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书籍\中医著作\《黄帝内经太素》\
 《黄帝内经太素》 > 卷第十三身度

骨度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四第十四《骨度篇》,又见《甲乙经》卷二第七《骨度肠度肠胃所受篇》。

黄帝问伯高曰:脉度言脉之长短,何以立之也?

脉度,谓三阴三阳之脉所起之度,但不知长短也。

平按:“言脉之长短”《灵枢》、《甲乙》作“言经脉之长短”。

伯高曰:先度其骨节之小大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

人之皮肉可肥瘦增减,骨节之度不可延缩,故欲定脉之长短,先言骨度也。

黄帝问曰:愿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

圣人贤人及无别与分者之外,众人之骨,度量多同,故请众人之度,及请中度之人大小长短也。

平按:《甲乙》无“愿闻众人之度”六字;“各”上有“知”字。

伯高答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

众人之中,又为三等:七尺六寸以上,名为大人;七尺四寸以下,名为小人;七尺五寸,名为中人。今以中人为法,则大人小人皆以为定。何者?取一合七尺五寸人身量之,合七十五分,则七尺六寸以上大人,亦准为七十五分,七尺四寸以下乃至婴儿,亦准七十五分,以此为定,分立经脉长短并取空穴。自颈项骨以上为头颅骨,以为头大骨也,当其粗处以绳围也。

胸围四尺五寸,

缺盆以下□骭以上为胸,当中围也。

平按:注“□”原作“髑”,当系“□”字传写之误。查蔽心者为□骭,亦曰鸠尾,臆前蔽骨也。谨作“□”。别本作“□”。

腰围四尺二寸。

当二十一椎腰输之中围也。

发所复者,颅至项长尺二寸,

头颅骨,取发所覆之处,前后量也。

平按:“所覆”,“所”字袁刻误作“至”。

发以下至颐长一尺,君子参折。

发际以下至颐端,量之一尺。一尺面分中分为三,三分谓天地人。君子三分齐等,与众人不同也。参,三也。

平按:“参折”《灵枢》作“终折”,《甲乙》作“参”,注云:“又作三,又作终。”

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

颐端,横当结喉端也。结喉端至缺盆中,不取上下量。

缺盆以下至□骭长九寸,

从缺盆中至□骭,皮际量也。

平按:“□骭”,说见前。《灵枢》注云:“音曷于,肩骨也。”恐未安。注“皮”字,别钞本亦作“歧”。

过则肺大,不满则肺小。

心肺俱在胸中,心在肺间,故不言大小也。

骭以下至天枢长八寸,

天枢侠脐,故量□骭下但八寸。

过则胃大,不满则胃小。

八寸之中亦有脾脏,以其胃大,故但言胃大小也。

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长,不满则短。

横骨,在阴上横骨。回肠,大肠也。大肠当脐,小肠在后附脊脐上,故不言之也。

平按:《灵枢》、《甲乙》“则短”作“则狭短”。

横骨长六寸半,

横量非数。

下至内辅之上廉长一尺八寸,

内辅,膝下内箱骨,辅胫也。

平按:“下至内辅之上廉”《灵枢》、《甲乙》作“横骨上廉以下至内辅之上廉”。注“胫”,袁刻误作“颈”。

内辅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长三寸半,

内辅骨长三寸半也。

内辅之下廉以下至内踝长一尺三寸,内踝以下至地长三寸,

内踝端至地也。

膝腘以下至跗属长尺六寸,跗属以下至地长三寸,

从膝以下,当膝后曲处量也。

故骨围大则大,过小则不及。

故头骨围大,则过于身骨;头骨围小,不及身骨也。

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

缺盆左右箱上下高骨,名曰柱骨。后额角至此骨端,合有一尺,与颐端齐也。计柱骨上下长四寸,经不言也。

行掖中不见者长四寸,

排手而行,取掖下不见处以上至柱骨,四寸也。

掖以下至季胁长尺二寸,

季肋曰季胁。

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

尻、髀二骨相接之处,名曰髀枢。

髀枢以下至膝中长尺九寸,

当膝侧中。

膝以下至外踝长尺六寸,

至外踝之中也。

外踝以下至京骨长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长一寸。

外踝下如前高骨,名曰京骨。

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耳前当耳门者广尺三寸,

头颅围有二尺六寸,此完骨相去九寸,耳门相去尺三寸,合有二尺二寸,小四寸者,各取完骨之前至耳二寸,两箱合有四寸,并前即有二尺六寸,经不言之也。

平按:“广尺三寸”《甲乙》作“广一尺二寸”,注云:“一作三寸。”

两颧之间相去七寸,两乳之间广九寸半,两髀之间广六寸半。

两颧两乳取其端,两髀取中也。

平按:原钞本“两颧”右旁有“颧,巨员①反,颊骨也”七字,恐系后人校记,非杨注。②

①“员”,人卫本注曰:“员,原作莫,据日抄本改。”

②查仁和寺本,无萧氏所见“颧,巨员反,颊骨也”七字,可证确为后人校记,非杨上善注文也。

足长尺二寸,广四寸半。

取足中指至足跟端量之,以取长也;以尺二长中折处量之,以取广也。

肩至肘长尺七寸,

从肩端至肘端量也。

肘至捥长尺二寸半,

肘端至捥。捥者,臂手相接之处。

捥至中指本节长四寸,

指有三节,此为下节,故曰本节。

本节至其末长四寸半。

从本节端至中指末,合四寸半。今人取手大指第一节为寸,以定针灸分寸者,不相当也。

项发以下至膂骨长三寸半,

膂骨,脊骨。从后发际下至脊端量之也。

平按:“膂”《灵枢》作“背”,《甲乙》作“脊”。“三寸半”《灵枢》作“二寸半”,《甲乙》注云:“一作二寸。”

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

每七节长一尺也,故二十一节长三尺也,下文具之。

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

举上一节以为例,余皆同也。分之一者,一寸□□①之外,更有余分之一也,其实则七分分之二也。

平按:“分之一奇分在下”《甲乙》作“分之七奇分之一”。注“一寸”下原缺二字,据经文当作“四分”二字。

①萧本此处缺二字,萧氏拟补“四分”二字,不可取。查仁和寺本,此处无空缺,且此句所解乃“分之一”之义,其间当无佚文。

故上七节下至于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

此七节之数也。每节一寸四分分之一,故七节得九寸八分分之七,其实一尺全也。何者?每节余分七分分之二,七节有余分十四,以七除十四得二分,二分并九寸八分,故为一尺也。

此众人之骨度也,所以立经脉之长短也。

此为众人骨度多同者为准,以立经脉长短也。

是故视其经络之在于身也,其见浮而坚者,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少气也。

见而浮坚者,络脉也。见而明大者,血盛也。细而沉者,少气少血。或作多气也。

平按:“少气”《灵枢》、《甲乙》作“多气”。注“见而明大”,袁刻作“其见明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