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22岁时东渡日本求学,不幸患了神经衰弱症。心悸、胸痛、睡眠不安,一夜只睡3小时左右,还不时被噩梦惊醒,平时头昏脑胀,差点成为“失去记忆的人”。一天他偶然在《王文成公全集》中发现了“坐忘之说”,顿时起了静坐的念头,开始了静坐锻炼。他每天清晨和临睡时各静坐30分钟,坚持不懈,两星期后出现显著功效。
随时间流逝,这段逸事渐渐被人遗忘了,但郭沫若用的“静坐法”却为许多人沿用。因为静坐可以澄清思虑,心静神安,是祛病延年的一种妙法。
科学研究证实,静坐不仅能修身养性,调节和增进大脑功能,对养血安神、逐渐消除失眠引起的神经衰弱也很有效。
静坐前,应选择清静处。静坐时,要排除头脑中的一切杂念,坐姿要端正,头向前,眼平视微闭,唇略合,牙下咬,前胸下张,后背微圆,上腹内凹,臀部后突,两手交叉置大腿上,两膝分开,脚位分离。呼吸要注意吸长而缓,呼气短促而自然,行于不经意之间。
静坐特别讲究运气求自然,不用劲,力点应集于脐下。静坐时间在清晨和睡前均可,但以午后一两小时为佳,每次以30分钟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