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药材\
中药材拼音导航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香樟

 

【出处】 《红河中草药》

【拼音名】 Xiānɡ Zhānɡ

【别名】 樟木树

【来源】 为樟科植物黄樟。全年可采,洗净,切片,阴干。

【原形态】 常绿乔木,高达25米。小枝具棱。叶互生,革质;叶形变异甚大,常为椭圆状卵形或矩圆状卵形,长6~12厘米,宽3~6厘米,具羽状脉,侧脉6~8对,脉腋有腺点。圆锥花序或聚伞花序;花小,绿白色;花被片6,卵形,内面被短柔毛;能育雄蕊9,花药4室,第三轮雄蕊花药外向瓣裂。果实球形,黑色,直径6~8毫米;果托倒圆锥状,红色,有纵条纹。

本植物的叶(香樟叶)、果实(香樟果)均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 分布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化学成份】 树干和树根含挥发油2~4%,油中主要成分为黄樟醚,含量达60~95%,其次为β-蒎烯、水芹烯、丁香油酚和桂皮醛等。

【性味】 微辛,温。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消食化滞。治胃肠炎,胃寒腹痛,消化不良,百日咳,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附方】 治百日咳,痢疾:香樟干皮一钱,山茨菇五分,红糖二钱,水煎服。

【备注】 本品还可治风湿性关节炎,疟疾,跌打损伤等症。

【摘录】 《*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