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治病防病的一种方法。食疗文化源远流长,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够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而且还能疗疾祛病。
早在战国时期的《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学理论专著,《素问·五常政大论》主张:“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书中高度评价了食疗养生的作用,是食疗养生理论的重大进步。
东汉名医张仲景提出治疗外感病,服桂枝汤后要“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在服药期间还应禁忌生冷、黏腻、辛辣等食物,可见其对饮食养生及其辅助治疗作用的重视。
隋唐时期有很多食疗专著问世,如孙思邈的《干金要方》中专论食治,他主张“为医者,当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体现了“药治不如食治” 的原则。此后,(食疗本草)、《食性本草》等专著都系统记载了一些食物药及药膳方。
宋代的(圣济总录)中专设食治一门,介绍各种疾病的食疗方法。宋代陈直著有《养老奉亲书),专门论述老年人的卫生保健问题,重点阐述了饮食营养保健的重要作用。
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编撰的《饮膳正要》一书,继承食、养、医结合的传统,对健康人的饮食做了很多的论述,堪称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载了谷物、蔬菜、水果类药物300余种,动物类药物400 余种,皆可供食疗使用。此外,卢和的(食物本草)、王孟英的 <随息居饮食谱)及费伯雄的 (费氏食养三种)等著作的出现,使食疗养生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吴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