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内,产妇出现肢体酸疼或麻木、重著者,称为“产后身痛”。
【病因病机提要】
本病多由产后血虚,经脉失养;或肾气亏虚,胞脉失养;或瘀血阻滞,经脉不通;或外邪侵袭,留滞经络而致。
一、气血亏虚 产后失血耗气,百节空虚,筋脉失于濡养,发而为病。
二、肾气亏虚 肾气素虚,复因生产,更伤肾气,胞脉失养,发而为病。
三、瘀血阻络 产后亡血耗气,气血运行迟滞,或情志过极,气郁伤肝,肝郁血瘀;或产后瘀血未尽,留阻经脉。瘀血阻络,不通则痛,发而为病。
四、风寒湿阻 生产之后,气血俱虚,腠理不固,若起居不慎,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留着经脉关节,营卫不调,发而为病。
【辩证施治】
本病临证以虚为本,即使兼有邪实,亦为本虚标实,虚实挟杂,治以扶正祛邪为大法,不可执意攻伐。若新产两三天之内,身体出现轻微疼痛不适,经休息而疼痛消失者,此为产时用力过度所致,不作病论。
「主证」 产后遍身关节疼痛,肢体酸楚、麻木,痛不甚剧,时作时止,伴见一组气虚⑴之症。
「病机」 气血亏虚,筋脉失养。
「治法」 益气养血,温经通络。
「方药」 人参养荣汤(《和剂局方》)加减。
白芍 当归 陈皮 黄芪 人参 白术 炙甘草 熟地 五味子 茯苓 生姜 大枣 桂枝 鸡血藤 桑寄生
方中当归、鸡血藤养血和血、通络止痛;白芍、熟地、桑寄生补养阴血;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茯苓、五味子、大枣健脾益气;陈皮理气醒脾,使补而不腻;桂枝、生姜温经通络、调和营卫。诸药合用,共凑益气养血,温经通络之功。
㈠ 肾阴不足
「主证」 产后腰脊绵绵作痛,手遗产乏力,不能久立,或足跟作痛,伴见一组肾阴虚⒂之症。
「病机」 肾阴不足,胞脉失养。
「治法」 滋阴益肾,濡养胞脉。
「方药」 左归丸(《景岳全书》)合大营煎(《景岳全书》)加减。
熟地 山药 枸杞 山茱萸 牛膝 菟丝子 鹿角胶 龟胶 当归 炙甘草 杜仲 桑枝 桑寄生
方中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菟丝子、龟胶滋补肾阴;当归补血活血;牛膝益肾活血;鹿角胶、杜仲、桑寄生益肾壮腰;桑枝通络止痛;炙甘草健脾和中。
诸药合用,共奏滋阴益肾,濡养胞脉之功。
㈡ 肾归不足
「主证」 产后腰脊酸痛,手足乏力,或足跟痛,伴见一组肾阳虚⒁之症。
「病机」 肾阴不足,胞失温养。
「治法」 补肾肋肋,温养胞脉。
「方药」 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味。
熟地 山药 山茱萸 枸杞 鹿角胶 菟丝子 杜仲 当归 肉桂 附子 续断 桑寄生 巴戟 独活
本方为右归丸加续断、桑寄生、巴戟、独活。
方中鹿角胶、菟丝子、杜仲、附子、续断、巴戟温肾肋阳;桑寄生补肾通络;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滋肾填精;当归补血活血;独活通络止痛。诸药合用,共凑补肾填精,温养胞脉之功。
「主证」 产后身痛,逐渐加剧,四肢关节屈不利,甚则腿臂挛痛不能屈伸,或见少腹胀痛,恶露不畅。舌质紫黯有瘀点,脉弦涩。
「病机」 瘀血内停,留阻经脉。
「治法」 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方药」 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味。
秦艽 川芎 桃仁 红花 甘草 羌活 没药 当归 五灵脂 香附 牛膝 地龙 桑寄生 杜仲
本方为身痛逐瘀汤加桑寄生、杜仲。
方中当归养血活血;香附理气;川芎、桃仁、红花、没药、五灵脂、牛膝活血祛瘀止痛;地龙祛风通络;秦艽、羌活祛瘀止痛;地龙祛风通络;秦艽、羌活祛风胜湿;桑寄生、杜仲补肾强筋;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功。
「主证」 产后周身关节拘急疼痛,伸屈不利,或痛无定处,或剧痛如刺,或肿胀麻木,得热则舒,遇寒加重。舌淡苔薄,脉弦紧。
「病机」 风寒温邪,留滞经脉。
「治法」 养血祛风,散寒除温。
「方药」 独活寄生汤(《千金要方》)加味。
独活 桑寄生 杜仲 牛膝 细辛 秦艽 茯苓 肉桂 防风 川芎 人参 甘草 当归 赤药 熟地 威灵仙 红花
方中川芎、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熟地益肾补血;人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独活、秦艽、防风、威灵仙祛风胜湿;细辛搜风散寒;肉桂温经通络;杜仲、牛膝活血强筋;红花活血通络;桑寄生益肾胜湿。诸药合用,具有养血祛风、散寒除湿之效,共凑扶正祛邪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