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疗法简析 |
|
【概述】
刮痧疗法是用边缘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汤匙、铜钱、硬币、玻璃,或头发、苎麻等工具,蘸食油或清水在体表部位进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刮动,用以治疗有关的疾病。
本疗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简易治疗方法,流传甚久。多用于治疗夏秋季时病,如中暑、外感、肠胃道疾病。有学者认为刮痧是推拿手法变化而来。《保赤推拿法》载:“刮者,医指挨儿皮肤,略加力而下也。”元、明时期,有较多的刮痧疗法记载,并称为“夏法”。及至清代,有关刮痧的描述更为详细。郭志邃《痧胀玉衡》曰:“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又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吴尚先《理瀹骈文》载有如“阳痧腹痛,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串雅外编》、《七十二种痧证救治法》等医籍中也有记载。由于本疗法无需药物,见效也快,故现仍在民间广泛应用,我国南方地区更为流行。
【基本内容】
一、工具选择
1.苎麻:这是较早使用的工具,选取已经成熟的苎麻,去皮和枝叶晒干,用根部较粗的纤维,捏成一团,在冷水里蘸湿即可使用。
2.头发:取长头发,揉成一团,蘸香油,作工具使用。
3.小蚌壳:取边缘光滑的蚌壳,多为渔民习用。
4.铜钱:取边缘较厚而又没有缺损的铜钱。
5.牛角药匙:即通常用于挑取药粉的牛角及其他材料制成的药匙。
6. 瓷碗、瓷酒盅、瓷汤匙、嫩竹片、玻璃棍等,选取边缘光滑而没有破损的即可。为现代所习用的工具。
7. 准备小碗或酒盅一只,盛少许植物油或清水。
二、刮治部位
1.背部:病人取侧卧或俯卧位,或伏坐于椅背上。先从第七颈椎起,沿着督脉由上而下刮至第五腰椎,然后从第一胸椎旁开沿肋问向外侧斜刮。此为最主要和常用的刮痧部位。
2.头部:取眉心、太阳穴。
3.颈部:项部两侧,双肩板筋部(胸锁乳突肌),或喉头两侧。
4.胸部:取第二、三、四肋间,从胸骨向外侧刮。乳房禁刮。
5.四肢:臂弯(在肘的屈侧面)、膝弯(腘窝)等处。
三、治疗机理
本疗法有宣通气血,发汗解表,疏筋活络,调理脾胃等功能,而五脏之俞穴皆分布于背部,刮治后可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根据现代医学分析,本疗法首先是作用于神经系统,借助神经末梢的传导以加强人体的防御机能。其次可作用于循环系统,使血液回流加快,循环增强;淋巴液的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据研究证明,本疗法还有明显的退热镇痛作用。
|
中药常识栏目分类简单明了,文章内容言简意赅,剔除繁冗中医专业知识,真正体现“贴近百姓生活”、“实用性强”的收录主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