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手足口病来势凶猛,连续出现71型肠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死亡病例。1月至4月,全州县8个乡13个自然村先后有13名婴幼儿因突发性传染病抢救无效死亡。开始因无条件化验,不能确诊。直至4月经尸解验证一例为71型肠病毒感染,后又连续有3例确诊手足口病死亡病例。
看来人们不能不对手足口病的来势汹汹提高警惕,妈妈们更应了解掌握防范手足口病的有关知识。
重症典型病例:
广西全州县龙岩村两岁零五个月大的患儿谭文长,2010年4月3日发烧,在“联合诊所”就诊。测量体温已达38.8摄氏度,村医初步诊断为扁桃体发炎,经对症治疗,症状减轻。但5日早上,家人发现小文长好像受惊样,又找了另一家诊所,帮孩子退烧。然而当晚,孩子一直表现得烦躁不安。午夜时分,发现孩子嘴唇乌黑、手脚冰凉,紧急转院到全州县妇幼保健院,孩子已陷入昏迷。6日早上5时,桂林市人民医院专家赶来进行了近20分钟抢救,但孩子终究没能再醒过来。当时专家并没有立刻作出孩子是手足口病的结论,因为专家仔细检查了患儿的手、脚、膝盖、肘关节和肛门等处,都没有发现疹子。按照《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若无皮疹,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后来医院动员死者家属做尸体解剖,采样后送实验室做病毒检测。样本最后被送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疾控中心进行全面检测,结果显示EV71病毒呈阳性。原来夺命的元凶是71型肠病毒!
剖析手足口病的元凶:
简单地说,引起手足口病的元凶是肠病毒。可是肠病毒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病毒。而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团伙。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70多型肠病毒,其中有20余种型肠道病毒感染可致手足口病。
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含病毒唾液、疱疹液、粪便等可以以飞沫形式经呼吸道传播;也可接触患者皮肤上的水泡及分泌物而污染手、毛巾、手绢、水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水源等后经口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饮用或食人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在发病的前几天,在喉咙部与粪便都有病毒存在,而肠道排出病毒的时间可以持续数周之久,通常以发病一周内肠病毒的传染力最高。
预防儿童手足口病,家长的个人卫生很关键。根据调查发现部分散居儿童的发病病毒,很大可能是由其家长感染后传播给孩子的。因为成人隐性感染后没有临床症状,常被忽略,又没有采取应有的防控措施,结果受手足口病病毒感染的家长回家后,将病毒传播给儿童,最后引起发病。肠病毒在家庭中有很高的传染率,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也较容易发生传染。本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短期内即可造成大流行。我国卫生部已将本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对临床病例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我国2007年报告8.33万例,2008年报48.89万例,2009年报告115.55多万例。在发病率逐年激增的形势下,病死数也逐年增加,2008年报告死亡126例,2009年死亡353例。
普通手足口病的表现有哪些:
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C左右。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反应。发热卜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现,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疱疹如米粒或绿豆大小。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其实这种肠道病毒感染非常普遍,且绝大部分人都没有症状,表现为隐性感染。只有少数人会发生上面的典型症状。不过也有少数患儿病情可能很重,叫做“重症手足口病例”。
如何早期识别重症病例:
(1)持续高热不退。(2)精神差、烦躁、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3)呼吸、心率增快。(4)出冷汗、手脚发凉、面色苍白。(5)如果能测测血压,可发现血压偏高。(6)门诊验血
常规发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凡具有上述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儿,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危重临床表现。
发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从家长这一方来说,一旦发现孩子在家期间发热、出皮疹后,不要送入托儿所、幼儿园,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可以在家治疗的孩子,应在家中休息,直至痊愈或明确非传染性疾病后,方可入托、人园。对于刚病愈回园的孩子,老师不妨加强相关晨检,在晨检接触不同的儿童时,应彻底洗手或快速消毒双手。患儿的家庭应使用肥皂、消毒液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患儿粪便及其它排泄物可用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将衣被阳光曝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如何护理手足口病宝宝:在孩子患病期间,应注意保持患儿口腔卫生。孩子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给孩子漱口,食物应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品为宜。手足疱疹部位避免摩擦、挤压,要给孩子勤剪指甲、勤洗手、避免不良洗涤液的刺激。因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患儿应及时就诊、复查。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1.重点预防。夏季是肠道病毒感染容易发生的季节,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和卫生活动。搞好环境卫生,特别是人畜粪便处理,避免成为污染源。流行时少搞大型集会活动;尽量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处。
2.讲究卫生。不卫生习惯是滋生传染病的土壤。改善环境卫生面貌,是防控传染病的治本措施。教育孩童、学生自幼养成卫生习惯,改掉吮手指的习惯,不做与泥土打交道的游戏;养成游戏后、饭前、便后一定彻底洗手的习惯;家长也要充分重视个人卫生。家长要和孩子共同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特别是在接触儿童前要洗手。父母及老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个讲究卫生的表率。
3.把住病从口入关。防止粪便、口鼻分泌物污染水与食物;注意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彻底处理好孩子的粪尿排泄物,尿布要洗净消毒后再用,孩子的奶瓶、食具也要消毒,不可靠食品饮料不让孩子随便吃;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
4.强化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服务技能。社区医院应对小学、幼儿院的孩子特别关照,一旦发现疫情,立即上报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防止传染扩大。
5.就地隔离避免接触。早期发现传染源,凡发现手足口征候的孩子,不要再送托儿所、幼儿园;在家隔离治疗也要同其他孩子分开食宿,用具、玩具应分开;直至病愈后才可人所、回校,以免感染其它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