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天”的描述始于何时?
气功中将任督脉的运行称做“小周天”,这种名称见于唐以后的气功书,但它的起因则很早。《灵枢》论营气、卫气的运行,就引证“天周二十八宿”的天文现象,唐代孔颖达在《礼记·月令》中注说“凡二十八宿及诸星,皆循天左行,一日一夜一周天。”唐代题名钟离权、吕纯阳问答成书的《钟吕传道集》中有说“用周天则火起焚身”,这就是用“周天”来表示热气的运转。
►此前《周易参同契》有“关健有低昂兮,周气遂奔走”一语。原书“周”字误作“害”,“气”字有写作“黑”,再误作“天”,变成了“周天”,这是不足为据的。早期彭晓的注解没有作“害气”,也不作“周天”解,而是注成“周运元气奔腾……”,证明原文的“害”字正当作“周”。周运有周转的意思,但不等于说周天。
《参同契》说气通督脉的最重要一句话不是“周气”而是说“北方河车”,此语一直影响到后世的气功家,“北方”意指脊背部,当督脉所在,人体一般采用面南背北的体位,故“背”字从“北”得声。“河车”形象地用踏水车来形容引水上行的气功搬运。此后又有大小河车和紫河车等种种说法。清代李西月专门编写成一本《三车秘旨》,专论“三车”及大小周天,作为内丹法的人门书。究其渊源,上溯到“丹经之祖”魏伯阳的《参同契》,明清间的气功编著,是集内丹法的大成,总结这些理论并将它系统化和图像化了。
►清代初期,清宫如意馆彩绘成一大幅《内经图》,以一侧身坐像构图,纵分为头、胸、上腹和下腹各段落,绘列任督脉内气运行过程的有关景象。它不称“内景”而称“内经”,用意似乎注重其经行的感受过程,而不是静态的景象后来有的版本改名《修真图》。图中将任督脉上的后三关、前三田的重要关窍都有了生动的描绘。如将“北方河车”画成一对童男童女在踏水车,眉间“明堂”画成脑内有日月照明。
►彩绘的《内经图》及其复制的不同版本,都是属于气功内气运行的理想图。在清初柳华阳《金仙证论》内所载的则是一张出自亲身体会的有实证意义的小插图。这个图很重要,现从原书里复制过来。“小周天”的图画出来,说明什么呢?表明任督脉的感传不是在体表,而是在深部层次,古人对奇经八脉的体会,是从气功锻炼中体会到各种有规律的生理现象,这些感觉现象出现在气功锻炼的全过程。运行全身,故比拟为“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