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通过对选取的53个县(市、区)、55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实地督查显示:全省26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60家乡镇卫生院、225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4465家村卫生室,其中90.6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3.52%的乡镇卫生院、86.79%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2.76%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该省实施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成效显著。
扶持中医药服务力度加大
2013年河北共筹措3.34亿元资金用于中医药事业发展,创历史新高。为鼓励基层群众使用中医药服务,引导群众小病到基层就诊,该省出台了《关于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中医药补偿比例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提高各级各类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参合农民应用中医药的补偿比例”。将新农合诊疗项目目录中中医药服务项目特别是针灸、推拿等中医非药物疗法纳入住院和门诊统筹补偿范围,引导医生和参合农民积极选择运用中医药。合理降低县级定点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新农合补偿起付线。起付线原则上介于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与乡镇卫生院之间,各地根据当地中医院服务能力合理确定。将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中符合条件的中药院内制剂纳入新农合报销药物目录”。在制定新农合医疗报销药物目录时,纳入中成药407个品种,占全部目录品种的37.4%;中药制剂185种,占全部医院制剂的75.8%;此外还包括中药饮片403个品种。
健全基层服务网络
大力加强县级中医院龙头建设。将66所县级中医院建设项目纳入县级医院中央投资卫生专项建设五年规划,启动了14个县级中医院建设项目,在全省开展了标准化县级中医院创建活动,推出了26所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县级中医院。
该省138家县级中医院设置了基层中医指导科,均与3家及以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采取接受进修、巡回医疗、下派培训等形式,进行中医药业务指导,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按照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河北迁安、玉田、丰润、香河、内丘等20所中医医院及全省“十二五”肾病重点中医专科协作组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京津地区知名中医医院开展了中医药合作,利用京津两地优质中医药资源,带动河北基层中医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水平提高。
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近几年来,河北投入1500多万元用于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充分利用该省环京津区位优势,在北京中医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8所国家知名中医医院建立河北人才培养基地,每年统一组织300名中医派往基地进修学习。实施了“燕赵中医药薪火传承工程”,聘请国医大师路志正等14位国家级名老中医为河北省中医药传承特聘导师,培养了221名高层次中医师承人才,建立了21个国家级、26个省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每年遴选200名基层中医药技术骨干在河北中医学院接受为期3个月的集中脱产中医理论学习,派往北京、天津和省级“三甲”医院进行9个月的临床进修,已有661名中医临床技术骨干毕业。
该省72%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89.71%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58%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以上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
大力推广适宜技术
河北大力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近年来,该省依托国家和省级财政共投入4000多万元,建立了126个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通过实施“杏林千人培养工程”,每年为全省培养200名适宜技术推广师资。各县(市、区)积极推广具有本地域特点的“简、便、验、廉”中药验方和中医疗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率达到100%,基本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不少于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不少于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更加重视中医预防保健
河北依托国家中医预防保健及康复能力建设项目,在石家庄、保定、邯郸等7个设区市开展了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试点。省财政投入2000万元,实施了“河北省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预防保健服务中心(治未病中心)建设项目”,在省中医院、石家庄市中医院、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等8个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建设“治未病”中心,加强对县级中医医院的技术指导。同时,加快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建设,在133家县级中医医院成立了“治未病”科,开展中医健康教育、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和应用方法培训,逐年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中中医体质辨识的比例。
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0~36个月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等目标人群、慢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和中医体质辨识。据统计,全省0~36个月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目标人群覆盖率分别达到43.4%和37.17%,中医药健康教育内容达到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