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书籍\西医备考\《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4.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

1982年Warreh和Marshall将胃溃疡患者胃窦部在光镜下见到的细菌的活检标本接种在标准的非选择培养基上,经5d孵育,生长出一种未鉴定的弯曲菌,因为形态似弯曲菌,且与幽门炎症有关称其为幽门弯曲菌,1989年建议将幽门弯曲菌改名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ter pylori, Hp),1990年悉尼举行的第九界世界胃肠病会议确认了这一命名;关于成人Hp研究较多,本人借助成人研究的某些资料,重点就儿童Hp感染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1Hp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机制

Hp为一种微需氧的螺旋形革兰阴性菌,一端带有数根鞭毛,由于此种特点使Hp易于定居在胃粘膜细胞表面,常聚集在细胞间的交界处,并深入到细胞间隙中。Hp能分泌高活性的尿素酶,将组织内渗出的尿素分解产生氨,中和胃酸,从而形成有利于Hp定居和繁殖的局部微环境。

Hp如何在强的胃酸环境下生存是致病的前提,Marshall等认为,Hp自身能分泌大量的尿素酶而尿素酶可分解胃液中的尿素而产生大量的氨从而使Hp周围形成“氨云”而起到一的抗酸保护作用。Hp致病机理:①Hp分泌的尿素酶,酯酶,蛋白水解酶和毒素等损伤胃十二指肠粘膜细胞,首先造成炎症,在胃酸,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形成溃疡;②Hp的抗原激发免疫反应,局部的免疫应答可造成免疫性组织损伤;③Hp可阻抑胃酸对胃窦G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负反馈作用,造成长期胃泌素增高和壁细胞增生,引起胃泌不经增多;Hp持续存在也是溃疡复发的基本因素。但致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下列两种学说值得进一步研究加以证实:①Marshall提出,Hp—胃炎—溃疡的感染学说:初步感染Hp经过1周左右的潜伏期,约50%的人发生急性胃炎,如机体的免疫力不能清除Hp,则逐渐发展成癌;由于胃粘膜屏障破坏,易于遭受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形成溃疡;②氨素毒性学说:Hp产生的大量尿素酶快速水解尿素生成氨,导致胃粘膜上皮细胞周围环境改变,形成跨膜氨梯度,并使Na+-K+-ATP酶活性降低,从而阻止H+由粘膜向胃腔内主动转运,促进胃腔H+逆向扩散形成炎症,进而粘膜发生自身消化,易于形成溃疡。

 

2Hp的流行病学

人群中的Hp感染非常普遍,其发生年龄较早,感染率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并与不同地域的社会经济,卫生状况和教育程度有关,Soollivoh报道:年龄<20月龄的婴儿Hp抗体阳性率为15%,21月龄~39月龄为27%,40月龄~60月龄为46%;并且患慢性腹泻和营养不良的儿童阳性率为53%,明显高于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26%):Berkowie等观察某个弱智学校学员的Hp感染率,结果发现弱智者血清Hp抗体阳性率(60%~80%)明显高于智力正常者(20%)。但有关Hp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尚不明了,Marshall(1988)认为家庭成员是Hp感染的直接来源。但在非人的灵长类猴胃中也分离出形态、DNA组成、超微结构与细胞脂肪酸成分均和Hp相似的弯曲菌,这究竟是自然感染Hp或管理人员的交叉感染尚不能定论。关于饮水作为传染源,因为不同的水源饮用生水的习惯在Hp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别。关于传染途径,粪-口途径可能是Hp感染的主要途径,有一定根据。口—口传染途径也有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感染尚无一致性的结论。最近有报告猪和操作生猪肉是感染Hp的危性因素,这似从另一角度去支持粪—口途径传染的可能性。

 

3 儿童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断

在成人和儿童CG和PV的胃粘膜中均检出Hp。现有资料表明,成人CG的胃粘膜Hp检出率为80%胃溃疡(GU)为60%~80%,十二指肠溃疡(DU)为80%~100%,儿童感染的情况与成人有相似之处,但还有其本身的特点,Drwmm等对67例儿童因胃肠道症状而作胃镜检查与活检中发现胃粘膜上有Hp移生,其中10例原发性胃窦炎中7例检出Hp,5例DU儿童的Hp均为阳性,49例组织学正常者均未检出。另据Bivbrdge等报道9例GV患儿仅1例检出Hp,可见儿童Hp与GU的关系不如成人显着。临床上值得注意的是,儿童Hp感染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甚至呕血,半数为急性发作,放射学检查多为胃膜皱壁增生;胃镜下以胃窦部微小结节为典型特征。

常用的Hp检测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有创伤的胃粘膜活检标本切片检查法:①细菌培养;需在微氧环境下,用特殊培养基3d~5d后观察结果较为准确;②组织学染色:以Warthin银染色效果最佳,但较烦琐;③尿素酶测定:采用试验盒,是一种快速、简便、较准确的方法。上述几种方法都必须经胃镜采取粘膜标本,因对小儿进行胃镜检查难度较大,往往不易接受。第二类为非创伤性检查法:①呼吸试验,用13C或14C标记的尿素呼吸试验,前者费用昂贵,后者费用较低,但有放射性,不宜用于儿童,②血清免疫学检测:常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的Hp抗体,敏感性好,特异性强,适用于儿童。

 

4 儿童Hp感染的治疗

目前用于治疗Hp感染的常用药物主要有:庆大霉素、铋剂、呋喃唑酮、羟氨苄青霉素、双氧水等,上述药物单独使用均达不到良好疗效,其根除率在50%以下,二联疗法则在40%~80%,而三联疗法可将根除率提高到90%左右。Oderde等对32例儿童Hp胃炎,每日口服羟氨苄青霉素50mg/kg和他咪唑20mg/kg共6周,于治疗结束后4周检查,结果Hp清除率为94%,Hp胃炎治愈率为84%。认为上述两药合用是儿童Hp胃炎最理想的治疗。还有报道对经雷尼替丁治疗后Hp阳性的小儿PU复发病例,采用上述同疗法,治疗4周~6周疗效也令人满意。目前,临床推荐成人Hp感染根除为三联治疗方案;即De-Nol120mg每天4次,加甲硝唑40mg每日2次,再加四环素500mg,每天4次,或羟氨苄青霉素500mg每天4次,疗程2周。认为铋剂是治疗Hp的核心药物,甲硝唑,四环素(羟氨苄青霉素)是最好配伍:但成人用的铋剂因其毒性而不适于儿童,但也有报道以枸橼酸铋每日7~8mg/kg联合羟氨苄青霉素治疗小儿Hp感染病例,取得较好疗效,无明显毒副作用,测定血清铋未达到毒性水平。另一问题是新发现Hp对甲硝唑有抗药性,很可能导致Hp根除失败。故儿童Hp感染的最佳方案有待进一步研究,从根本上根除Hp,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