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间,肢体面目发生明显肿胀,小便量少,体重增加者,称为“妊娠肿胀”。由于肿胀的部位、轻重程度和时间早迟有所不同,前人有“子肿”、“子满”、“子气”、“脆足”、“ 皱足”等不同习称。如在妊娠后期, 出现轻度的足踝肿而无其它不适者,一般不作病论。
【病因病机提要】
本病多由脾肾阳虚或气机阻滞而致。
一、脾虚湿阻 素体脾虚,或妊娠后饮食失节,过食生冷,损伤脾阳,脾阳不足,水湿不运,溢于肌肤,发而为病。
二、肾阳亏虚 肾阳素虚,命火不足,或妊娠中后期,胎体阻滞,有碍肾阳敷布。阳虚不能化气利水,水湿泛滥,流溢肌肤,发而为病。
三、气郁阻滞 情志过极,气郁伤肝,肝郁气滞,或妊娠中期胎体渐长,阻滞气机,发而为病。
【辩证施治】
本病临床有水肿和气肿之分。水肿多为脾虚湿阻或肾阳亏虚,其肿按之凹陷,不易平复;气肿则为肝气郁滞,其肿按之随起。治疗时水肿治以温肾健脾行水;气肿治以理气行滞。在治疗的同时,当注意饮食调摄,以低盐为宜。
「主证」 妊娠期间,四肢面目浮肿,甚或肿及全身,按之凹陷,小便短少,伴见一组脾阳虚⒆之症。
「病机」 脾阳亏虚,水湿不运。
「治法」 健脾理气,温中行水。
「方药」 五皮散(《华氏中藏经》)合理中丸(《伤寒论》)加减。
生姜皮 桑白皮 陈皮 大腹皮 茯苓皮 人参 干姜 白术 苡仁 砂仁
方中干姜、生姜皮温中散水;人参、白术健脾益气;茯苓皮、苡仁健脾行水;砂仁温中理气;大腹皮行水消胀;桑白皮Y肺降气,通调水道;陈皮理气化湿。诸药合用,具有健脾理气,温中行水之功。
「主证」 妊娠后期,面浮肢肿,下肢尤甚,按之没指,小便短频,伴见一组肾阳虚⒁之症。
「病机」 肾阳不足,水湿泛滥。
「治法」 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方药」 真武汤(《伤寒论》)合五苓散(《伤寒论》)加味。
本方为真武汤合五苓散加防己。
方中附子、桂枝温阳化气;生姜温中散水;白术、茯苓健脾行水;猪苓、泽泻利水渗湿;防己利水消肿;白芍配附子引药入阴,以开破阴结。
若见心悸气短,喘息不宁者,酌加苏子、五味子、葶苈子。
「主证」 妊娠中后期,下肢肿胀,甚或全身肿胀,皮色不变,按之随起,胸胁胀满,气急或脘闷食少,腹胀,小便量少。苔腻,脉弦滑。
「病机」 气机阻滞,湿浊内阻。
「治法」 理气行滞,利水消肿。
「方药」 四苓散(《明医指掌》)合天仙藤散(《校注妇人良方》)加减。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天仙藤(即青木香藤微炒) 香附 乌药 陈皮 紫苏 生姜 大腹皮 枳壳
方中天仙藤、香附、乌药、枳壳、紫苏疏理气机;大腹皮行气利水;茯苓、白术健脾渗湿;猪苓、泽泻利水消肿,陈皮运脾理气;后姜和胃散水。诸药合用,具有理气行滞,利水消肿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