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记者: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命题,这对普通高校推进依法治校有何重大意义?
黄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对于高校师生员工尤其是高校管理者而言,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基本原则、重大任务和基本要求,切实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其最终落脚点有三:一是加快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发挥法治在学校管理中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提高学校治理科学化水平;二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三是适应教育发展新形势,维护学校、教师、学生各方合法权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
换言之,加快推进依法治校进程,最大限度实现高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是高等教育率先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和必然要求,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根本保证。
记者:今年10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将对大学依法治校产生怎样的影响?
黄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党对高校领导的根本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必须毫不动摇、不折不扣地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今年10月,中央根据高等教育及高校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及时出台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再次明确党委总揽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全局,校长在党委集体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实施意见》针对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
《实施意见》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保证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依法治校的实践:四大核心任务
记者:请结合贵校实际介绍依法治校的具体内容。
黄斌:我校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根本前提下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核心任务在如下几个方面推进依法治校。
一是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章程。章程是学校改革发展、实现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据。2011年教育部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详尽地规定了大学章程制定的宗旨、原则、内容和程序以及核准和监督等重要事项。目前我校已经制定了章程初稿,正在全校公示并征求意见。通过制定章程首次对办学自主权如招生权、教学权、行政管理权、教学管理权、考试权、财政权、人事权等进行了具体规范,在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方面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广大教职员工、学生的意愿和共同的理念与价值认同,这部章程一旦通过将是我校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据。
二是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完善管理制度体系。2013年7月在全校组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聚焦查找和解决“四风”问题,推进依法治校进程。把建章立制和深化改革决策相结合,制定整改项目20个,整改措施22项。重点围绕加强作风建设、合理配置办学资源、预防惩治学术腐败、去行政化、党风廉政建设等五个方面开展制度建设,坚持立改废释并举,新制定制度45条,修订制度23条,废止制度31条。
通过此次教育实践活动,文风会风明显转变,“三公”经费较以往同期减少开支258万元,下降20.42%。在健全校内制度时紧紧抓住提高制度质量这个关键,恪守以师生为本的理念,坚持不调研论证不决策,使每一项校内规章都符合法律法规精神、反映师生意志、得到师生拥护。
三是忠实履行四项职能,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特聘教授”“杏林学者”人才引进计划、“出国留学计划”等,打造高素质的师资培养队伍,为提高教学水平提供保证。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成立国际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所和华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积极申报省协同创新中心与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增强科技创新活力与动力。在提高服务社会水平方面,通过加强附属医院建设,实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为社会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先后与清远、阳江、中山、东莞、英德和揭阳等市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推动产学研合作。
四是落实师生主体地位,保障师生合法权益。在保障学生权益方面,建立了“学生校长助理制度”和领导干部联系班级制度,成立了学生创业学院(创业实践园)和学生办事大厅,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制定并实施了转专业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学生自主选择专业,仅去年共有127名学生顺利转到自己理想的专业。成立了“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生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在保障教师权益方面,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成立校内教师申诉委员会,依法公正、公平解决教师与学校的争议。大力推进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学校配置资源以及实施干部选拔任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聘任、学术评价和各种评优、选拔活动,严格按照公开公正的原则,接受师生员工监督。
五是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律信仰。师生员工的法治意识、法治精神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管理中,我校要求校领导带头牢固树立依法办学、公平正义、服务大局,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学校高度重视促进职能部门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转变,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高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依法、依规与依章办事和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健全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于广大学生,在日常管理中将平等自由意识、权利义务观念、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等理念,渗透到学生行为规则中,努力使法治成为一种柔性的文化。
中医药院校推进依法治校要突破两个问题
记者:中医药院校推进依法治校有何特殊性?
黄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环境、发展理念、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论述,是中医药院校推进依法治校,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
中医药院校无论是制定学校章程还是谋划发展,都需要具有战略眼光和历史担当意识,既要豪情满怀又要脚踏实地;既要充分考虑到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又要考虑到发展中医药事业举步维艰任重而道远。只有把发展中医药事业融入经济建设大局、文化建设大局、社会建设大局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中,坚定不移地通过法治化予以实施,才能培养大批铁杆中医,最终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医梦。
记者:中医药院校依法治校有哪些需要突破的问题?
黄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面向未来,需要重点突破的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要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实现“管办评分离”。期待政府部门建立权力清单,明确管理权限和职责,综合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依法行政、依法治教,支持和保障学校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广东省正在先行先试,大力推进职权清理和编制权责清单工作,年内将公布省直第一批试点单位权责清单以及试点部门和地方纵向权责清单,这必将有力促进省内高校的依法治校进程。
二是积极推进中医药立法进程。当前,中医药在国家整体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日益彰显,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我国亟须制定一部全面系统的中医药专门法律,以保障、促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征求意见稿)》已经公布并征求意见完毕,相关条款专门就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规定。不久的将来,高等中医药院校依法治校,不光有《高等教育法》等教育行业法律的保障,还有中医药法这部中医药行业法律的保障,有了这两部法律就为中医药事业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的法律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