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n~o~p~q\
 《中医词典》n~o~p~q > 拼音N

(拼音N)第五篇

 

《内经或问》

医经著作。见《明史·方技》。明·吕复撰。已佚。

 

《内经方集释》

方书。二卷。张骥撰。刊于1933年。卷上辑录《内经》(包括《素问遗篇》)中的13个方剂;卷下分方制、方宜、方禁三篇,首先引录《内经》中的有关原文,次集各家注文,末为作者按语。现存初刻本。

 

《内经博议》

医经著作。四卷。清·罗美撰。刊于1675年。本书是作者针对《内经》中的一些主要内容予以阐述,从而形成的论文集。共分天道、人道、脉法、针刺、病能、述病六部分,每部又有若干篇。文字清新,论辨透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内经

①解剖结构名。指行于脏腑的经脉。《黄帝内经太素》:“十二经脉,入府藏者,以为内经”。

②医书名。《黄帝内经》的简称。《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经》二书。详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条。

 

内筋

经穴别名。即交信穴。《素问·刺腰痛论》:“刺内筋为二痏,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阴后,上踝二寸所。”王冰注:“交信穴也。”《循经考穴编》列作交信穴别名。

 

《内家拳》

我国著名传统拳术名。相传始于明初著名道士张三丰。内家拳将道教气功炼养之旨融于拳法中,具有贵柔尚意的特点,以心息相依、运行匀缓、意到气到、动静自如、以柔克刚、灵活婉转、莫测端倪为行拳要领。至今流行的八卦掌、太极拳、形意拳、大成拳等,皆从内家拳演绎发展而成。

 

内急外驰

病证名。系指胞睑外皮松弛而内面紧急,以致睑缘向内紧缩的病证。《原机启微》:“急者紧缩不解也,弛者宽纵不收也。……不解不收,皆为病也。”本病多由于椒疮失治,或睑内脉络壅遏闭阻,失去儒养所致。本病适宜手术矫正。详皮宽弦紧条,并参见椒疮及倒睫拳毛各条。

 

内急

①病证名。指在内的筋脉拘急。《灵枢·经筋》:“手少阴之筋……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

②大便急迫。

 

内火喘逆

病证名。阴虚火旺犯肺所致的气喘。见《症因脉治·喘症论》:“内火喘逆之因,内而欲心妄动,外而起居如惊,五志厥阳之火,时动于中,煎熬真阴,精竭血燥,内火刑金,肺气焦满而喘逆作矣。”证见喘逆自汗,五心烦热,口燥唇焦,得食稍减,少顷复发,时作时止,面赤便秘等。治宜审察火动之原,随证施治。如肾虚肝旺,宜养阴制火,用门冬饮子、家秘肝肾丸;肝火上冲,宜柴胡清肝散;心火上炎,宜导赤各半汤;脾胃之火上冲,宜清胃汤;肺炎煎熬,宜石膏泻白散等方。

 

内黄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以热毒气在脾胃,与谷气相搏,热蒸在内,不得宣散,先心腹胀满气急,然后身面悉黄。治宜选用栀子散、茵陈散、三黄散等方。

 

内踝上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诸风,若筋急不能行者,内踝筋急,灸内踝上四十壮。”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经外穴,名内踝上。在内踝上缘上一寸,胫骨内缘处。”

 

内踝疽

病名。发于内踝部位之附骨疽或痈疽。见《证治准绳·外科》卷四。邹五峰《外科真诠》论曰:“内踝疽生于足踝近腕之处,内属三阴经,外属三阳经,多由寒湿下注,血凝气滞而成。初起坚硬漫肿,皮色不变,时时隐痛,难于行立。”若成脓溃破外溢,脓汁稀,久不敛口。相当于踝关节结核,或慢性骨髓炎。治疗:初起者应温经燥湿,内服疮科流气饮加减。外敷乌龙膏。证治可参附骨疽条。

 

内踝尖

经外穴别名。出《备急灸法》。即足两踝。见该条。

 

内踝

解剖结构名。又名合骨。出《灵枢·本输》。解剖学同名骨。即胫骨下端向内的骨突。

 

内寒

病证名。阳虚则阴盛,阴盛则内寒。因阳气虚弱,脏腑功能衰退所致水液运化障碍、浊阴潴留的证候。症见吐泻、腹痛、手足逆冷,或水肿痰饮等,所排体液多以澄澈清冷或大便稀薄为特点。《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内关外格

诊断学名词。指一种脉象。脉过于尺下部位,为阳气关闭于内,阴气被格拒于外,故称。《难经·三难》:“遂入尺为复,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

 

内关

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在前臂掌侧,当曲池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布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前臂掌侧骨间神经,以及前臂正中动、静脉和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主治心痛,惊悸,胃痛,呕吐,呃逆,健忘,失眠,胸胁痛,癫狂,痫症,疟疾,肘臂疼痛,以及休克,心绞痛,心律不齐,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癔病,无脉症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内功图说》

养生专著名。又名《卫生要术》。清·潘霨辑。收有十二段锦总诀、分行外功诀、内功、神仙起居法、易筋经等篇章。在“分行外功诀”中,有按身体部位编制的功法,可分练,亦可合练。所收功法通俗实用。收入《丛书集成》第九百九十四册,另有清刻本行世。

 

内功按摩

按摩方法之一。即运气按摩。见该条。

 

内疳疮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三。系指疮生于上腭部,症见上腭焮肿,状似莲蓬,渐大而下垂,饮食及牙关开合不利。本病多因三焦蕴热上冲上腭所致。若壮热神昏者,为邪毒内陷之候。治宜泻火解毒,消肿利咽,可用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加减化裁,外用吹药。参见上腭痈条。

 

内疳

病证名。疳证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指疳病时间长,病位在心、腹、胃、肠。《证治准绳·幼科》:“小儿乳食,心腹虚胀,眼目涩痒,体热皮枯,肠胃不和,痢下五色,渐渐羸瘦,虫蚀肛肠,日月弥深,痢转不止。”由脏腑虚冷所致。治宜健脾助运、理气消积。用厚肠丸(陈皮、半夏、苍术人参、麦芽、枳壳、神曲末、青皮、厚朴)。

 

内府

人体器官名。指六腑。《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

 

内风

①病名。因房劳汗出,风邪乘袭的病证。出《素问·风论》:“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内风》:“其状恶风,汗流粘衣被,此其候也。大补黄芪汤。”

②病理名词。指肝风,与外风相对而言。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治以滋液熄风,濡养荣络,补阴潜阳,如虎潜丸、固本丸、复脉汤等方。参见肝风内动条。

 

内泛

病证名。系指眦角内胬肉泛白的证候。本症一般处于静止状态不发展,勿需治疗。

 

内烦

证名。伏热或吐后引起的心胸烦热或烦闷。出《素问·本病论》:“伏热内烦。”《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注解伤寒论》卷五:“吐后心烦,谓之内烦。”参见虚烦条。

 

内发丹毒

病名。丹毒之发于腰胁部位者。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四,多因热毒兼肝火而引致。证参丹毒条。其治宜清热解毒,疏泻肝火。内服选用化斑解毒汤加减。或外治慎用患处针刺放血。

 

内毒

病证名。指内发的热毒。表现为痈疮、发斑或吐血、衄血,神志不清,舌绛,苔焦甚或起芒刺,脉浮大而数或六脉沉细而数等。

 

内疔

病名。指先有全身寒热、头痛、体痛而后发痈疽之症者。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二。其证先发全身性寒热、体痛、头痛,数日之后,始见胸腹、背胁或于头面、手足间有一处甚痛,继而肿起发疔者,此疔即谓之内疔。治宜急用霹雳火汗之,并内服败毒散。若毒势不尽,憎寒壮热不减,宜内服五味消毒饮,或黄连解毒汤,或蟾酥丸。外用野菊花根、叶捣烂敷之。若初起之时,虽身体寒热,体表尚未肿起,但腹痛甚者,有发内疔之征候者,便可以内疔之病治疗之。

 

内钓似痫

病证名。出《幼科发挥》。急惊风类证之一。小儿内钓而表现为腹痛多啼,唇黑囊肿,伛偻反张,眼内有红筋斑白。为寒气壅结所致。治宜温经散寒,用木香丸。

 

内吊

证名。阴囊部肿痛引致睾丸上缩之证候。出《外科大成》卷四。该病多因寒邪侵袭肝肾二经而发,其证见阴囊部肿胀疼痛,痛连少腹,甚而引起睾丸上缩悬吊状者。待疼痛缓解,睾丸即还纳原位。治宜疏调肝肾,内服宜用乌梅散。

 

内丹

气功术语。一般指气功家尤其是道教内炼者修炼的高级成果,是于矿物所炼的外丹相对而言。出南朝僧慧思《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借外丹力修内丹,欲安众生先自安。”唐《通幽诀》:“气能存生,内丹也;药能固形,外丹也。”内丹术是宗道家逆修返源、长生驻世之旨,以人身作炉鼎,以精、气为药物,神为驭能,经一定的炼养步骤,使精、气、神在体内凝聚不散,致某种有形之物结于丹田而成内丹。其炼养核是性命双修,修炼过程可分为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阶段。内丹术语多借用外丹名词,但其意义完全不同。内丹术至宋元时期大为盛行,成为道教炼养功夫的核心,并形成了我国古代气功史上最重要与最有价值的流派,影响深远,至今仍值得深入发掘与研究。

 

内吹

病名。孕妇乳房化脓性感染为内吹。《妇科撮要》卷上:“妇女乳痈……世以孕妇患此名曰内吹,然其所致之因则一,唯用药不可犯其胎耳”。即妊娠期乳痈,与外吹相对应。证治参见乳痈条。

 

内床

解剖名称。指牙齿所在之处。《奇效良方》卷六十二:“外板则为牙,内床则为齿。”

 

内缠喉风

病名。系指缠喉风并以咽喉内红肿疼痛等为其主要症状者。多由脏腑积热,火毒上炎所致。症见咽喉内红肿疼痛,胸闷气紧,甚至红肿疼痛连及胸前,发热恶寒。《咽喉经验秘传》:“恶寒恶痛名阴毒,内外五形气短促,胸前红肿作多寒,若有红丝针贵速。”治宜清热泻火、消肿解毒。可选用清瘟败毒饮、五味消毒饮等加减。参见缠喉风条。

 

内八卦

推拿穴位名。即八卦,见该条。

 

①(nèi)。里面。与外相对。《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②(nà,音纳)。古同纳。受纳,进针,性交。《灵枢·营气》:“营气之道,内谷为宝”。《素问·调经论》:“候呼内针。”《灵枢·淫邪发梦》:“厥气……客于阴器,则梦接内。”

 

拿法

推拿手法名。指用拇指和食、中指,或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的指腹,相对用力紧捏一定的部位。如用五指进行捏拿的又称抓法。《秘传推拿妙诀》:“拿者,医人以两手指或大指或各指于病者应拿穴处或掐或捏或揉,皆谓之拿也。”

 

《女科证治准绳》

妇科著作。《证治准绳》中的一种,又名《女科准绳》。五卷。明·王肯堂撰。本书主要以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已校注本)为蓝本,广泛收集各家学说,对明以前妇科学成就作了较细统的整理。成为代表明代水平的妇产科专着。全书分为:治法总论、调经门、杂证门、胎前门及产后门五大类,每类分列若干病症,对于病因、辨证及治疗论述颇详。是一部资料比较丰富的妇科著作。版本情况参见《六科证治准绳》条。明·清及民国时期有单行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及排印本。

 

捻头瘟

病名。瘟疫之一种。证见颈项肿大,喉痹失音等,状如虾蟆瘟。《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捻头瘟,喉痹失音,项大腹胀,如虾蟆状,故亦名虾蟆瘟。宜荆防败毒散。”参见瘟疫、虾蟆瘟条。

 

捻法

①刺法名。捻同捻,指入针后,以拇、食指持针作前后交替动作使针转动的手法,现称捻转法。《针经指南》:“捻者,以手捻针也,务要识乎左右,左为外,右为内,慎记耳。”《针灸大成》:“捻者,治上,大指向外捻;治下,大指向内捻。外捻者,令气向上而治病;内捻者,令气向下而治病。如出针,内捻者令气行至病所,外捻者令邪气至针下而出也。”指出本法有行气的作用,以使气至病所,提高疗效。

②推拿手法名。指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一定部位,对称用力作均匀和缓的捻线状搓揉。《保赤推拿法》:“捻者,医以两指摄儿皮,微用力而略动也。”《石室秘录·摩治法》:“手足疼痛者……执其两手捻之者千下而后已。”《诸病源候论·鼻病诸候》:“手捻鼻两孔,治鼻中患。”可调和气血以祛除病患。

 

年之所加

运气术语。每年主客气加临之期。《素问·六节脏象论》:“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年希尧集验良方》

医方著作。又名《集验良方》。六卷。清·年希尧辑。刊于1724年。全书分为养生、急治、中风、预防中风、伤寒、感冒等50余类。所选皆为经验良方,较切临床实用。其中养生、伤寒、感冒、类中等均附以简短的医论。又有《经验四种》本。

 

年希尧(?-1738年)

清代官吏,知医。字允恭,号偶斋主人,广宁(今属山东,一说广东)人,尝官至工部侍郎。希尧博才多闻,常与友人论医,有方辄录之,并以之治人病多效。后辑成《集验良方》六卷,另有《本草类方》十卷,现有刊本行世。

 

年未老经水断

病证名,出《傅青主女科》卷上调经篇。指年未到绝经期而月经断绝。多因素体虚弱,营养不良,或早婚、产育过多等耗伤精血,肾气虚衰;或忧思过度,劳伤心脾,阴血暗耗,以致脏腑、冲任血亏失养,无血下达。若症见面色晦黯,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为症属肾虚,治以补肾益精,养阴调经,方用左归饮、当归地黄饮、六味地黄丸等;若症见面色萎黄,皮肤不润,饮食日少,精神虚惫等,症属血亏,治宜补血养阴,扶脾宁心,方用益经汤、十全大补汤、归脾丸等。

 

年寿

①推拿部位名。所指有三:1)指印堂与山根之间的部位,即两眉之间至鼻根(见《小儿推拿广意》)。2)指山根与准头之间的部位,即鼻根至鼻尖(见《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3)指鼻尖(见《幼科推拿秘书》)。

②望诊部位名。指眉心至鼻尖之间的部位。《婴童百问》:“年寿平陷者主夭,青主发热主惊。”

 

年老血崩

病证名。出《傅青主女科》卷上血崩篇。亦名老妇血崩,俗名血海败。指妇人五十岁左右而患血崩之症。多因此时肾气和天癸已将衰竭,身体虚弱,如因肝脾损伤,肝不藏血,肝不统血,以致血崩而下;或房室不慎引动命门之火,气郁而动肝火,迫血妄行,冲任胞宫失于约制,而发为血崩。治宜先予气血双补,滋肾止崩,方用加减当归补血汤(当归、黄耆、汉三七、桑叶),继以补益肝肾健脾,方用安老汤,或用白术、熟地、山药、麦门冬、五味子以补精血。此证应作妇科检查,以排除癌变可能。

 

①岁,一年。《灵枢·厥病》:“悲以喜恐,短气不乐,不出三年死也。”

②年龄,年纪。《素问·上古天真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腻苔

病状名。指舌面上覆盖着一层浊而滑腻的苔垢。苔质至密,颗粒细腻,擦之不去,刮之不脱,呈油腻状。为胃中阳气被阻,痰湿内盛之候,多见于湿浊、痰饮、食积、顽痰等一类病证。

 

懦懦

柔弱无力状。《灵枢·五变》:“皮肤薄而其肉无(目囷),其臂懦懦然。”

 

柔弱。《灵枢·五味论》:“膀胱之胞薄以懦。”

 

挪手腕法

正骨手法之一。腕关节脱臼整复方法。见《陈氏秘传》。其方法步骤:如以右腕为例:患者应正坐仰掌,施术者以左手托捏伤臂固定不动,再以右手握其掌部,用力拔伸,如感觉有关节滑动声,即说明已复位。

 

挪脚踝骨入臼手法

正骨手法之一。踝关节脱臼的整复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其方法步骤为:以脚内翻、外踝凸出的脱臼为例:医者环握足部并向远端牵引,同时以两拇指压腓骨下端,余指外翻足部以复其位,再使关节屈伸活动数次即可。

 

挪法

推拿手法名。见《外伤中医按摩疗法》。把手掌平压在治疗部位上,然后如握拳状,将此部位的肌肤提住,稍停,再放手前移,提住前方肌肤,如此不断前移。

 

暖胃

治疗学名词。系温法之一。治疗胃寒证的方法。症见胃脘胀满,疼痛绵绵,得热则减,遇寒加剧,口泛清水,或食后作吐,肠鸣漉漉,舌淡苔白滑、脉沉迟等,方用良附丸、厚朴温中汤。

 

暖外肾法

气功功法名。外肾即男性外生殖器。《昨非庵日纂》:“刘几善养生,年七十余,精神不衰,其术惟暖外肾,其法以两手掬而暖之,默坐调息,两肾融液如泥,沦入腰间。其法至妙。”

 

暖痰法

小儿敷贴疗法名。《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儿胸有寒痰,不时昏绝,醒则吐出如绿豆粉,浓厚而带青色,此寒极之痰。……以生附子一枚,生姜一两,同捣烂炒热,布包。熨背心胸前,慰完将姜、附捻成一饼,贴于胃口,良久其痰自开。”

 

暖肝

治疗学名词。系温阳法之一。治疗肝肾阴寒的方法。症见小腹疼痛,疝气等。常用药有当归肉桂、小茴香、沉香、吴茱萸等,代表方剂如暖肝煎。见《景岳全书》。

 

疟脱

病名。疟疾发作过程中出现大汗亡阳等虚脱证者。《宝命真诠》:“疟脱之症,魄汗淋漓,面色青黑,脉虚浮数,按之极虚。”治宜益气固脱,用补中益气汤去升麻柴胡,倍参、芪,加白芍、五味、枣仁等。参见疟疾条。

 

疟痞

病名。即慢性疟疾或疟疾反复发作所致的肝脾肿大。亦称疟母。见《鸡鸣录》。《症因脉治·疟母》:“即痰血痃癖也。疟久不愈,胸腹胁肋,有症瘕痞癖,为患不瘥,此疟母之症也。”详见疟母条。

 

疟母

病证名。疟疾日久不愈,顽痰挟瘀结于胁下所形成的痞块。又称疟积、母疟、劳疟。《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症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张氏医通》卷三:“疟母者,顽痰挟血食而结为症瘕。”治以削坚散结,破症化瘀,用鳖甲煎丸,或小柴胡鳖甲、蓬术、桃仁。虚人久疟,时止时发,可先予芎归鳖甲饮;不应,为脾虚,急用补中益气汤加鳖甲,扶正祛邪;少食痞闷者,用四兽饮加鳖甲当归、蓬术、肉桂。虚人疟母,必用补益。久症不愈,必有留滞,须加鳖甲消之;如无留滞,只宜补益。参见劳疟条。

 

疟门

经外穴名。在手背侧,中指与无名指之间指蹼稍后之赤白肉际处。主治疟疾。斜刺0.5-1寸。

 

疟劳

病名。疟后证见劳损者。亦称劳疟。见《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或素体虚弱,先病劳损,后又患疟,以致旧病更深;或因疟缠绵,日久顿惫。证见精神衰耗,内热不清,肌肉消削,渐至往来潮热,致成痨瘵。治宜察其何经受病,以补益调理之,选用补中益气汤、八味丸。参见劳疟条。

 

《疟疾论》

疟疾专着。三卷(或作一卷)。清·韩善征撰。韩氏论疟,上本《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下参清代温热病诸学派,中采历代医家治疟论述。对疟疾脉、因、症、治等多方面内容予以充分论述。末附古今疟疾医案和治疗方剂。现存清刻本、和《中国医学大成》本。

 

疟疾

病名。简称为疟,出《素问·疟论》。以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为特征的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及山林多蚊地带。《内经》又名痎疟,《金匮要略》名为疟病,《太平圣惠方》始有“疟疾”之名。发病多因风寒暑湿之邪客于营卫所致。多发于夏秋季节及山林多蚊地带。根据体质强弱、所感病邪流行特点及证候的不同分类。按临床证候分类有风疟、暑疟、湿疟、痰疟、食疟、寒疟、温疟、风热疟等。按发病时间分类,有间日疟、三日疟、正疟、子母疟、夜疟、鬼疟、暴疟、游疟、老疟、久疟、阴疟、阳疟等。按诱发因素及流行特点分类,有劳疟、虚疟、瘴疟、疫疟等。按脏腑、经络分类,有五脏疟、三阳经疟、三阴经疟等。除辨证用药外,可加用常山草果、蜀漆、青蒿等,并可用针刺及穴位敷贴等。详见疟疾各条。

 

疟积

病名。疟疾邪气伏藏胁腹,结为症瘕,按之坚痛。即疟母。《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疟积,疟疾不善调理而成积,经汗吐下日久,荣卫亏损,邪气伏藏胁腹,结为症癖,坚痛,名为疟母也。宜常山鳖甲三棱、蓬术、草果;方用十将军丸、鳖甲丸、消癖丸。”参见疟母条。

 

疟黄

病名。因患疟疾所致的发黄。即疟疾反复发作所致的贫血。亦称疟后黄。《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疟黄者,面色萎黄,憎寒壮热,头痛不止,口干多渴,四肢羸瘦,不能饮食,或好或恶,进退不定。”治宜截疟为先,用恒山散等方。参见疟后黄条。

 

疟后黄

病证名。患疟后面黄肤黄而目不黄的病证。《证治要诀》卷十:“病疟后多黄,盖疟谓之脾寒,脾受病,故色见于面。”治宜益气健脾,用异功散加黄芪、扁豆。本证见于疟疾后贫血。参见疟黄条。

 

疟寒疾

病名。疟疾的古称。《周礼》:“秋时有疟寒疾。”亦指寒疟。参见该条。

 

病名。即疟疾。《素问·生气通天论》:“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素问·疟论》:“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详疟疾条。

 

疟(dù妬)乳

病名。出《玉篇》。或指妬乳,证治与乳痈同。

 

衄血

病证名。

①非外伤性头部诸窍及肌表出血。《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阳络指在上或属表的络脉。见齿衄、耳衄、目衄、鼻衄、舌衄、肌衄等条。

②鼻出血。《丹溪心法·咳血》:“衄血者,鼻中出血也。”因阴虚火盛迫血妄行、瘀血内阻不归经、阳虚不能固阴或脾虚不能摄血等因所致。治宜相应采用泻火、清热、凉血滋阴,及补气摄血、引火归元、活血止血等法。详见有关各条。

 

衄蔑

病证名。出《素问·气厥论》。衄指鼻血,蔑指汗孔出血。因热盛而迫血妄行,在鼻为衄,在汗孔为蔑。《圣济总录·鼻衄门》:“胆受胃热,循脉而上,乃移于脑,盖阳络溢则血妄行,在鼻为衄,在汗孔为蔑。二者不同,皆热厥血溢之过也。”张景岳谓衄、蔑皆指鼻出血,二者有轻重之别。《类经·疾病类》:“衄蔑皆为鼻血,但甚者为衄,微者为蔑。”参见衄血有关各条。

 

衄家

指常流鼻血的病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病状名。广义指人体皮肤、五官的出血,如齿、皮、舌等,所以也称“衄血”。狭义指鼻出血,《诸病源候论·鼻病诸候》:“从鼻出者谓之衄。”也称鼻衄,或简称“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肝脉……大甚为内痈,善呕衄。”《素问·至真要大论》:“民病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衄。”参见鼻衄、衄血等条。

 

女子逆经赤涩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易知》。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女子逆经

病证名。《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女子逆经之证,乃血逆上行,冲灌瞳人,所致满眼赤涩。”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女子梦交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名梦与鬼交。症见睡则梦中交合,头痛、头晕、精神恍惚,甚则喜怒无常,妄言妄见等。多因摄养失宜,气血衰微;或为七情所伤,心血亏损,神明失养所致。治宜养心安神,方用柏子养心丸、桂枝龙骨牡蛎汤等。

 

女子赤淫

病证名。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胶样的赤色粘液。出《针灸甲乙经》。又名赤带。详见该条。

 

女子赤白沥

病证名。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赤白相兼的粘液。出《针灸甲乙经》。又名赤白带下。详见该条。

 

女子胞

人体结构名。出《素问·五脏别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名曰奇恒之府。”即胞宫。详该条。

 

女子暗闭

病名。出《秘传内府经验女科》。即室女经闭。详该条。

 

女阴溃疡

病症名。症见小阴唇内外两侧发生大小不等的溃疡面,有烧灼痛和奇痒,溃疡面有较多的脓样分泌物。多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原因感染引起。局部可外用溃疡粉(生蛤粉、樟丹、冰片)、珍珠散(养殖珍珠5克、青黛5克、雄黄5克、黄柏15克、儿茶10克、冰片0.25克,共为极细面)香油调膏外敷;内服参见阴蚀条。

 

女婿

经外穴别名。即女膝。见该条。

 

女须

经外穴别名。即女膝。见该条。

 

女膝

经外穴名。亦称女须、丈母、女婿。出《癸辛杂识》。位于跟骨中央,当跟腱附着部下缘处。主治黄疸,吐泻转筋,骨槽风,齿龈炎,精神病等。直刺0.2-0.3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千金要方》所载之脚后跟穴及《类经图翼》所载之足踵穴,位置与本穴相当。

 

女人血气逆流

病证名。《古今医统》:“经血不通,气血逆行而上攻于目,故目每害之,满眼红筋,或如血翳包睛之状,甚者血灌瞳人。”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女人血分

病名。《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三“妇人血分篇”:“血分者,经水流通之际,寒湿伤其冲任为之中止,气壅不行,播在皮肤,邪气相搏,经血分而为水,发为胕肿,故曰血分。”简名血分。指先出现月经闭止,继而肢体浮肿的疾病。多因寒湿之邪损伤冲任,血为寒凝,阴滞胞脉,以致经血不行,经血分而为水,流溢四肢,症见先经闭,后水肿。治宜温经散寒,活血调经,经调则肿自消。方用调经散(当归肉桂、没药、琥珀、赤芍细辛、麝香),加红花、丹皮、牛膝

 

女人腹中十二疾

病证名。指十二种妇女腹部病证。《千金要方》卷四:“一曰经水不时,二曰经来清水,三曰经水不通,四曰不周时,五曰生不乳,六曰绝无子,七曰阴阳减少,八曰腹苦痛如刺,九曰阴中寒,十曰子门相引痛,十一曰经来冻如葵汁状,十二曰腰急痛。”

 

女劳复

病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劳复证治》。男子病后,因房劳而复发。亦泛指男、女病后,因房事而病复发者。

 

女劳疸

病名。五疸之一。出《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多因房劳伤肾,瘀血内阻所致。证见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治以补肾消瘀为主,方用减黄丹、小菟丝子丸、硝石矾石散等。

 

《女科指掌》

妇产科著作。五卷。清·叶其蓁撰。刊于1724年。本书分调经、种子、胎前、临产、产后五门。作者博采前贤妇科著作中影响较大或颇具一得之见的有关论述,参以己见编成此书。叙述每种病症。首先编成歌诀使读者便于习诵。其次分析病证利用中医辨证规律,求其病因病机、亦能入理;然后介绍历代妇科大家的治疗大法和方药,堪为初学者之津梁。惟书中杂有部分迷信论述。现存初刻本及其他刊本抄本、石印本等。

 

《女科要略》

妇产科著作。一卷。清·潘霨撰。刊于1877年。分调经、安胎、临产及产后四节。论述简要,内容比较切于实用。本书收入《韡园医学六种》中。

 

《女科万金方》

书名。一卷。旧题宋·薛古愚撰。撰年不详。本书论述女科调经及胎产诸疾之辨证立法与方药等内容。论述形式多样,既有问答、又有歌诀。以书中引有“东垣曰”字样,应非宋人所撰。现北京图书馆存明崇祯己巳(1629年)抄本。

 

《女科经论》

妇产科著作。八卷。清·肖赓六撰。刊于1684年。本书汇辑历代有关妇科著作中的理论和证治,依类选编,共分月经、嗣育、胎产、产后、崩带、带下和杂证七门,列病证163种,引录各家论述7000余条,并附加按语,予以补充或订正。本书的特点之一是依类选编、条理清晰。如将热入血室证、血分证、水分证、咽中证、症瘕痃癖证、乳证、前阴诸证及夜梦鬼交等证一概归入“杂证门”中。其二是详略得宜,如在经、带、胎、产诸类病中,于胎前产后诸疾则比较突出。其三是旁征博引,在引述前贤学术经验时所选的内容比较广泛,摘录亦较精要。对非妇科专著中的精辟见解,亦一并收入,颇能启迪后学。其四在治疗方面,能循病机而立大法,而不在具体方药上进行雕琢。现存多种清刊本。

 

《女科辑要》

书名。

①清·周纪常撰。八卷。刊于1823年。书中节要辑录各家女科论述。卷一经脉;卷二胎孕;卷三产育;卷四《竹林寺产科》;卷五《达生编》;卷六杂病;卷七-八为治疗方剂。并附刊单养贤《胎产全书》一卷。言简意赅,提要钩玄,论理合于经典,临床切于实用。清·张久照赞曰:“为妇女所必需,无方不妙,无药不灵,诚女子之金丹,医宗之宝鉴也。”现存多种清刻本。

②清·沈尧封撰。二卷。又名《沈氏女科辑要》。约成于1764年。原书文字无多。后经徐正杰校订补注,王孟英加按,方始成帙。刊于1850年。内容分为经水、崩漏、带下等12类,并附治疗方剂。沈氏惜墨如金,裒集前贤旧论,非有真识灼见者不辑;切合实用,必欲与自身临床治验相印证。故其所辑。“精当处勘透隐微,切中肯綮。多发前人所未发。实验彰彰,始觉轩爽豁目。”(张山雷赞语)1933年张寿颐复将此书予以补注,名《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于内容又有较多发挥,然参以西医学说,则未必尽合于理。现存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女科撮要》

书名。五卷。明·薛己撰。刊于1548年。上卷列述经候不调、经漏不止等15类妇科疾病的证治和方药;下卷介绍保胎、小产等15类产科疾病的证治和方药。多系明以前妇产科著作之精萃论述和规范方药,其中亦不乏薛氏的独到见解。

 

《女科百问》

书名。二卷。宋·齐仲甫撰。刊于1220年。本书以问答体裁,对妇产科的主要疾病治疗作了扼要的记述。语言洗练、说理清晰,有较强针对性。上卷50问,包括女科的天癸,经候及血分、经、带诸病证治;下卷50问,主要是妊娠胎产诸病的证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女科·产后编》

妇产科著作。一名《傅氏女科全集》、《女科全集》。旧题:清·傅山撰。约成书于17世纪。四卷。1827年始有初刊本。其中《女科》二卷,内容有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10门。共77条、78症、43方,论述妇科各病证治甚为精当,有条不紊。所收方剂合于章法,临床多验、影响深远。《产后编》二卷,内容有产后总论,产前产后方症宜忌,及血块,血晕、厥症等共43种产科疾病的症治。本书将作者所积数十年临床经验运用中医脏腑学说加以总结、注重女性生理、病理特点,强调肝、脾、肾三脏在妇科生理病理上的重要作用。在治法上尤以培补气血、调理脾胃见长。内容简要,组方严谨而切于实用,流传较广。本书又有清·陆懋修校订本(收入《世补斋医书》),其中将《女科》析为八卷,合并为8门,改名《重订傅徵君女科》;并将《产后编》并为一卷,改名《生化编》。在编次和内容方面均有所调整。

 

《女丹合编》

气功丛书名。清·贺龙骧辑。收入明清时期重要女丹著作近20种,如《孙不二真诀》、《女丹八则》、《女金丹》、《女丹汇解》、《樵阳经女工修炼》、《女丹撮要》、《女丹真诀》、《女丹要言》、《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则》、《女宗双修宝筏九则》、《金华直解女功正法》、《男女丹工异同辨》、《西池咏性功诗十八首》、《女丹诗诀》等。丛书编入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都二仙庵重刻《道藏辑要》。

 

女丹法

气功学术语。系一种功法名。又称女丹功、女金丹、坤道等。指女性修炼内丹的一套系统功法。女丹法是从道教气功养生学中孕育出来并不断发展的,随着内丹术的堀起,约在宋元时期初步形成较为系统的学说。女丹法作为内丹术的一系,在根本宗旨、基本理论与炼养方法上自然不出内丹学说的范围,但在一些重要方面又与男性丹法有所不同。其差别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在炼养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上存在差异。如气的炼养是内丹功的一个必经的基础环节,在男性这个环节是以“炼精化气”的方式完成的,而女性则必须通过“以血化气”的方式来炼气成道。这是由女性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其二,在炼养的具体方法上存在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女修者别有一种“斩赤龙”法,即通过行功以止断经血排泄的功法。其三,在炼养的收效上存在差异。女丹法认为,在炼气、化神、还虚等各阶段,女修较男易于获效。这主要是因女性心理特点而然。传统女丹法的著述约有30余种,其中重要者如《孙不二元君法语》、《孙不二元君传述丹道秘方》、《女金丹》、《壶天性果女丹十则》、《女丹汇解》、《女子炼己还丹图》等。这些著述对女丹法都有详切记述。

 

㈠(nǚ)

①女人,女子,妇女。《素问·上古天真论》:“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

②宿星名。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四颗,即宝瓶座中的四星。《素问·五运行大论》:“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

㈡(rǔ,音汝)通“汝”。你。《外科大成》:“嗣我家学者,其唯女乎!”

 

怒中

病证名。类中风之一。因暴怒而肝气上逆,血随气溢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怒则气上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郁怒、暴怒所致肝气上逆或肝阳上亢的病机。肝藏血,为风木之脏,喜条达而恶抑郁。恼怒过度则肝气升发太过而上逆,出现胸胁胀满,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甚则呕血、昏厥等症。《素问·举痛论》:“即则气上,……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脏为肝……在志为怒。”

 

怒郁

病证名。其证初因暴怒伤肝,胁腹胀痛;继则郁怒化火,烦热吐衄;肝病伤脾则倦怠少食。《景岳全书·杂证谟》:“怒郁者,方其大怒气逆之时,则实邪在肝,多见气满腹胀,所当平也。及其怒后而逆气已去,惟中气受伤矣,即无胀满疼痛等证,而成为倦怠,或为少食。”暴怒伤肝者,用解肝煎、神香散、六郁汤等方;郁怒化火者,用化肝煎;肝脾受伤者,选用五味异功散、大营煎,归脾汤等方。参见三郁、七情郁症、内郁条。

 

怒胜思

生理学名词。怒属木,思属土,木克土,故愤怒能抑制忧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思伤脾,怒胜思。”

 

怒伤肝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大怒导致肝气上逆,血随气而上溢,故伤肝。证见面赤、气逆,头痛、眩晕,甚则吐血或昏厥卒倒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怒伤肝,悲胜恐。”王冰注:“虽志为怒,甚则自伤。”

 

怒伤

病证名。因郁怒所致的疾病。证见胁肋胀痛,脘腹满闷,心烦易怒等。《医醇剩义·怒伤》:“怒甚则胁痛,郁极则火生,心烦意躁,筋节不利,入夜不寐。”治用冲和汤等。参见善怒条。

 

怒气肋痛

证名。因恼怒伤肝,气郁胁肋而致肋痛。见《春脚集·胸肋部》。治宜舒肝理气,用香附、川芎、当归柴胡青皮等药。参见肝郁胁痛、肝气胁痛条。

 

怒气咳

病名。因怒气而气逆冲上,损及肺络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怒气咳:怒则气上,积血在胸胁,咳嗽年久不愈,每咳则隐隐而痛。”治用活血饮等方。参见咳嗽条。

 

怒气

证名。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怒气,则上气不可忍,热上抢心,短气欲死,不得气息也。”参见七气、九气条。

 

怒后崩漏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妇女因大怒之后导致经血暴下或淋沥不行。乃暴怒伤肝,肝不藏血,冲任不能约制而经血妄行成崩漏之证。治宜平肝养血。方用养血汤(当归白芍白术茯苓香附青皮柴胡甘草)。

 

怒膈

病名。因郁怒所致噎塞不通,胸胁胀满之证。五膈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呕则筋急,恶闻食臭,名曰怒膈。”参见五膈条。

 

怒喘

病名。因郁怒伤肝所致的气喘。见《类证治裁·喘症论治》。治宜理气降逆,用四七汤等方。参见气喘条。

 

病因学名词。系七情之一。表情因素可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变化,甚则导致疾病的发生。恼怒过度可引起脏腑气血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暴怒伤阴”,“怒伤肝”。脏腑气血病变可出现情绪急躁易怒。《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血气上逆,令人善怒。”《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肝与怒五行同属,故肝与怒关系最为密切。

 

胬肉侵睛

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即即胬肉攀睛。详见该条。

 

胬肉攀睛

病名。系指眦部血脉丛生横贯白睛,渐侵黑睛甚至掩及瞳神,自觉碜涩不适的病证。见《银海精微》。又名胬肉侵睛、瘀肉攀睛、胬肉板睛、老肉板睛等。主要病因:一是由心肺二经风热壅滞而致气血瘀滞;二是阴虚火炎上冲。本病相当于今之翼状胬肉。胬肉红赤肥大属实,治宜祛风清热通络散瘀,可用栀子胜奇散加减。胬肉淡红薄小者属虚,治宜滋阴清热,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也可外点磨障灵光膏。胬肉侵及瞳神者,可手术治疗。

 

胬肉板睛

病名。见《一草亭目科全书》。也即胬肉攀睛。详见该条。

 

胬肉

指疮疡患处高突于疮口增生之肉芽组织。见《疡科纲要》。因其影响脓毒排泄。故应去除之。临床可用丹药,或乌梅肉炒炭,冰片研匀外敷去之。余可见疮疡生肌肉条。

 

努法

针刺手法名。《素问·离合真邪论》:“弹而努之”,指在行针之前,用手指弹动穴部促使气血充盛。后人则以入针后用中指侧压针身成弯弓状为努。《针灸问对》:“补泻务待气至,如欲上行,将大指次指捻住针头,不得转动,却用中指将针腰轻轻按之,四五息久,如拔弩机之状。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具有行气作用。

 

癑耳

病名。癑,音义同脓。癑耳系聤耳的别称。《闫氏小儿方论》:“治癑耳,白矾水飞一钱,麝香、胭脂少许,研匀,用线裹杖子蘸药末入耳中。”

 

《弄丸心法》

综合性医书。八卷·杨凤庭撰于清·乾隆年间。初刊于1911年。作者谓医家治病,选方遣药有如以手弄丸,圆转自如,不可泥古。故题名《弄丸心法》。卷一-二总论脉诀;卷三-四杂论医理;卷五-七内科杂证;卷八妇科、儿科。现存清刻本。

 

弄痛

病名。指妊娠即将临月,出现腹痛但不甚,或时痛时止,或腹痛而腰不痛等,均不是分娩的征候。《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三:“大凡生产自有时候,痛不甚者,名曰弄痛。”《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妊娠临月腹痛,或作或止,名曰弄痛,非正产之候;或腹虽痛,但腰不甚痛,非正产之候。”参见弄胎条。

 

弄胎

病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七。亦称弄痛、试胎。一指临产之假阵缩。李长科《胎产护生篇》:“凡临月忽然腹痛,或一日、二日、三五日,胎水已来,腹痛不止者,此名弄胎,非当产也”。一指妊娠后期,胎忽乱动而无即将分娩的征象。《大生要旨》:“受胎六七个月或八九个月,胎忽然乱动,两三日间或痛或止,或有水下,但腰不甚痛,是胎未离经;名曰弄胎。又曰试胎。”亦即弄产。

 

弄舌喉风

病名。指患喉风并以手弄舌者,故名。《医宗金鉴》卷六十六:“弄舌喉风心脾经,实火外寒凝滞成,舌出搅动因胀闷,咽喉作肿更兼疼。”治宜以三棱针刺少商穴出血。含化蟾酥丸。内服清咽利膈汤或麻杏石甘汤。外治,可在患处吹金锁匙。

 

弄舌风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系指舌吐出口外而时时吐弄的病证。《咽喉脉证通论》:“此症因风痰久积于内,或劳役过度而生,其状舌出过唇,不能言语,患者以手时弄其舌,故名”。其原因有四:

①心脾积热致者,症见时时舒舌于口外,旋伸旋缩,左右吐弄,舌红胀满。治宜泻心脾两经之热。可选用泻黄散、清胃散、清心莲子饮等加减。

②咽喉肿痛,痰涎壅塞、声嘶音沙、舌出不收,时时搅动,常欲手门者,属弄舌喉风。详该条。

③脾肾虚热致者,症见舌不红肿,时时吐出外,大便不实,渴喜热饮,口角流涎。治宜补益脾肾。可选用六味地黄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加减。

④肝风上扰致者,可选用镇肝熄风汤、大定风珠等加减。

 

弄舌

病证名。又名吐舌、舒舌、吐弄舌、蛇丝惊。出《小儿药证直诀》。心脾积热引起者,症见时时舒舌于口外,旋伸旋缩,左右吐弄,舌红胀满,口舌生疮,渴而喜冷,治宜泻心脾两经之热。脾肾虚热引起者,症见舌不红肿,时吐出口外,渴喜热饮,口角流涎,大便不实,治宜补益脾肾。弄舌喉风,症见咽喉肿痛,痰涎壅塞,声音嘶哑,舌出不收,时时搅动,常欲手扪等,急用三棱针刺去恶血,内服清咽利膈汤。

 

弄产

病名。指妊娠后期出现胎忽乱动,或有腹痛,但无即将分娩的征象。清·周登庸《续广达生篇》卷三:“怀孕六七个月或八九个月,偶略曲身,胎忽乱动,二三日间或痛或止,或有水下,惟腰不甚痛,脉未离经,名曰弄产。”类似今称之假阵缩。

 

脓血痢

病名。痢下多脓血者。《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积热蕴结,血化为脓,肠虚则泄,故成脓血痢也。”《杂病源流犀烛·痢疾源流》:“又有脓血痢,凡脓血稠粘,里急后重,皆属于火。”重剂则以大黄汤下之,轻剂则以芍药汤和之。参见痢疾条。

 

脓窝疥

病名。指疥疮之继发感染化脓者。见《疡科心得集》卷下,证治参见疥疮及脓疥条。

 

脓窝疮

病名。指一种化脓性皮肤病。出《外科正宗》卷四。该病可因湿热二气交感,直接蕴蒸皮肤而成;或因先患湿疹、痱子,复经搔痒磨擦,破伤感染所致。因其患处脓破后凹陷成窝,故而得名。多发于颜面、手臂、小腿等处。发病初起即见红斑或小水疱,旋即变成黄豆大小水疱,渐成脓疮。疱周红赤,焮热痒痛,疱壁较厚,破后凹陷成窝,干燥结痂渐愈;亦有反复发生且经久不愈者。甚者可伴见身热、口渴等全身症状。治宜清热,利湿,解毒。可内服黄连解毒汤或升麻消毒饮。外有蛇床子散或红油膏。该病相当于深脓疱疮。

 

脓漏

病名。

①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书中有:“诸漏皆有脓汁,此漏独以脓为名者,是诸疮久不瘥成漏,而重为热毒气停积生脓,常不绝,故谓之脓漏也。”

②指瘰疬破溃流脓者。《外科启玄》卷十二:“脓漏其根在胆,因不遂志而得之。”该病属瘰疬之类,指淋巴结核破溃流脓者。

 

脓瘤

病名。指瘤体内有脓排出者。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

 

脓疥

病名。指因患疥疮而导致感染化脓者。出《疡科选粹》卷六。该病多因疥疮抓破,继发感染化脓。或湿热蕴毒所致。症见皮损形如豆粒,顶含稠脓,局部痛痒相兼。治可内服秦艽丸,外用蛇床子散涂搽患处。

 

脓耳

病名。又名耳脓、聤耳。《丹溪心法》卷四:“热气乘虚随脉入耳,聚热不散,浓汁出,为之脓耳。”即指耳骨内流脓病。详聤耳条。

 

钮扣风

病名。头颈项部搔痒疮疡之病证。出《外科正宗》卷四,由汗出受风,与湿相搏,风湿凝滞肌肤而成。该病初起形如粟米,搔痒无度,破流脂水;甚则疮面湿烂,浸淫成片,延及项背。治宜疏风清热,利湿止痒。可内服消风散。外搽冰硫散。相当于脂溢性湿疹。

 

纽痛

证名。痛如纽结之状。为经筋病症状之一。出《灵枢·经筋》。

 

扭伤

病名。旋转外力过猛所致的关节损伤。常见于人体诸大关节部位,如肩、腕、膝、踝,以及髋、肘等关节部位。多因突发之外力旋转度超过各自关节所能承受的范围而致。证见:局部肿胀青紫,疼痛难忍,功能障碍。诊断应排除骨折或关节脱臼。治宜活血化瘀,舒筋通络。内服可选壮筋养血汤,或用复元活血汤。重在局部外治处理,可选用海桐皮汤熏洗,并以栀乳散之类药物敷贴。或施以针灸、按摩等疗法。

 

扭法

推拿手法名。用手指挟住肌肤,反复扭转,使局部皮肤呈现紫红色。多用于肩颈部和腰背部,有排除风邪的作用。本法与揪法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