弱或它脏累肺所致的咳嗽。见《景岳全书·杂证谟》。起病缓慢,咳声轻微,并有脏腑虚损及气虚血亏等证,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治宜调理脏腑为主。大法火盛者壮水,金虚者补土,郁甚者舒肝,气逆者理肺,食积者和中,房劳者补肾。有肺经咳嗽、脾经咳嗽、心经咳嗽、肝经咳嗽、肾经咳嗽、气虚咳嗽、血虚咳嗽等。详各该条。
病证名。寒饮结胸者。见《医学衷中参西录·论结胸治法》。因寒饮凝于贲门之间,遏抑胃气不能上达,阻隔饮食不能下降所致。用干姜八钱,赫石两半,川朴、甘草各三钱开之。幼童脾胃阳虚,寒饮填胸,呕吐饮食成慢惊,亦为寒饮结胸,治用《福幼编》逐寒荡惊汤。
病证名。因肺气不足或肺气壅阻,劳力损伤,积热上熏所致的肩背痛。多由元气素亏,伤损肺气;或肺热叶焦,肺气怫郁;或劳碌举重,损伤筋膜;或肠胃积热,上熏肺金所致。如症见气怯神清,脉大而虚,宜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喘急气逆,不得安卧,六脉躁盛,宜葶苈泻肺汤、家秘泻白散;久痛不愈,气血有伤者,宜四物汤、八珍汤加秦艽、续断、钩藤、羌活等药;膏粱积热,口燥唇焦,六脉沉数者,宜家秘泻白散;木火刑金,左关脉数者,泻白各半汤等方。
病证名。炎暑内伤房劳及杂进膏粱水果致全身阳气不得伸越的重危病证。见《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证见脉沉细或弦紧,面垢,无汗恶寒,四肢厥逆拘急,霍乱呕吐。治宜冷香饮子。或吐利兼作,脉微欲绝,或虚浮而散,当急救之,宜浆水散。或冒暑伏热,引饮过多,及恣啖生冷,致脾胃受寒,腹痛呕泄,水谷不分,脉沉而紧,宜大顺散。
病证名。因脾胃内伤所致的黄疸。见《症因脉治》卷三。包括谷疸、酒疸、女劳疸、阴黄。治宜健脾、化湿、湿肾、利胆为主,忌用攻法。参见黄疸条。
病证名。因气郁、痰饮、食滞、虫积,或脏腑虚衰等所致的腹胀。见《症因脉治·肿胀总论》。包括气结腹胀、痰饮腹胀、食积腹胀、虫积腹胀、肝火腹胀、脾虚腹胀、六腑腹胀等。详见各条。
病证名。斑证之一。见《医学入门》卷五:“内伤发斑,轻如蚊迹疹子者,多在手足,初起无头疼身热。”又名内伤斑。治以补虚为主,用调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大建中汤等方。
病证名。由饮食、劳倦等所致恶寒。兼见倦怠,手心热,脉缓弱。或气口虚大,按之无力。治宜补中益气汤,加桂附二、三分。参见阳虚恶寒、劳倦恶寒、伤食恶寒等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呃逆论》。由脏腑不调及情志失常、伤食等引起的呃逆症。中气不足者,宜六君子汤。胃气损伤,食滞中焦者,宜枳术汤、苍朴二陈汤。膏粱积热,胃火上冲者,宜栀连平胃散。胃寒饮冷、水寒上逆者,宜丁香柿蒂汤、理中汤、苓桂术甘汤。怒动肝火者,宜加味柴胡汤。肝肾阴亏者,宜知柏生黄丸、家秘知柏天地煎、家秘肝肾丸等方。
病证名。因内伤而致气短不足以息。见《症因脉治·短气论》。有实邪短气、气虚短气之分。详各条。
病证名。气喘由内伤脏腑气血所致。见《症因脉治·喘症论》。包括内火喘逆、痰饮喘逆、食积喘逆、气虚喘逆、阴虚喘逆、伤损喘逆等。各详该条。
病证名。脏腑不调引起的不寐症。包括肝火不得卧、胆火不得卧、肺壅不得卧、胃不和卧不安、心血虚不得卧、心气虚不得卧等。详见各条。
病证名。半身不遂由内伤所致者。多因气血凝滞,脉络不通,或痰火内作,饮酒酿湿,流踞经络而成。其病缓发者,或一手一指先见麻木,一年半载,渐渐不能举动。若痰火内作,发病急骤,其人忽尔僵仆,少顷即苏,半身不能举动。血痹者,用活血汤;结痰者,用二陈汤加竹沥、生姜;酒湿成瘫者,戒酒,服散湿热之药,葛花平胃散,或加栀连,或栀连二陈汤。气虚补气,血少补血。
出《素问·疏五过论》。
①病因之一。泛指内损脏气的致病因素。如七情不节、饮食饥饱、劳倦、房事过度等。
②病证名。与内损同,由撞击跌仆、强力负重或其他因素伤及脏腑气血的一类病证。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指胃中郁热引起的头痛。症见鼻干目痛,上至头额,下至齿颊,痛无定时。因小儿脾胃脆嫩,过食肥甘厚腻食物,引起脾胃消化功能失调,积滞化热,热极生火,火性上炎,循足阳明胃经上行所致。治宜疏风清热。用菊花茶调散。
证名。体内脏腑阴阳偏胜之热。宜辨虚实。常见胸中烦热,午后潮热,五心发热,口苦,溲赤等症。《明医杂着》卷一:“内伤发热,是阳气自伤不能升达,降下阴分而为内热,乃阳虚也,故其脉大而无力,属肺脾;阴虚发热,是阴血自伤不能制火,阳气升腾而为内热,乃阳旺也,故其脉数而无力,属心肾。”治宜清金养营,疏邪润燥为主。参见发热条。
治疗学名词。指病位在内的疾病,用内服药消除之。《素问·五常政大论》:“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
病证名。
①呕血的一种表现。《千金要方》卷十二:“内衄者,出血如鼻衄,但不从鼻孔出,是近从心肺间津液出,还流入胃中,或如豆羹汁,或如切(血敢),血凝停胃中,因即满闷便吐,或去数斗至于一石者是也。得之于劳倦、饮食过常所为也。”证有虚实之分,实者用三黄泻心汤加生地黄,虚者用茯苓补心汤、人参救肺散等。
②血从口出之总称。《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若从口出则为内衄。内衄出血,涎嗽出于脾,唾出于肾,咯出于心,咳出于肺,呕出于肝,吐出于胃。”参见吐血、呕血、咳血、咯血、唾血等条。
病名。出《素问·刺禁论》。《类经》卷二十二解释为:“脓生耳底,是为内漏伤其经气,故致聋也。”系指耳内流脓,类今之化脓性中耳炎。内服清热解毒之剂。
经外穴名。即内膝眼。见《常见经穴解剖学定位》。在膝关节髌骨内侧缘,与髌骨下缘相平之凹陷处,距髌韧带内侧缘一横指处。主治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从前内向后外与额状面成45度角斜刺0.5-1寸。
人体部位名称。指内侧缘。《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
经穴别名。
①出《普济方》。即太溪,见该条。
②出《太平圣惠方》。即昆仑,见该条。
治法之一。即吞服生大蒜的治病法。出《本草拾遗》。《本草纲目》:“藏器曰:昔有患痃癖者,梦人教每日食大蒜三颗,初服遂至瞑眩吐逆,下部如火。后有人教取数片,合皮截却两头吞之,名曰内灸,果大效也。”
气功术语。谓练功时内视的身内之象。《黄庭内景经》梁丘子注序:“内者,心也;景者,象也。……内象谕即血肉、筋骨、脏腑之象也。心居身内,存观一体之象也,故曰内景也。”
经外穴名。《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睛明在目内眦泪孔中。”《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称此为“内睛明”,并定位在眼内眦泪阜上。主治目赤红肿,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结膜炎等。沿眶内侧壁直刺0.5-1寸。勿捻转,免伤眼球。
医经著作。二卷。明·李中梓辑注。刊于1642年。作者以《内经》卷帙浩繁不易卒读,于是将《黄帝内经》一书的重要内容加以选录,分为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和病能等类。结合基础、临床理论加注阐析,遂成此书。分类简、选文精、注释明为其特点。非深得岐黄三昧者莫能为。其注释文字简明平正、切合临床,每能由博返约、提要钩玄。1764年薛生白予以重校加按。亦即后世的流通本。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医经著作。十卷。张骥撰。本书辑录《内经》中有关用药理论的原文,分为阴阳色气味、气运、五岁、穴化、五方、水谷、五宜、五过和药制共九类,分别予以集注,并加按语说明。1923年成都义生堂刊印发行。
医方著作。八卷。宋·骆龙吉撰。撰年不详。作者鉴于《内经》一书所记疾病,虽有病因、证候,但缺方剂、治法,遂摘取其中62种病症加以注解,并为之拟定处方。其后明代刘浴德、朱练又续补88种病症,体例一仿前书,合编为四卷,改名《增补内经拾遗方论》。现有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排印本。
脉学名称。指《内经》所论述的十二种脉象,即鼓、搏、坚、横、急、喘、躁、格、关、溢、覆。《诊家正眼》:“《内经》十二,仲景十二,凡得二十四脉,未尝非辨证之旨诀,而世皆置若罔闻,则有惭于司命之职矣。”
医经著作。为《素问评文》二十四卷(附:《遗篇》)和《灵枢评文》十二卷的合称。清·周学海评注。刊于1896年。内容全依通行本《内经》的编次排列。书中用品评文章的方式,根据诵读古文的要求,通过注文及旁注予以评述。但略于原书的医理及字义的解释。现有《周氏医学丛书》二集本。
医经著作。九卷。元·罗天益编。全名《内经类编试效方》(见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本书系罗氏在其师李杲授意下,将病症及其治疗按照《内经》的理论体系,予以分经类编而成,是《内经》分类的作品之一。已佚。
注释医经类著作。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本书系以该院的教材《内经辑要》一书为骨架所补充编写的教学参考书。书中分别介绍《内经》中有关阴阳五行、摄生、脏象、经络、病能、诊法、论治、五运六气等内容。分章节并予分段讲解。1959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医经著作。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本书选辑《黄帝内经》中的重要内容、分为阴阳五生、摄生、脏象、经络、病能、诊法、论治、运气等八章,对所选《内经》原文逐章予以语译、注释,并加按语。语译明快、注释确切、按语精要。作为学习《黄帝内经》的教材曾起过重要作用。1959年由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