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药材\
中药材拼音导航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扁竹根

目录
“扁竹根”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扁竹根”在《*辞典》
“扁竹根”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竹根

【拼音名】 Biǎn Zhú Gēn

【别名】 蝴蝶花、铁扁担、豆豉叶根

【来源】 鸢尾科鸢尾属植物蝴蝶花Iris japonica Thunb.,以全草根状茎入药。四季均可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 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全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肝炎,肝肿大,肝区痛,胃痛,食积胀满,咽喉肿痛,跌打损伤。

根状茎:泻下通便。用于便秘。

【用法用量】 全草2~5钱;根状茎1~2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扁竹根

【出处】 《分类草药性》

【拼音名】 Biǎn Zhú Gēn

【别名】 土知母、鸭儿参(《贵州民间方药集》),下搜山虎(《贵州草药》),铁扁担(《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鸢尾科植物蝴蝶花根茎。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化学成份】 含多量维生素C。

【性味】 苦,寒。

①《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辛辣,有小毒。"

②《贵州草药》:"性凉,味苦微涩。"

③《上海常用中草药》:"苦,寒。"

【功能主治】 消食,杀虫,清热,通便。治食积腹胀,蛔虫腹痛,牙痛,喉蛾,大便不通。

①《分类草药性》:"治食积,消饱胀,噙蛾子,并治跌打损伤。"

②《贵州草药》:"清热解毒,固脱,杀虫。"

③《上海常用中草药》;"鲜根泻下通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散剂。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小儿食积饱胀:扁竹根、鱼鳅串根、五谷根、隔山撬、卷子根、石气柑、鸡屎藤、绛耳木根、车前草。煎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食积、气积及血积:扁竹根、臭草根、打碗子根、绛耳木子、刘寄奴。研粉和酒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蛔虫积痛:扁竹根、川谷根各五钱,水案板(全草)、苦楝皮各三钱。煨水服。

④治臌胀:扁竹根一两,煨水服;或用鲜根一钱,切细,米汤吞服。

⑤治牙痛(火痛):扁竹根五钱。煮绿壳鸭蛋吃。(③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⑥治便秘:铁扁担鲜根三至四钱。洗净,打碎或切碎,吞服。一般约一小时左右即泻,或略有腹痛。不可多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⑦治年久疟疾:扁竹根三至五钱。煨水冲少量酒服。(《贵州草药》)

⑧治子宫脱垂:扁竹根二两。捣绒炒热,包患处。(《贵州草药》)

【备注】 同属植物鸢尾的根茎,在四川亦称扁竹根,与本品同等使用。参见"鸢尾"条。

【摘录】 《*辞典》

《中华本草》:扁竹根

【出处】 出自《分类草药性》

【拼音名】 Biǎn Zhú Gēn

【英文名】 Rhizome of Fringed Iris

【来源】 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蝴蝶花的根茎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japonica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除去叶及花茎,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 蝴蝶花,多年生草本,高40-60cm。根茎横生,竹鞭状。叶基生,套褶成2列;叶片剑形,长25-60cm,宽1.5-3.2cm,先端渐尖,全缘。花芭高出于叶,花多排成疏散的总状聚伞花序,分枝5-12个;苞片2-3枚,内含2-4朵花;花淡紫色或蓝紫色,直径约5cm,外轮花被裂片3,倒卵形或椭圆形,长2.5-3cm,宽1.4-2cm,先端微凹,基部楔形,边缘波状,有细齿裂,中脉上有隆起的黄色鸡冠状附属物,内轮花被裂片先端微凹,边缘有细裂齿;雄蕊3,花丝浅蓝色,花药白色;子房纺锤形,花柱3,分枝扁平,先端2裂。蒴果椭圆形,长2.5-3cm,直径1.2-1.5cm。种子黑褐色,为不规则的多面体。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较荫蔽而湿润的草地、疏林下或林缘草地。云贵高原一带常生于海拔3000-3300m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份】 根茎含鸢尾醛类(iridals):右旋-(6R,10S,11S,14S,26R)-26-羟基-15-亚甲基螺鸢尾-16-烯醛[(+)-(6R,10S,11S,14S,26R)-26-hydroxy-15-methylidenespiroirid-16-enal],异-德国鸢尾醛(iso-iridogermanal),射干醛(belamcandal),28-去乙酰基射干醛(28-deacetylbelamcandal),16-O-乙酰基-异-德国鸢尾醛(16-O-acetyl-iso-iridogermanal)。并含有鸢尾醛的脂肪酸酯(fatty acid esters)等。

【性味】 苦;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消食;杀虫;通便;利水;活血;止痛;解毒。主食积腹胀;虫积腹痛;热结腹痛;热结便秘;水肿;癓瘕;久虐;牙痛;咽喉肿痛;疮肿;瘰疬;跌打损伤;子宫脱垂;蛇犬咬伤伤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6-9g;或研末;或泡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 脾虚便溏及孕妇禁服。

【附方】 ①治小儿食积饱胀:扁竹根、鱼鳅串根、五谷根、隔山撬、卷子根、石气柑、鸡屎藤、绛耳木根、车前草。煎服。(《四川中药志》),②治食积、气积及血积:扁竹根、臭草根、打碗子根、绛耳木子、刘寄奴。研粉和酒服。(《四川中药志》)③治蛔虫积痛:扁竹根、川谷根各五钱,水案板(全草)、苦楝皮各三钱。煨水服。④治膨胀:扁竹根一两,煨水服;或用鲜根一钱,切细,米汤吞服。⑤治牙痛(火痛):扁竹根五钱。煮绿壳鸭蛋吃。(③--⑤方均出《贵州草药》)⑥治便秘:铁扁担鲜根三至四钱。洗净,打碎或切碎,吞服。一般约一小时左右即泻,或略有腹痛。不可多服。(《上海常用中草药》)⑦治年久疟疾:扁竹根三至五钱。煨水冲少量酒服。(《贵州草药》)⑧治子宫脱垂:扁竹根二两。捣绒炒热,包患处。(《贵州草药》)

【各家论述】 1.《分类草药性》:治食积,消饱胀,噙蛾子,并治跌打损伤。

2.《上海常用中草药》:鲜根泻下通便。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