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药材\
中药材拼音导航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南板蓝根

目录
“南板蓝根”在《中国药典》
“南板蓝根”在《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南板蓝根

【英文名】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

【别名】 大蓝根、大青根

【来源】 本品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 的干燥根茎及根。夏、秋两季采挖,除去地上茎,洗净、晒干。

【性状】 本品根茎呈类圆形,多弯曲,有分枝,长10~30cm,直径0.1~1cm。表面灰棕色,具细纵纹;节膨大,节上长有细根或茎残基;外皮易剥落,呈蓝灰色。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蓝灰色,木部灰蓝色至淡黄褐色,中央有髓。根粗细不一,弯曲有分枝,细根细长而柔韧。气微,味淡。

【鉴别】 (1) 本品根茎的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内含棕色物。皮层宽广,外侧为数列厚角细胞;内皮层明显;可见石细胞。韧皮部较窄,韧皮纤维众多。木质部宽广。细胞均木化;导管单个或2~4个径向排列,木射线宽广。髓部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偶见石细胞。薄壁细胞中含有椭圆形的钟乳体。

(2)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1 小时,滤过。取滤液点于滤纸上,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观察,显紫红色荧光。另取剩余滤液,蒸干,残渣加冰醋酸1ml使溶解,加醋酐1ml及硫酸1滴,溶液渐变为黄、红、紫、蓝、墨绿色。

(3) 取本品粉末2g,加氯仿20ml,加热回流1 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蓝、靛玉红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 含靛蓝和靛玉红分别为1mg 和0.5mg 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丙酮(5:4: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立即在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和紫红色斑点。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性味】 苦,寒。

【归经】 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用于温病发斑,丹毒;流感,流脑。

【用法用量】 9~15g。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摘录】 《中国药典》

《中华本草》:南板蓝根

【出处】 本品在宋代《本草图经》即载其药用,云:"马蓝,连根采之,培捣下筛,酒服钱匕,治妇人败血甚佳。"《纲目》载:"蓝凡五种,其中之马蓝者即是本种。"《植物名实图考》中图蓝二据其植物形态亦应是本种。

【拼音名】 Nán Bǎn Lán Gēn

【英文名】 root of Common baphicacanthus

【别名】 土板蓝根、蓝靛根、板蓝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和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

采收和储藏:初冬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 1.马蓝 多年生草本,高30-70cm。干时茎叶呈蓝色或黑绿色。根茎粗壮,断面呈蓝色。地上茎基部稍木质化,略带方形,稍分枝,节膨大,幼时被褐色微毛。叶对生;叶柄长1-4cm;叶片倒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5cm,宽4-8cm;先端急尖,微钝头,基部渐狭细,边缘有浅锯齿或波状齿或全缘,上面无毛,有稠密狭细的钟乳线条,下面幼时脉上稍生褐色微软毛,侧脉5-6对。花无梗,成疏生的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叶状,狭倒卵形,早落;花萼裂片5,条形,长1-1.4cm,通常一片较大,呈匙形,无毛;花冠漏斗状,淡紫色,长4.5-5.5cm,5裂近相等,长6-7mm,先端微凹;雄蕊4,2强,花粉椭圆形,有带条,带条上具两条波形的脊;子房上位,花柱细长。蒴果为稍狭的匙形,长1.5-2cm。种子4颗,有微毛。花期6-10月,果期7-11月。

2.蓼蓝 一年生草本,高50-80cm。茎圆柱形,分枝或不分枝,无毛,具明显的节。单叶互生;叶柄长5-10mm;基部有鞘状膜质托叶,淡褐色,先端截形,边缘长睫毛;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8cm,宽1.5-5.5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有缘毛,干后两面均蓝绿色。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排列紧密;苞片钟形,近革质,有睫毛;花小,红色,花被5裂,裂片倒卵形,淡红色;雄蕊6-8;雌蕊1,花柱不伸出,柱头3叉。瘦果椭圆状三棱形或两凸形,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7-9月,果期8-10月。

3.木蓝 小灌木,高50-80cm,罕更高。茎直立,小枝被银白色短毛。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2.5-5cm,小叶对生;托叶小,锥形;小叶9-13,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2cm,宽0.5-1.5cm,先端钝圆,有小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丁字毛,叶干时常带蓝色。总状花序疏松,通常腋生,远较叶为短,有花约20朵;萼钟形,被银白色毛,上部5齿裂;花冠蝶形,红黄色,长约4mm,旗瓣宽卵形至长圆形,外面有毛,翼瓣卵圆形,微与龙骨瓣相连,龙骨瓣匙形,爪上有距;雄蕊10,两体;子房无柄,花柱短,内弯,柱头头状。荚果线状圆柱形,直或稍弯,长约2cm,棕黑色,无毛。种子长圆形状圆柱形,直或稍弯,长约2cm,棕黑色,无毛。种子长圆形,5-12颗,种子长约1.5mm。花期5-6月,果期7-8月4.蓼蓝:(靛青叶、蓝靛叶、靛叶)一年本草、高50-80cm,茎直立,单一分枝,有棱和明显的节,带红紫色,几无毛。单叶互生,有柄;托叶鞘圆筒状,具长睫毛;叶片卵形至宽椭圆形,长3-8cm,宽2-5cm,先端圆钝,基部近圆形或平截,全绿,无毛或沿脉补短毛,蓝绿色,干后变暗蓝色。夏季开淡红色小花,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密集,苞片膜质,具纤毛,花被5;卵形;、雄蕊6-8个,短天花被。瘦果宽卵形,三棱,棕色,有光泽,包于宿存的膜质花被内。

【性状】 性状鉴别 根茎及根全长10-30cm,根茎长5-10cm。根茎圆柱形,多弯曲,有时分叉,直径2-6mm;上部常具短地上茎,有进分枝。表面灰褐色,节膨大,节处着生细长而略弯曲的根,表面有细皱纹。茎及根茎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略纤维状,中央有髓,较大。根质稍柔韧。气弱,味淡。

以条长、粗细均匀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皮层细胞切微延长,具小纹孔。韧皮产散列多数纤维,微木化。木质部导管单个或2-4个相聚,多径向排列,林射线宽2-6列细胸,有纹孔。髓部薄壁细胞密生小形纹孔。薄壁细胞中含圆形或椭圆形种乳体。

【化学成份】 根茎中含大黄酚(chrysophanol),靛甙(indican),靛玉红(idirubin),靛蓝(indigo),β-谷甾醇( β-sitosterol),羽扇豆醇(lupeol),白桦脂醇(betulin),羽扇豆酮(lupenone)。

【鉴别】 1.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l小时,滤过,取滤液数滴滴于滤纸上,晾干,置紫外灯(365nm)下观察,显紫红色荧光。另取剩余滤液,蒸干,残渣加冰醋酸1ml使溶解,加醋酐1ml及硫酸1滴,溶液渐变黄、红、紫、蓝、墨绿色的变化。

2.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2g,加氯仿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试品溶液。另取靛蓝、靛玉红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靛蓝和靛玉红分别为1mg和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氧仿-丙酮(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立即在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靛蓝、靛玉红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的蓝色和紫红色斑点。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闷润,切成薄片,干燥,筛去灰屑。 饮片性状:为类圆形、大小不一的薄片。外表皮灰棕色或暗棕色。切断面显纤维性,中部有白色海绵状的髓。质硬而韧。气微,味微苦。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归心;肝;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丹毒;痄腮;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肺炎;疮肿;疱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至60-12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注意】 脾胃虚寒、无实火热毒者慎服。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凡非实热及虚弱作泻者慎用。"

【附方】 本品茎叶亦为古代制染青原料之一,放以“蓝”称之。《本草纲目. 介部. 马刀》:“俗称大为马。”章炳麟《新方言. 释言》:“古人于大物辄冠马字,马蓝,马蓼、马薤、马蜩、马蚿是也。”本品在五蓝中叶较大,故名之为马蓝。

【各家论述】 1.《本草经集注》:"此即今染(纟禁)碧所用者,至解毒人卒不能得生篮汁,乃烷,(纟禁)布汁以解之亦善。以叶涂五心,又止烦闷。尖叶者为胜。"2.《新修本草》:"陶氏所引乃是菘蓝,其汁抨(普更切)为淀者。菘蓝为淀惟堪染者。"3.《本草图经》:"有菘蓝,可以为淀者,亦名马蓝,《尔雅》所谓'箴;马蓝'是也。又福州一种马蓝,四时俱有,叶类苦益菜。

4.《本草衍义》:"蓝实即大蓝实也。谓之蓼蓝实者,非是。《尔雅》所说是解诸药等毒,不可阙也。实与叶两用。注不解实,只解蓝叶,为未尽。《经》所说尽矣。蓝一本而有数色,刮竹青、绿云、碧青、蓝黄,岂非青出于蓝而青于蓝者也。生叶汁解药毒,此即大叶蓝,又非蓼蓝也。"5.《纲目》:"菘蓝,叶如白菘;马蓝,叶如苦卖,即郭璞所谓大叶冬蓝,俗中所谓板蓝者。二蓝花子并如蓼蓝。苏恭以马蓝为木蓝,苏颂以菘蓝为马蓝,宗爽以蓝实为大叶蓝之实,皆非矣。"6.《三农纪》:"枝蓝形如蓼蓝,不花实。间有花,红靛色。无实。以枝栽上中,即生叶,比蓼蓝大而皱拗,色深青而圆。秸赤有节,节间发叶,叶可出淀,味辛,不堪食。"7.《植物名实图考》:"蓝,《本经》上品,李时珍分别五种,极确晰。为淀则一,而花叶全别,今俗所种多是蓼蓝、菘蓝,马蓝即板蓝,其吴地种之木蓝,俗谓之瑰叶蓝,亦间种子。"

【临床应用】 用于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及大头瘟等证。南板益根苦寒清泄,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散血消肿,对温毒时疫诸疾,未病可防,已病可治,单用或入复方咸宜。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常配大青叶、生石膏、黄芩等药,以清热解毒,凉血化斑。治大头瘟疫。丹毒、痄腮、喉痹等证,常配黄连、玄参、僵蚕、牛蒡子等药,以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治疮肿,可配金银花、紫花地了、蒲公英等药,以清热解毒,消肿疗疮。治疱疹,可配龙胆草、山栀子、紫草等药,以清热解毒,泻肝疗疹。 近年临床常以南板蓝根治病毒性疾患。如治急性传染性肝炎,单用或配茵陈、栀子、大黄、阴行草等清热解毒利胆之品,对退黄消除症状有促进作用。治感冒发热,可配荆芥、柴胡、银花等药,以发表退热。治病毒性肺炎,咳喘憋气,可配麻黄、杏仁、石膏、大青叶等药,以清热解毒,宣肺平喘。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