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书籍\中医著作\《类证治裁》\
 《类证治裁》 > 卷之四

三消论治

消分上中下三症,谓消渴、消谷、消肾也。皆水火不交,燥热伤阴所致。故经云二阳结谓之消。手阳明大肠主津,足阳明胃主液,二经燥结失润,故为消。上消主肺,肺热化燥,渴饮无度,是为消渴,经所谓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也。中消主胃,胃热善饥,能食而瘦,是为消谷,经所谓瘅,成为消中也。下消主肾,虚阳烁阴,引水自救溺浊如膏,精髓枯竭,是为肾消,经所谓肾热病苦渴数饮身热也。三消之症,上轻中重、下危。然上中不甚,则不传下矣。故肾消者乃上中消之传变,肺胃之热入肾,消烁肾脂、饮一溲二,溲如膏油。

盖肺主气,肺病则不能管束津液,上朝咽嗌,而尽输于下,其精微亦随溲下也,且消之由于火盛者,阳消症也。亦有气血消乏而为阴消症者,如经曰心移寒于肺,为肺消,饮一溲二,死不治。景岳以为元阳大衰,金寒水冷,水不化气,而气悉化为水也。《脉经》曰∶心脉微小为消瘅,可知症多阳虚,而火多假火。

故治三消者,必察其脉气病气形气。但见本源亏竭,及假火症,当速救根本以滋化源,勿专以清火为急。故《金匮》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饮一斗,小便一斗,八味丸主之。所以助气化,使津液得升也。赵养葵亦曰∶治消症无分上中下,但滋肺肾。上消小剂,中消中剂,下消大剂。概用六味丸加麦冬、五味。或命门火不归源,游于肺为上消,游于胃为中消,惟引火归源,宜八味丸。使火归釜底,水火既济,气上熏蒸,肺受津润,消渴自止。若过用寒凉,恐内热未除,中寒又起。古法以人参白虎汤治上消,以调胃承气汤治中消者,非也。

必右寸滑数,热伤肺气,乃可人参白虎汤。必右关数实,湿热内蕴,乃可调胃承气汤。又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其传为风消。谓忧伤心,思伤脾,郁结不遂,则营液暗耗,胃大肠俱失通润,而肌肉风消也。宜归脾汤送固本丸,或生脉散。此亦阴消之类,今统论之。消症气分渴者,喜饮冷水,宜寒凉渗剂以清热。血分渴者,喜饮热茶,宜甘温峻剂以和阴。须细诊脉之上下左右滑数沉细,以定其有余不足而审治之。如上消气分燥渴者,黄芩汤。血分燥热者,易简地黄饮之。气血燥热者,竹叶黄 汤。肺火消渴,咽干便秘者,生津饮。心火消渴,小水赤涩者,清心莲子饮。心火上炎,肾水不济,气血日消者,降心汤。消渴夜甚者,加减地黄丸。消渴溺少身肿者,紫苏汤。消渴脉浮微热,小水不利者,五苓散。鬲消胃满心烦者,麦门冬饮子。

老人虚人消渴者,人参麦冬汤。通治上消,天花粉散。中消能食而瘦,渴饮便秘溺数者,兰香饮子。食已如饥,胃热脉盛,面黄肌瘦,胸满胁胀者,七味白术散。胃火易饥,热在肌肉者,泻黄散。胃热干渴,水亏火炎者,玉女煎。心肺热渴者,丹溪藕汁膏。脾肺津干,不思饮食者,本事黄 汤。通治中消,黄连猪肚丸。中消后,胃热传肾,消烁脂液,腿细足痿者,白茯苓丸。下消渴饮,溺如膏油者,治宜摄固,元菟丸、秘元煎。肾消虚涩者,通摄兼施,双补丸。肾消淋浊有火者,补而兼泻,六味丸加知、柏,或大补地黄丸。淋浊无火者,补而兼摄,下左饮,或大补元煎。

火衰不能化气,气虚不能化液者,益火之源,加减肾气丸,或八味丸、右归饮。无火而滑,小溲无度者,益阳固阴,鹿茸丸。肾消强中,茎长而坚,精自出者,此孤阳外张,阴不内守,难治。由好色纵淫,或饵丹石,阳起石、钟乳粉之类。《直指》曰∶服五石者,真气既尽,石性独留,阳道兴举,不交精泄,名曰强中,不可治。其饮食如汤沃雪,久则阳强精脱,石子荠 汤。通治下消,加减八味丸。三消久,小水不臭反甜者,此脾气下脱,症最重。七味白术散。若溺后,溺面浮脂者,此膏液下流,肾不约制。白术散、肾气丸。外有脾热口甜,为消瘅。经谓数食肥甘,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经用兰草汤效。肥令人内热,甘令人中满,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此膏粱酿热涸津,即消中之渐,宜地黄饮子、玉泉丸。有食 , ,易也。饮食移易而过,不生肌肉也。经谓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胃移热于胆,皆名食 ,治同中消。有酒渴,由嗜酒积热烦渴,专嗜冷物,乌梅木瓜汤。有虫渴,脏腑生虫,耗津液而成消渴,苦楝子汤。其有渴饮一二口即厌,少顷复渴,但不若消渴者之无厌,此中气虚寒,寒水上泛,逼其浮游之火于喉舌间,故上焦欲得水救,水到中焦,以水遇水,即厌也。如面赤烦躁,宜理中汤送八味丸。凡渴而不能食者,末传。中满,鼓胀,能食而渴者,必发脑疽、背痈、皆不治。此又消渴之传变,所必防者。《本事》曰∶消渴全因坎水衰少,肾阳不升。肺为华盖,譬板覆釜,暖气上腾,则板能润。若肾气能蒸化,则饮食精液上升,自免干渴,宜八味丸。

徐忠可曰∶消因肾虚,或因二阳结,或为厥阴病。其能食而渴者,宜重二阳论治。其饥不欲食,气撞心者,宜重厥阴论治。仲景《伤寒论》,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饥而不欲食,皆由厥阴风郁火燔也。其饮一溲二者,宜重肾虚论治,此临症时所宜细辨也。

缪仲淳曰∶三消渴疾,以 鱼涎,和黄连末为丸,每五七丸,乌梅汤下,日三服效。以白芍甘草等分为末,每一钱水煎,日三服。有患消渴九年,服药止而复作,得是方服之,七日顿愈。不可以其平易而忽之。以栝蒌根即天花粉、黄连各三两为末,蜜丸,每三十丸,麦冬汤下,日二服。其饮水无度,小便数者,用田螺五升,水一斗,浸一夜,渴即饮之,每日一换水及螺,或煮食饮汁亦妙。饮水无度,小便赤涩者,用秋麻子仁一升,水三升,煮三四沸、饮不过五升瘥。肾消饮水,溺如膏油者,用茴香、苦楝子等分炒,研末,食前酒服二钱。消渴下元虚者,用牛膝末酒蒸五两,生地汁五升浸,日晒夜浸,汁尽为度,蜜丸,酒下三十丸。久服津液自生。

胃虚消渴者,羊肚煮烂,空腹食之。消渴烦乱者,干冬瓜瓤一两,水煎服。消渴羸瘦,小便不禁者,兔骨和大麦苗煮汁,服极效。消中易饥者,用苁蓉、山萸、五味、蜜丸,每盐、酒下三十丸。三消骨蒸者,以冬瓜自然汁、浸晒黄连末七次,又以冬瓜汁和丸,每三四十丸,大麦汤下,寻常口渴,一服效。

 

三消脉候

消渴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内经》)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饮,大便必坚,小便即数。(仲景)消渴脉当紧实而数,反沉涩而微者死。心脉滑为渴,滑者阳气胜也。心脉微小为消瘅,凡消症脉数大者生,沉小者死。(《脉经》)真阴耗竭,肾气不升,肺脏枯燥,寸口数盛,为上消。竭力房室,服食剽悍,火土太强,恣情肥美,气口动滑为中消。虚阳不守,封藏不固,右尺数大,为下消。《张氏医通》消瘅诊论,宜参玩。

 

附方

〔肾虚〕六味丸 八味丸 俱见一卷中风。

〔上消〕人参白虎汤 白虎汤见一卷中风,加人参

〔中消〕调胃承气汤 见二卷汗。

〔补脾〕归脾汤 见二卷劳瘵。

〔肺虚〕人参固本丸 见一卷中风。

〔肺虚〕生脉散 参 麦 五味

〔气燥〕黄芩 芩 栀 桔 麦 归 芍 参 地 花粉 葛根(各一两) 乌梅(一个)

〔血燥〕地黄饮子 见一卷中风。

〔气血燥〕黄 竹叶汤 参 归 芍 地麦 芎 芩 草 石膏(各一钱) 竹叶(二钱)

〔肺火〕生津饮 二冬 二地 归 味 蒌 草 麻仁 花粉(各一钱)

〔心火〕清心莲子饮 见一卷火症。

〔心肺〕降心汤 花粉(二钱) 参 归 地 味 草 苓 远志(各一钱) 枣(二枚)

〔滋阴〕加减地黄 熟地 山药 山萸 丹皮 五味 百药煎

〔身肿〕紫苏汤 紫苏 桑皮 赤茯(各一钱) 郁李仁(二钱) 羚羊角(七分半) 槟榔(七分) 肉桂木香 独活 枳壳(各五分)

〔利溺〕五苓散 见一卷温。

〔鬲消〕麦门冬饮 麦冬(二钱) 知母 花粉 人参 五味 葛根 茯神 生地 甘草(各一钱) 竹叶(十张)

〔虚渴〕人参麦冬 参 苓 麦 味 草 杞子

〔上消〕天花粉散 花粉 生地 麦冬 干葛(各二钱) 五味 甘草(各一钱) 粳米(百粒)

〔中消〕兰香饮子 石膏(三钱) 知母(钱半) 甘草 防风(各一钱) 人参 兰香叶 连翘 蔻仁桔梗 升麻(各五分) 半夏(二分) 姜汤下。

〔气虚〕七味白术 参 术 苓 草 藿香(各五分) 干葛(一钱) 木香(五分)

〔胃火〕泻黄散 见一卷火。

〔胃热〕玉女煎 见一卷温。

〔心肺〕藕汁膏 人乳 生地汁 藕汁(各一大盏) 先熬为膏,加黄连(五钱) 花粉(一两) 研末同熬,再加 姜汁 白蜜为膏,噙化。

〔脾肺〕黄 汤 地 芍 麦冬 五味(各三两) 参 草 天冬(各三钱) 茯苓(一两) 每服三钱,加乌梅、姜、枣。

〔通治〕黄连猪肚丸 黄连 粱米 花粉 茯神(各四两) 知母麦冬(各二两) 为末,以猪肚一个洗净,入药缝口,煮烂杵细,蜜丸,人参汤下。

〔痿弱〕茯苓 茯苓 黄连 花粉 萆 熟地 覆盆子 人参 元参(各一两) 石斛蛇床子(各七钱半) 鸡内金(炒三十个) 蜜丸磁石汤下。

〔下消〕元菟丸 菟丝子(酒浸,研,焙干,十两) 五味子(酒浸,研,焙干,七两) 茯苓莲肉(各三两) 山药(六两) 共研,将所浸酒打糊为丸,空心米饮下。

〔摄精〕秘元煎 远志 山药 芡实 枣仁(各炒) 金樱子(各二钱) 白术 茯苓(各钱半) 炙草人参(各一钱) 五味(十四粒) 水煎。

〔通摄〕双补丸 鹿角胶 人参 茯苓 苡仁 熟地 苁蓉 当归 石斛 黄 木瓜 五味子 菟丝子覆盆子(各一两) 沉香 泽泻(各五分) 麝香(一钱)

〔补泻〕大补地黄 见一卷燥。

〔补摄〕左归饮 见二卷虚损。

〔补摄〕大补元煎 见一卷中风。

〔益大〕加减肾气丸 熟地(二两) 丹皮 泽泻 茯苓 山药 山萸 五味 鹿茸(各一两) 肉桂沉香(各五钱) 蜜丸,空心服。

〔益火〕右归饮 见二卷虚损。

〔补固〕鹿茸丸 麦冬(二两) 鹿茸 熟地 黄 五味 鸡内金 苁蓉 故纸 牛膝 山萸人参(各七钱五分) 地骨 茯苓 元参(各五钱) 蜜丸。

〔强中〕石子荠 汤 黑大豆(一升,煮汁去渣入猪肾一个煮汁) 入荠 石膏(各三两) 人参茯苓 磁石 知母 葛根 黄芩 花粉 甘草(各二两) 分三服,水煎。

〔下消〕加减八味丸 八味减附子,加五味。

〔消瘅〕玉泉丸 花粉 葛根(各一两五钱) 人参 麦冬 乌梅草(各一两) 生 炙 (各五钱)

蜜丸。

〔酒渴〕乌梅木瓜汤 乌梅 木瓜(各二钱) 麦芽 草果 甘草(各一钱) 姜(五片)

〔虫渴〕苦楝子汤 苦楝根皮(一握,切焙) 麝香(少许)水煎。

〔烦渴〕理中丸 见一卷中风。

 

三消脉案

何 六旬外,脉数,消谷善饥,动则气喘。是脂液内涸,火亢烁金之候。经所谓壮火食气。固本丸加生白芍、炒知母,效。

族女 频食易饥,手足 动,此消中症。经云∶瘅成为消中。以初病胃热,消谷而瘦,煎熬日久,胃脂内消,水液不为宣布,下注直降,势必延为燥涸。局方甘露饮宜之。

朱 渴饮消水,日夜无度,自夏历冬,阅所服方,寒热互进,毫不一效。今饮一泄一,渴则饥嘈,明系肾阴竭于下,虚阳灼于上,脉转沉迟。沉为脏阴受病,迟则热极反有寒象也。思壮火销铄肾阴,肾液既涸,必饮水自救。症成下消,急滋化源,迟则难挽,仿易简地黄饮子加减,生地、熟地、人参麦冬、石斛、花粉、阿胶、甘草,服之效。又令服六味丸加猪脊髓、龟胶、女贞子、杞子、五味、去泽泻茯苓,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