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民族医药>正文

中医“节针”古代针刺治病的精髓浓缩

  “节针”是中国古代针刺治病的精髓浓缩、升华而成的新的针灸临床理论体系。
 
【“脑神筋系统”的发现和形成是节针的理论基础】
 
  中医早就发现了人体的“脑筋系统”,后来针刺其中的“会”以治疗疾病。到公元之初又发现了位于髓旁的节(细丝),能自由传递出入信息,也由此使“脑筋系统”演变成了“脑神筋系统”。
 
  “脑筋”的形成
 
  《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
 
  “诸髓者皆属于脑”,即是脊髓的诸节段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即是位于躯肢的“筋”皆属于节。“节”不是指“关节”,而是位于“髓”(脊髓)旁的“细丝”。这样躯肢的“筋”,通过髓旁的“节”,与髓和脑连接形成了“脑筋”。由此而知,“脑筋”的形成“节”是关键,也是核心连接点。没有“节”就不能形成“脑筋”。
 
  “脑筋”的出现,使中国针刺治病有了“理论体系”,并在临床广泛应用和传承。“脑筋”二字,不仅是中医界耳熟能详之词,也铭刻在普通人的记忆中。当代人们常说“老脑筋、死脑筋、脑筋不会拐弯、脑筋不灵活”即是佐证。武术界现在传承的还有“洗髓经”“易筋经”“点穴擒拿术”等,也是佐证。
 
  出现“ 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
 
  《灵枢·小针解》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
 
  笔者认为“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是“节”通过多次交叉形成躯肢的三百六十五个“会”(针刺点中)。“节”只能是位于髓旁的“细丝”,才能多次交叉形成躯肢的三百六十五个“会”。
 
  “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的出现,不仅知道了躯肢的“筋”交叉形成的结构特征,而且证明针灸就是针刺髓旁的“节”交叉后形成的“会”以治病。也可以说针刺治病就是针刺躯肢的“筋”治病。
 
  “脑筋”中的“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和“节”,能使“神气”自由传递出入信息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神气”,特指早在上古时期针刺治病的“神”之气。《灵枢·九针十二原》曰:“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即是佐证。“游行出入”特指自由传递出入信息。此时,“脑筋”中的“三百六十五会”,能使“神”之气自由出入传递信息。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白话解:“人体关节等部交接之处的间隙,共有三百六十五个会合处。懂得并掌握了这些要领,甚至一句话就可以讲明白,不懂得这些要领,就会漫无系统,对这些腧穴就不易掌握了。这里所说的节,是脉气所流行出入的地方,并不是指皮肉筋骨的局部。”(见《黄帝内经灵枢译释》,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3月第一版)此解使经文原意深陷迷茫。
 
  笔者认为:“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是脊髓旁的“细丝”,交叉形成“三百六十五个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是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很难懂,知道要害者,一句话就能说清;不知道要害,就会漫无边际的乱说。“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即是所说的“节”,能使“神”之气自由传递出入信息,而不是皮肉筋骨。这是一个重大突破。因为中医早就发现“脑筋”中的“节”能使“神”之气,自由出入传递信息,由此也使“脑筋”演变成了“脑神筋”。至此,“脑神筋”已有完整的结构,其“节”又能使“神之气”自由传递出入信息,笔者特命名其为“脑神筋系统”。
 
【针刺“会”(神、机、经、筋)治病是节针的最重要方法】
 
  中国古代医学家们,曾应用多种针刺方法治病,其中就有针刺“会”(神、机、经、筋)治病。
 
  指按定位
 
  在确定针刺部位后,再在其范围用手指按压,寻找出现疼痛等特殊感觉的部位。这个部位即是刺中“会”的最佳部位。《灵枢·背腧》曰:“……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灵枢·卫气》曰:“……取此者用毫针,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乃刺而予之。”《灵枢·五邪》曰:“……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难经·第七十八难》曰:“当刺之时,先以左手厌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灵枢·经筋》曰:“……以痛为输……”即是部分佐证。
 
  消毒
 
  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针刺部位。
 
  刺“会”(神、机、经、筋)
 
  中国古代医学家们,早在上古时期就针刺神、机治病,并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得出神入化。
 
  “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是描述针刺“躯肢神经”的经典论断。“粗守形,上守神”是水平不高的医师只知道针刺穴位,而高明的医师则知道在穴位中刺“神”。“神乎神,客在门”是说“神”非常神奇,此处的“神”即是“神秘之物”的简称。笔者研究证明“神”实指现代医学中的“躯肢神经”。
 
  “气至”为刺中
 
  《灵枢·终始》曰:“……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邪僻妄合,阴阳易居,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时不得,稽留淫泆,须针而去。故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该段经文不仅把如何针刺能出现“谷气”写的具体生动,而且把“谷气”至的作用和意义描述得出神入化。
 
  《素问·气穴论篇》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署名气穴所在……”这些经文详细描述了溪谷之会。
 
  之后,医学家们将“谷气至”统归为“气至”中,并在临床广泛应用。《针灸甲乙经·针道第四》曰:“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无复针。”《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即是部分佐证。后世医学家们在临床实践中传承、弘扬。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气至”现象,是针刺中“会”(神、机、经、筋)立刻出现的酸、麻、胀、痛、抽等异常感觉和医师持针的手感到针尖处有沉、涩、紧等感觉的总称。所以,在临床应以“气至”为刺中“会”(神、机、经、筋)的依据。
 
  中国医学家们,早在数千年前,即用微针刺“会”(神、机、经、筋)治病。后来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中“气至”(得气)已成证明刺中“会”(神、机、经、筋)的依据。如中气穴、必中气穴、气调而止、得气、气至等论述,即是部分佐证。
 
  快速刺皮,谨慎刺“会”
 
  笔者多用快速刺皮法,即一手拇指和食指尖部捏住针体距针尖2厘米的塑料套上,撕掉针尖处塑料套。先将针尖对准进针点,调整好角度,手腕背屈使针尖距进针点20~25厘米,然后手腕突然屈曲使针尖快速刺入皮下。因刺入速度快,约80%的病人没有疼痛感,仅少数病人有微痛。
 
  针刺“会”应谨慎。手持针柄,再次调整好角度,稳准往进推,一旦刺中“会”,病人立刻会有酸、麻、胀、痛、抽等感觉,医生持针的手会感到针尖处突然变得沉、涩、紧等。
 
  留针
 
  进针后不捻转、提插,仅留针30~50分钟。
 
  起针
 
  在起针时可微提插,使再次出现针感。然后捏住针柄快速往外拔,立刻用干棉球按压止血。按压1~2秒钟,拿起棉球看有无出血。如棉球上无出血痕迹,即证明没有出血,就不按压了。如棉球上有针尖状血迹,证明微出血,应再持续按压2~4秒钟即可止血。如棉球上有片状血迹,证明有明显出血,应持续按压20~40秒止血。
 
  最后检查每个进针点,确认无出血后,再让病人离开。
 
【据“节”选“会”(气穴)的规律和方法是节针的核心技术】
 
  数千年来,为了提高临床疗效,中医一直探寻着选“会”(气穴)治病,并积累了丰富经验,很多经验又形成了流派来传承、弘扬。笔者研究发现,众多流派选“会”(气穴)经验的共同(基本)规律是据“脑神筋系统”节段性支配规律选“会”(气穴)治病。这也是选“会”(气穴)治病的最高境界。
 
  笔者学习、研究这些经文数十载,发现“节”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们研究人体“节”的伟大成果。“诸筋者皆属于节”是位于躯肢的筋皆属于脊髓旁的节。“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是位于髓旁的节多次交叉,形成分布在躯体的三百六十五个针刺部位之下的“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是位于脊髓旁的“节”,能使神之气自由传递出入信息。
 
  古代医家们,通过“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描述了躯肢神、机、经、筋的结构特征,但每一个“节”交叉到什么部位没有细述。“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说清了位于脊髓旁的“节”,自由传递出入信息,并没有说每个“节”的出入信息传到什么部位。
 
  但古代医家们,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深入探究“节”在体表的分布、支配内脏和选“会”(气穴)治病的规律,并获得巨大成果。如《灵枢·背腧》篇,即是独辟蹊径,开创据“节”选“会”(气穴)治病的典范。
 
  “愿闻五脏之腧出于背者”,证明古代医家们,已经发现治疗五脏疾病的“会”(气穴)都在背。“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俞在三焦之间,心俞在五焦之间,膈俞在七焦之间,肝俞在九焦之间,脾俞在十一焦之间,肾俞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两侧各一寸五分)。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以上描述治疗五脏疾病和在背部的“会”(气穴),只有通过位于脊髓旁的“节”进行联系。后来,从《针灸甲乙经》到当代,背俞穴快速发展,每对背俞穴对应相关内脏疾病,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四海”“四街”“募穴”治疗脏腑疾病,每个穴位的主治功能,每种病(症)选会的经验,皆是探索据节选会的经验。
 
  如能熟悉掌握据“节”选“会”(气穴)的规律和方法,将会快速选准“会”(气穴),提高临床疗效。
 
  现分头颈部、肩及上肢部、胸部、上腹部、下腹部、下肢部概述:
 
  头颈部
 
  头颈部气穴共67个。分头区、耳区、眼区、鼻区、口区、颈区论述。
 
  头区26个气穴,主要治疗头和脑的疾病。在头部选“会”(气穴)治疗头和脑疾病,古代已有丰富经验。《灵枢·卫气》曰:“气在头者,止之于脑。”《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即是佐证。
 
  头部的很多“会”(气穴),都有治脑病的特殊功能。有些“会”(气穴)的名称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如“天柱”在枕骨下旁开两侧。这个气穴名称很有意思。柱是柱子的意思。天柱即是似天一样的柱子。在人体有什么柱子能和天比?当然没有。其实这个“天柱”是最大的科研成果。因小脑等病变,可出现共济失调、站立不稳、行走困难。针刺“天柱”后,病人走路不摇摆,能站稳,形容此部位疗效神奇,特命名为“天柱”。诸如此类的“会”(气穴)还有很多,这些都是中国医学家们早在公元前,研究针刺头部治疗脑病的科研成果。
 
  笔者结合上述科研成果,在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对应头皮部位设刺激区进行针刺,见效快、疗效好。据此,发明了头针,“运动区”治疗对侧偏瘫,“感觉区”治疗对侧感觉障碍,“足运感区”治疗对侧下肢瘫痪、感觉障碍、皮层性多尿,“言语一区”治疗运动性失语,“平衡区”治疗共济失调等等。因头针对脑病疗效独特,迅速传遍世界。其实,头针不仅是研究据人体之“节”选“会”(气穴)的成果,更是研究脑部病变在对应头皮部位针刺“经络”(筋络)治病的成果。
 
  因此,在头区有两种方法可用:一是选 “会”(气穴)和使用率较高的“会”(气穴)治疗脑病;二是在脑部病变的对应头皮部位,针刺“经络”( 筋络)治疗脑病。
 
  人体表的“经络”(筋络)是全覆盖的,仅有密度不同,重要部位密度较大,刺激时反应比较明显。
 
  笔者认为人体的“经”(筋)形成“网络”状,虽有诸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护人体的“网络”。
 
  现代医学中描述的“神经”,就指中医古代描记的“神经”“经络”“筋络”等。因为现代医学中描述的“神经”不仅和中医古代描记的“神经”二字完全一样,而且是“网络”状。
 
  人的胚胎,由于细胞迅速分裂,胚体内细胞分裂成三层: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总称胚层。再由它们分化成胚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一般来讲,外胚层形成表皮和神经组织。
 
  古代针灸学家们,针刺“会”(神、机、经、筋)治病,就是巧妙地利用了人体“脑神筋系统”的这种特殊反应机制。
 
  耳区13个气穴,皆可治疗耳病。对神经性耳聋和轻度耳鸣有效,听力完全消失者无效。应用频率最高的是听宫、听会、耳门。
 
  眼区8个气穴,皆可治疗眼病。其中对视力障碍、炎症有显效。视力完全消失者无效。四白、鱼腰、睛明较常用。
 
  鼻区5个气穴,皆可治疗嗅觉障碍。轻度障碍有效,完全消失者无效。应用频率最高的是迎香。
 
  口区气穴6个,主要治疗面瘫(口眼歪斜)和面部疼痛。针刺兑端后,可使口眼歪斜时鼻唇沟偏斜对正,特称兑端。针刺地仓、承浆后,可使口歪斜恢复正常,喝水、吃饭不漏,形容针刺该部位有较好疗效,特命名为地仓、承浆。大迎,有人说是迎接胃气而得名。真实的意思是治疗口眼歪斜疗效好而得名。因用大迎治好了口眼歪斜,大笑时面部表情正常,能出面迎接客人,特命名为大迎。
 
  颈区气穴9个,风府、哑门、天柱、风池等气穴除治疗颈部、后头部疼痛外,对小脑和脑干病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肩及上肢部
 
  肩及上肢部是治疗肩和上肢病变的平台。肩关节周围炎可在肩关节周围选“会”(气穴)治疗。上肢瘫痪可选肩髃、曲池、合谷等治疗。另外,上肢的合谷、内关等,可分别治疗头颈部和胸部病损。因为上肢的“会”(气穴),通过髓旁的“节”汇入髓(脊髓),位于头颈部和胸部的节段之间。《针灸甲乙经》曰:“大椎在第一椎陷者中,三阳、督脉之会。”亦有曰:“陶道在项大椎节下间,督脉、足太阳之会。”即使佐证。
 
  胸部
 
  胸部是治疗胸、背部病变的平台。从胸前到背后,在胸(椎)1~5之间共37个气穴。可治疗胸前、背部、心、肺、气管、咽喉等疾病。
 
  位于胸(椎)1~5之间的37个“会”(气穴),和上肢的很多“会”(气穴)都能治疗胸、背、肺、心疾病。在这么大的范围内,这么多的“会”(气穴)都对肺、心疾病有治疗作用。其最根本原因即是胸、背、肺、心和这些“会”(气穴)都位于相同的节段或邻近节段。现代神经学知识证明,支配肺、心的交感神经位于胸1~5节之间。上肢的神经与支配肺、心的交感神经关系密切。
 
  由此而知,中国古代医学家们,不仅发现了支配肺、心的交感神经位于胸1~5之间,确定了相应穴位治疗肺、心疾病,而且开创了据“节”选“会”(气穴),治疗肺、心疾病的科学方法。
 
  另外,可在心、肺疾病最疼痛部位的对应体表针刺“经络”(筋络)治疗。
 
  上腹部
 
  上腹部是治疗上腹部和背部病变的平台。上腹、背后共48个气穴,可治疗上腹部、背后和肝、胆、胃、肠疾病。肝俞、胆俞、期门、日月、阳陵泉等,治疗肝、胆疾病数千年,至今仍然是一枝独秀。其因这些“会”(气穴)是支配肝、胆的“节”交叉后形成的。
 
  另外,可在肝、胆疾病疼痛部位的对应体表针刺“经络”(经筋)治疗。
 
  选胃俞、中脘、天枢、足三里等治疗胃肠疾病,因这些“会”(气穴)是支配胃、肠的“节”交叉而形成的。另外,在胃、肠疾病疼痛的对应体表针刺“经络”(经筋)治疗。
 
  位于胸(椎)6~12之间的48个“会”(气穴),和下肢的很多“会”(气穴)都能治疗胸、胁、肝、胆、胃、肠疾病。在这么大的范围内,这么多的“会”(气穴)都对肝、胆、胃、肠疾病有治疗作用。其最根本的原因,即是肝、胆、胃、肠和这些“会”(气穴)都位于相同节段或邻近节段。现代神经学知识证明,支配肝、胆、胃、肠的交感神经位于胸6~12节之间。下肢的神经与支配肝、胆、胃、肠的交感神经有密切关系。
 
  下腹部
 
  下腹部是治疗下腹部、腰骶部病变的平台。下腹、腰骶38个气穴可治疗下腹部、腰骶部、泌尿、生殖系统病变。运用大肠俞、白环俞、八髎、气海、关元、三阴交等“会”(气穴)治疗泌尿、生殖系疾病,因这些“会”(气穴)是支配泌尿、生殖系统的“节”交叉而形成的。
 
  下腹、腰骶的38个“会”(气穴),和下肢的很多“会”(气穴)都能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在这么大的范围内,这么多的“会”(气穴)都对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有治疗作用。其最根本的原因,即是泌尿、生殖系统和这些“会”(气穴)都位于相同节段或邻近节段。现代神经学知识证明,支配泌尿、生殖系统的植物神经位于脊柱第十四至二十一节之间。下肢的神经与支配泌尿、生殖系统的植物神经有密切关系。
 
  肾、子宫、膀胱等病变(包括疼痛),可在对应的体表针刺“经络”(经筋)治疗。
 
  下肢部
 
  下肢部是治疗下肢病的平台。多在病损部位或邻近部位选“会”治疗。
 
  在下肢分布着秩边、环跳、承扶、殷门、委阳、委中、合阳、承筋、承山、飞扬等,用这些“会”(气穴)治疗下肢的痹证、疼痛数千年,到现在仍然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最佳方法之一。

上一篇:络脉的分类“脏络”的特点“脏络”的功能

下一篇:针灸医学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