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常将眼球比作照相机,其实眼球可捕捉动画,不如说它们更接近立体摄像机。进入眼球的光穿过扮演透镜角色的水晶体,聚焦在眼球深处名为“视网膜”的“胶片”上。这种刺激通过视细胞作用后,转变成电信号,传到脑。
最近立体摄像机加装了“防止手动失焦功能”,眼球也有这种功能。我们在眼前将书本打开,然后上下左右摇动头部,这时即使觉得有些摇晃,还是能够阅读。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还能阅读,是因为耳朵深处的半规管可以感知头部的动作,通过小脑进行信息处理后,附在眼球上的肌肉会使眼球朝头部动作的相反方向转动。
眼球明暗灵敏度之佳也令人吃惊。首先,相当于照相机光圈的啼孔可借放大、缩小调节进入的光量,大约调节灵敏度达16倍;接着在视网膜上,借感光视细胞的精巧机制,使灵敏度变化达100万倍。
视细胞有锥细胞与杆细胞两种,锥细胞主要分辨色彩,杆细胞主要分辨明暗。我们的眼睛在黑暗中,只要靠微弱的光就能感知物体,这个秘密在于杆细胞中有称作“视紫质”的感光分子。该分子的明暗灵敏度非常高,几乎连1个光子(光粒)也不会漏过。
视紫质受光后,分子结构会改变,并将信号传到细胞内。信号通过若干扮演信息桥梁角色的分子依序传递,随着每次传递,接收信号的分子数也会增加。最后,信号的强度可在1秒内放大到50万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