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书籍\实用手册\《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第十七节 皮肤科疾病

隐球菌病

隐球菌病是由新形隐球菌引起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感染,主要侵犯脑和脑膜,其次是肺、皮肤和肾脏等,常发生在恶性肿瘤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基础上或在长期应用抗生素、皮质激素、抗癌药及免疫抑制剂以后发生。

新形隐球菌是一种酵母菌,可从土壤、鸽粪、水果和牛乳中分离出来。此病可能从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侵入,一般认为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并不直接传播。病菌可以存在于正常人体,当身体抵抗力降低,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可以导致发病。

本病的表现缺乏特征性,如在脑部,主要表现为一般慢性脑膜炎、脑炎或脑瘤的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视力模糊和昏迷等,常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真菌检查,如脑脊液中发现隐球菌,即可确定诊断。

治疗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目前较合理的治疗方法是口服酮康唑及静脉滴注两性霉菌B,后者反应大,特别在长期应用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血象和肝、肾功能,治疗时间一般需几个月。

此病传染途径多数认为由呼吸道吸入,特别要防止吸入带鸽粪的灰尘,因鸽粪是人类隐球菌感染的主要来源,也要避免食用腐烂水果(尤其是桃子)或不洁牛奶。本病常在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生,应设法消除各种使人体抵抗力降低的因素,以防止或减少本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