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云南中草药选》
【拼音名】 Jīn Jī Jiānɡ Dòu
【别名】 炮胀筒(《云南中草药选》),唢呐花、马尾连、羊奶子、燕山红(《云南中草药》),羊尾草(《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 为紫葳科植物毛子草的全草及根茎。秋季采,阴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茎木质,粗壮。茎扁圆柱形,红褐色。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7~15厘米,宽1~1.5厘米,小叶矩圆状卵形,先端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粗锯齿。总状花序顶生;花筒状,长3~4厘米,桃红色。蒴果细角状或线状圆柱形,长约10厘米,径约4毫米。种子两端有翅。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 生于干燥土壤、山坡、草丛中。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 《云南中草药选》:"苦,凉。"
【功能主治】 健脾理湿,行气,散瘀,止痛。治泄泻,痢疾,胃痛,胁痛,风湿疼痛,月经不调,疮痈,骨折。
①《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止痛,活血,散瘀。治风湿骨痛,月经不调,疮疖,痈肿,骨折。"
②《云南中草药》:"止泻止痢,消食健胃。治腹泻,痢疾,消化不良。"
③《贵州药植目录》:"行气止痛,止血。治胸肋疼痛,胃痛,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摘录】 《*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