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典》:芦花
【出处】 《唐本草》
【拼音名】 Lú Huā
【别名】 葭花(《尔雅》),芦蓬茸(《小品方》),蓬茨(《唐本草》),蓬茸(《本草图经》)。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花。秋后采取。
【化学成份】 含木质素18%,戊聚糖24.9~25.6%和纤维素26.8~31.1%。
【性味】 《纲目》:"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 止血解毒。治彝衄,血崩,上吐下泻。
①《唐本草》:"水煮浓汁服,主霍乱。"
②《本草图经》:"煮浓汁服,主鱼蟹中毒。"
③《纲目》:"烧灰吹鼻,止衄血,亦入崩中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烧存性研末吹鼻。
【附方】 ①治诸般血病:水芦花、红花、槐花、白鸡冠花、茅花等分,水二钟,煎一钟服。(《积善堂经验方》)
②治干霍乱病心腹胀痛:芦蓬茸一把,水煮浓汁,顿服一升。(《小品方》)
【摘录】 《*辞典》
《中华本草》:芦花
【出处】 出自《唐本草》。
【拼音名】 Lú Huā
【英文名】 Reed flower
【别名】 葭花、芦蓬蕽、蓬蕽、蓬茸、水芦花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ragmites communis Trin.[P.australis(Cav.)Trin.]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晒干。
【原形态】 芦苇,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3m。地下茎粗壮,横走,节间中空,节上有芽。茎直立,中空。叶2列,互生;叶鞘圆筒状,叶舌有毛;叶片扁平,长15-45cm,宽1-3.5cm,边缘粗糙。穗状花序排列成大型圆锥花序,顶生,长20-40cm,微下垂,下部梗腋间具白色柔毛;小穗通常有4-7花,长10-16cm;第1花通常为雄花,颖片披针形,不等长,第1颖片长为第2颖片之半之半或更短;外稃长于内稃,光滑开展;两性花,雄蕊3,雌蕊1,花柱2,柱头羽状。颖果椭圆形,与内稃分离。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河流、池沼岸边浅水中。
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性状】 性状鉴别 完整者为穗状花序组成的圆锥花序,长20-30cm。下部梗腋间具白柔毛,灰棕色至紫色。小穗长15-20mm,有小花4-7朵,第1花通常为雄花,其他为两性花;颖片线形,展平后披针形,不等长,第1颖片长为第2颖片之半或更短;外稃具白色柔毛。质轻。气微,味淡。
【化学成份】 花含戊聚糖(pentosan),纤维素(cellulose)和木质素(lignin)。
【性味】 甘;寒
【功能主治】 止泻;止血;解毒。主吐泻;衄血;血崩;外伤出血;鱼蟹中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烧存性研末吹鼻。
【各家论述】 1.《唐本草》:水煮浓汁服,主霍乱。
2.《本草图经》:煮浓汁服,主鱼蟹中毒。
3.《本草纲目》:烧灰吹鼻,止衄血,亦入崩中药。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