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书籍\中医著作\《疡医大全》\
 《疡医大全》 > 卷十三 \ 正面耳颏部

耳鸣门主论

冯鲁瞻曰∶阴虚耳鸣,其候手足心热,口渴肠燥,两尺脉大,时或作痒,耳聋及鸣。治当滋阴疏肝为主。(《锦囊》)

又曰∶因痰耳鸣,其候气壅口燥,不痛耳痒,体重脉弦,耳鸣 耳者是也。所主在二陈、竹沥之类。

陈实功曰∶心肾不交,心劳则火上炎,气结则不下降。盖肾开窍于耳,故心火乘之,遂有耳鸣耳闭之患矣。(《正宗》)

岐天师曰∶耳中闻蚂蚁战斗之声音,此非祟症,乃肾水耗尽,又加怒气伤肝所致。

宜止喧丹主之。方中纯是补肾平肝之圣药,饮之数日,其战斗之声渐远,服一月即愈。

此乃奇病,而以伯道之方治之也。(《秘录》)

经曰∶肾开窍于耳。夫肾之为脏,水脏也。天一生水,故有生之初,先生二肾而一阴藏焉。又有相火存乎命门之中,每挟君火之势,而侮所不胜,经所谓一水不能胜二火也。况又嗜欲无节,劳役过度,或中年之后,大病之余,肾水枯涸,阴火上炎,故耳痒耳鸣,无日不作也。经曰∶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作鸣也。是以鸣甚如蝉,或左或右,或时闭塞,然有作为虚治而不效者,何也?此有痰火上升,郁于耳中,故为鸣;郁甚则壅闭矣。凡遇此疾,若平昔饮酒浓味,上焦素有痰火者,只作清痰降火治之。多因先有痰火在上,又感恼怒而得;怒则气上,少阳之火生于耳也。若是肾虚而鸣者,亦是膀胱相火上升,故鸣必不甚,其人必多欲,当兼见劳怯之症。

冯氏曰∶人身有九窍。阳窍七∶耳、目、口、鼻是也;阴窍二∶前后二阴是也。阳气走上窍,若下入阴位,则有泻泄腹鸣之候;阴气走下窍,若上入阳位,则有窒塞耳鸣之候。高年之人,肾水已竭,真火易露,故肾水之气易出难收,浮越上窍,窍内有声如蛙、鼓、蚁声,是以外入之声与内声相混,听之不清;至年迈无气,内竭不能上通,而听斯失聪矣。非若少壮之人,浊阴遮蔽其窍,外声不得内入,故用麝香、菖蒲开气导达为事也。故治高年逆上之气,全以磁石为主,取其重能达下,性主下吸,兼用地黄、龟胶群阴之药佐之,更助五味子、山萸之酸收之,令阴气自旺于本宫,而不上触于阳窍,由是空旷无碍,耳之受声,犹谷之受响,故耳之妙用,全在虚而能受也。经曰∶耳黑枯燥者是肾惫。(《锦囊》)

陈远公曰∶人有耳疼虽愈,而耳鸣如故者,人以为风火也,仍用祛风散火而鸣益甚,以手按耳则鸣少息,此阳虚气塞也。法宜补阳为主,兼理肝肾之虚,用发阳通阴汤以治之。人参白术当归、白芥子各二钱,茯苓、黄 、白芍各三钱,熟地五钱,柴胡一钱,肉桂甘草各五分,黑荆芥一钱,水煎服。一剂轻,二剂愈。十全大补也。(《冰鉴》)

又曰∶人有平居无事,忽耳闻风雨鼓角之响,人以为肾火盛也,谁知心火亢极乎。凡人心肾交,始能下上清宁以司视听;心肾不交,皆能使听闻之乱。然肾欲交心,心必能受,心欲交肾,肾必能受,始相安也。倘肾火大旺,心必畏肾之炎,不敢下交于肾矣,均能使两耳之鸣。但心不交于肾者,耳鸣轻;肾不交于心者,耳鸣重。今闻风雨鼓角,耳鸣之重也,治法欲肾气之归于心,必使心气仍归于肾,用两归汤主之。麦冬、熟地各一两,丹参、茯神各三钱,生枣仁五钱,黄连二钱,水煎服,二剂鸣止,四剂不发也。(此凉心之剂,心凉则肾不畏心之热,药与来归,不必两相引而合也。全是益心滋肾之品,不但心无过燥之虞,而肾且有大润之药。如夫妇之同心,有鱼水之欢,又何有乖离之戚也哉。)

申斗垣曰∶蝉鸣,乃肝胆之火也,宜龙胆泻肝汤主之。(《启玄》)

 

耳鸣门主方

耳鸣通气法

猴姜汁(八钱) 地黄汁(五钱) 白姜汁(三匙)

和匀隔汤煮滚,四朝服完。

又方 黄柏半斤乳浸,晒干炒褐色,研细。酒糊丸桐子大,每早晚白汤送下三钱。

止喧丹(岐天师)

熟地 生芍药 山茱萸(各三两) 柴胡 黑山栀 白芥子(各三钱) 麦门冬(去心一两) 水煎服。

耳闭。

石斛(五钱) 荔枝(三十个,连壳、肉、核) 水煎服。

又方 新荷叶为末装枕,枕之。

又方 甘遂为末。包,塞耳内,口含甘草,静卧,自通。

又方

地黄(水煮四两) 远志肉(甘草汤泡,焙) 石菖蒲(焙,各八钱) 菟丝子(拣净,炒) 生白芍 白茯神(炒,各二两) 益智仁(盐水拌炒,五钱) 酸枣仁(炒,三两) 当归身(酒炒,二两)干姜炭(江西者三钱)

研细末。炼蜜丸,清晨淡盐汤送下三钱。

气壅头目不清耳常重听。

僵蚕(炒) 广木香(各五分) 荆芥防风(各五钱) 黄连(炒) 片黄芩(酒炒,各三钱)川芎 羌活(各一钱) 干菊花 木通(各七分) 石菖蒲 甘草(各一钱五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