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数应当发热而又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脉数而虚,咳唾涎沫,为肺痿。
脉数而实,或滑,咳而胸隐隐痛,为肺痈。
脉紧而数,脓为未成;紧去但数,脓为已成。
脉滑而数,小腹坚满,小便或涩,或汗或寒,为肠痈。
设脉迟紧聚,为瘀血,下血则愈。
设脉洪数,脓为已成。滑为实,数为热,卫数下降,荣滑上升,荣卫相干,血为败浊,甚者腹胀转侧闻水声。
肺痿 热在上焦,其病多涎唾,小便反难而数,大便如豚脑,欲咳不咳,咳出干沫,唾中出血,上气喘满,或燥而渴,寸口脉数而虚,按之涩。
甘草(四两) 干姜(二两) 人参(一两) 姜(三片) 枣(三枚) 同煎。
肺痈 乃风伤于卫,热过于荣,血为凝滞,蓄热痈肺,其病咳唾脓出,口燥胸中隐隐痛,喘满不渴,唾沫腥臭,时时振寒,吐出米粥,寸口数而实,按之滑。
小青龙汤 治肺痈先解表之邪也,此治肿疡之法也。
葶苈大枣泻肺汤 治肺痈喘不得卧也。
葶苈炒黄,研丸弹子大,水三升入枣先煎二升,入葶苈煎至一升,顿服之。
先进小青龙三服后,进此。
桔梗汤 治咳胸满,唾如米粥,当吐脓血。
苇叶汤 治咳有微热烦,胸心甲错,此治溃疡之法也。
苇叶(二升切) 薏苡仁(八两) 栝蒌仁(八两)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煎服。
秘方 栝蒌仁连穣一个煎服。
肠痈 乃湿热所为也。
薏苡仁(七分) 附(煨削) 败酱(各二分) 散,治肠痈腹皮急,身甲错,如胀,本无积聚,身无热,脉数者是,水煎服之。
大黄牡丹汤 治肠痈未成脓,可下之。
大黄(四两) 牡丹皮(三两) 芒硝(二两) 瓜子(一升) 桃仁(五十个) 水煎顿服。
云母膏 有一女子腹痛,百方不治,脉滑数,腹皮急,脉当沉细,今反滑数,以此下之。
云母膏丸梧桐大,百丸,阿胶烊入,酒下之,下脓血为度。
囊痈 乃湿热下注也,浊气流入渗道,因阴道亏,水道不利而然,脓尽自安。
桃仁承气汤 张方治便痈。
便毒方 胡芦巴(末服) 又川楝灰(亦好。)
乳痈奶房 因浓味,湿热之痰停蓄膈间,与滞乳相搏而成。
又有怒气激其滞乳而成。
又儿口吹嘘滞乳而成。
盖乳房为阳明所属,乳头为厥阴所经。凡病皆阳明经也,深者为岩,治宜疏厥阴之滞,清阳明之热,行汗血、散肿结。
石膏( 清阳明) 青皮(疏厥阴) 桦皮(烧) 白芷 栝蒌皮(消肿) 甘草节(行血)蜂房 气郁加台芎、香附,葛根(引经)
上姜酒饮。
又方 大黄 天花粉 川归 甘草节(一两) 栝蒌子 穿山甲(陈壁土炒各一两半)
酒丸。
骨疽 因浓味及酒后涉水后,寒攻,热邪深入髀枢穴左右,痰积瘀血相搏而成附骨疽。
方 苍术 川柏 青皮(行) 虚加牛膝 姜汁(辛散) 甘草 发不动加麻黄 冬加桂 夏加芩
又 防风通圣去芒、黄,入生犀角末、浮萍末,治骨疽。
附骨疽与白虎飞尸历节皆相似
历节走注不定;白虎飞尸,按之亦能作脓;着骨而生附骨疽,痛,按之无益。
内疽 因饮食之火、七情之火,相郁而发,在腔子而向里,非十肠胃肓膜也,以其视之不见,故名之曰内,治宜四物加凉剂。
师云∶有人性急味浓,左胁下一点痛,每服热燥之药,脉轻则弦,重则芤,知其痛处有脓,因作内疽治。
瘿状 多着肩项,如坚硬不可移,名石瘿。皮色不变,名内瘿。赤脉交络,名血瘿。筋脉露结,名筋瘿。随忧怒消长,名气瘿。
瘤状 随气凝结,有骨脂脓血肉
口疮 焰硝 硼砂 含口不开,醋磨南星敷涌泉穴。
饮酒入口糜 导赤散 五苓散
风寒结绝阳气,声不出 半夏(一两) 草乌 桂(各一钱) 煎服。
赤口疮 白矾(飞) 没药 乳香 铜绿 末掺。
白口疮 雄黄 没药 乳香(各一钱) 轻粉(五分) 巴豆 末掺。
唇紧燥裂生疮 青皮(烧灰) 猪脂调敷。夜卧头垢亦可。
口疮痛 五倍子(一两) 黄柏(蜜炙) 活石(各五钱) 铜绿末掺。
又白蔷薇根汁嗽之。
有小儿口疮不食 以矾汤浸脚上半,顿宽;用蜜炙川黄柏(炒) 僵蚕同为末,敷之,立下乳而安。
脚足上生毒疮 蜜佗僧 黄连 俱末敷。
又杜牛膝盐KT 。
又旱莲草即墨汁草也,以盐KT ,以桑白皮打细作饼盖,干则易。
又无名异,又黄柏末、龙骨末敷。
阴疮 腊茶 五倍子(等分) 腻粉(少许) 同敷。
又雄黄敷。
沙疮 塌地藤(烧灰敷。)
恶疮 霜后凋残芭蕉叶干末,香油调敷,油纸掩。先洗,用忍冬藤、金丝草、葱、椒煎。
又松上白蚁、黄丹(各烧黑),香油调敷,外有油纸掩上,日易,后用龙骨为末,掺口上收肉。
又黄丹、香油煎,入朴硝抹上。
金丝疮 如绳线巨细不一,上下至心即死,可于疮头刺之出血后,嚼萍草根涂之安。
疡家不治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