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皮肤病治方>皮肤病>正文

写在“赵炳南中医皮科论坛”开栏时

中国医学源远流长,内、外两科自有“疾”、“病”二字即分两途。二者相同者多,在无形层面皆认可天人相应、升降浮沉、离合出入的气化理论;在有形层面均认可脏腑为内、五体为外,经络联系其间,气血运行其内的结构模型。但在具体的辨证体系、用药方式、治疗手段方面二者差异确实不少。

如外科善用醋、酒、蜜、茶等药,熏蒸溻渍等法,有脓血痒痛之辨,五善七恶之别;论病程有一七、二七、三七、四七,讲治法则有消托补三法,其内无里证、外无表证者,则以和法治之。

古来内科典籍众多,汗牛充栋,而外科千年所传不过数十种而已。而外科之中,疮疡发背能夺人命,又为重点;皮肤病纯属疥癣小恙,乏人顾及,每有姜茶醋酒葱蒜火炙之法,但求痒止痛安,不求皮损消退,至于皮科专著更无论矣。

近代以来,中医皮肤科诸多名家逐渐闪现,渐渐有流派之分,岭南皮肤病流派、湖湘皮肤病流派、海派、川派、龙砂医派,百家争鸣,异彩纷呈。

其中卓然独立者为燕京医派,由赵炳南、哈锐川、房芝萱、段馥亭、朱仁康、金起凤诸位先生为代表,荟萃众多医家于一炉,诸多名医学术交流碰撞,渐趋成熟,而其中体系最为完整,传承最为广泛,名医辈出,影响及于全国者,当属燕京赵氏皮科流派。

新中国成立前,赵炳南即以外科享誉京华,新中国成立后专精于皮肤科,披坚执锐,拓土开疆,在 1974年建立了中国第一家中医皮肤科。1975年出版的《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是第一部皮肤科老中医经验集,1984年主编的《简明中医皮肤病学》第一次建立了完整的皮肤科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体系,二者可以说是现代中医皮肤科的奠基之作。

中医皮肤学科正是在赵炳南及与其同时代的老一辈中医皮肤病学家卓著业绩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融汇了众多流派、众多医家学术精华的产物。逝者已去,我们应该做的,便是继承老一辈的传统,促进中医皮肤科整体水平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前辈的传授,无愧于患者的信任,无愧于医生的责任。

上一篇:痈疽病 中医皮外科的临床

下一篇:将中医皮肤科学界的力量汇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