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穴位>穴位详解>正文

反映点:穴位的本质

看到上文介绍的许多反映点就是平时常用的经穴或奇穴,一定有人会问,反映点与穴位究竟是什么关系?这里就来介绍一下反映点的定义及其与穴位或针灸其它刺激点名称之间的关系。
 
在近代以来的针灸临床中,经常出现用以描述穴位或刺激部位性质的许多代名词,如反映点、反射点、反应点、敏感点、压痛点、良导点,还有触发点或激痛点,等等。它们经常出现在各类文献报道或教科书中,但定义含糊,经常使读者难以区别使用。(见图1)

 
图1  多样化的反映点与十四经穴的关系
 
严格说来,体表因为反射机制出现某种可以察觉反应的部位称为“反映点”或“反射点(Reflex points)”。反映点也经常被称为“反应点(Reaction points)”。但反应点的名称偏重于局部出现的反应现象,没有强调出现该反应的机理是反射。当局部反应的性质主要是压痛时,则又称“压痛点(Tenderness points)”。反应也可以是其他一些形式,如皮肤电阻降低,则又称为良导点。具有各种反应形式或对刺激过敏的部位,也经常统称为“敏感点 (Sensitive points)”。西方则应用“Trigger point(激痛点、触发点或扳机点)”的名称。按激痛点的定义,它们是位于软组织,主要是肌肉内的高敏感的区域,有局部压痛或刺痛、麻木、烧灼或痒的牵涉感觉。然而,在穴位的这些名称中,大多表述的都是穴位的某方面特性,如压痛点(敏感性)、良导点(低电阻)、激痛点或触发点(按压时可触发某处的牵涉痛或疼痛缓解),只有反映点或反射点最能确切地表述穴位的形成机制与受刺激时的治病机制,即体表特定部位与其所联系的内部器官或其他组织的双向反射性联系。
由于英语Reflex一词既可以翻译为中文的“反射”,也可以翻译为“反映”,故反射点即是反映点;由密集成区、成片的反射点或反映点组成的所谓的反射区也可以翻译为反映区(Reflex zones)。针灸中应用的反映点与反射区,其英文翻译也常用”Acu-Reflex Points”和“Acu-Reflex Zones”。以反映点为刺激靶点的针灸,我们以反映点针灸(Reflex Point Acupuncture)称之。
为什么说反映点就是穴位的本质呢?可以从三方面来论证。
首先,反映点的两大基本功能是“反映病邪”(诊断)和“祛除病痛”(治疗),其实这也正是穴位的基本功能。自古至今,各类穴位的发现都是通过观察到其受刺激时能够缓解某些病痛(即刺激有效)而提出的,不仅最早记录的穴位“以痛为腧”(如砭石敲击体表某部或切割痈肿脓疡)是如此,后来命名的阿是穴也是如此,近现代增加的几乎所有奇穴、新穴或有效点更都是这样发现的。反映点不过是对这些具有病痛反映或刺激时有效的穴位的总结。我在拙著《临床针灸反射学》书中提出的反映点分布规律(身体反射区)图谱,就是由传统穴位与十四经络的体表位置来标定的。所以,所谓反映点就是穴位,不是经穴就是奇穴,唯一不同的是,反映点着重指与病痛患部有“短路”联系的穴位(病理反映点)或者较为敏感的穴位(生理反映点)。
其次,从腧穴发展和演变的历史来看,有定位、定名及归经的腧穴是从无定位、无定名及无归经的体表刺激部位发展而来。换言之,穴位是从无定位、无定名阶段逐渐演变到有定位、定名并有经脉归属(或不归属)的状态的。属于传统经络体系的穴位称为经穴,不在其中的称为奇穴或新穴。由于近现代新发现的奇穴、新穴数量远远超过经典的穴位数量,而且这些奇穴、新穴的位置经常发生偏移。这一切好像又回到了远古时代体表刺激部位“无定位、无定名或不归属经络”的阶段。这一“返本归真”现象,是对传统经络学说的挑战,但只要用反映点来归纳穴位的本质,就能合理解释。
第三,穴位具有成片、成带汇聚分布的特性(称为穴区或反射区),而反映点经常就位于这些穴区的中心。以翳风穴为例,它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穴位。发生牙痛、耳鸣、耳聋、面神经麻痹等疾患时可以在翳风出现硬结反映点,但各人出现的位置可以有一定范围的移动,有的位置稍上些,相当于新穴“上翳风(翳风穴上5分)”,有的稍下些,相当于新穴“下翳风(翳风穴下2分)”,有的硬结范围较大,可包含这3个穴位。所以,所谓上翳风、下翳风与翳风穴,其实就是具有一定面积的同一个穴位或者称为翳风反映点。刺中该反映点的硬结中心,才会获取刺激经典翳风穴应该具有的效应。换言之,同一个反映点,其体表位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因人而异,因病而异,不像奇穴、新穴,位置稍有变化,就算一个新的奇穴或新穴了。显然,只有从反映点角度理解穴位的本质,才容易理解穴区或反射区的概念。
也有人曾经问,既然反映点针灸来源于中医经典,为什么不沿用经典的“阿是穴”称呼?我是这样回答的:从古代文献来看,“阿是”有两种解释,一是按压时患者呼痛或感到“快然”,二是按压时医生问患者“可是(这里)?”。这又说明两点:第一,“阿是”是指患部所在;第二,“阿是”主要指压痛反应。而反映点既可以在患部,也可以在远端,且反映点既可以表现为压痛,但也可以是非痛的其它现象,如局部组织结构的张力或形态变化(如硬结或条索)。所以,反映点完全包括了阿是穴,而且意义更广泛。
江西中医学院魏稼教授1962年发表的《“阿是”初探》一文[6],是使我在针灸临床上开始重视“反映点”的转折点。2008年,魏稼教授又提出一个“动穴”的新概念[7],作为动态型腧穴的简称,从而把所有针灸穴位分为动静两大类:动穴乃指遍布体表、无具体名称、数量、无固定部位、且隐现无常或呈游移状态,如阿是等一类腧穴即是,其定位多据临床检测结果;而简称“静穴”的另一类是按文献记述定位,各有特殊名称、有一定数量、且有固定部位而相对不变的静态型腧穴(如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动穴与阿是既有共性,又有不同。相同之处是它们均属动态型腧穴;不同之处是动穴一般按压诊、视诊、电诊、热诊……检测后定位;而阿是穴则指直取主动显现的病所或被动按压的敏感点取穴。故动穴包括了阿是,而阿是则难涵盖动穴。显然,魏稼教授所命名的动穴的特性,十分类似于本文所讨论的反映点,但反映点也可以出现在“静穴"的位置,即可以是静穴。
 
 
4反映点的信息与辨证
 
以下是对于确定反映点特别重要的四方面体表信息[2]。
✫皮肤温度✫
身体局部皮温升高还是降低,通常分别反映局部有炎症或血液循环差。这是临床诊治躯体病或确定反映点的常见且最容易获取的体表反射信息。如关节炎急性期皮温明显升高,而血液循环不好的肢体摸上去发凉。然而,要充分利用皮温变化的信息,针灸师对正常人体的皮温特点应有相当的认识。例如,自肌肉丰满的腰背部至腰骶部关节,通常皮温从上往下逐渐降低,若在腰骶部察觉有皮温的异常升高,也能确定局部有炎症的存在。为了确定患者体表局部皮温的变化,一个简便方法是针灸师以自己手掌的皮温作为参照系,对患者不同体表部位尤其是对称部位进行比较。由于身体两侧对应的关节或部位,经常不会同时患病,故针灸师可用自己的手掌覆盖患部,去比较患者两侧局部皮温的差异,来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手去比较局部与周围区域皮温的差异。
根据患部皮温的异常变化来确定炎症部位及其中心,它们大多可以选为针刺或其他外治法的刺激部位。
✫局部软组织的外观与张力✫
另一个容易获取的体表反射信息是局部软组织的外观改变,如局部软组织的隆起或内陷,局部皮肤的颜色变化或脱屑等。它们既常见于躯体疾病时,也常见于内脏疾病时。用肉眼经常可以看出,原来下陷的部位可呈饱满感,而麻痹肢体或病久的局部则有肌肉萎缩导致的内陷表现。当肉眼不易明显看出局部外观异常时,操作者可辅以指腹触摸检查,探测的范围可以不限于腧穴。为此,患者局部组织的完全放松十分关键,同时要选择适当的体位。当用手指触摸患者身体表面时,也可以察觉局部软组织张力的异常,如皮下的硬性结节或触摸时的空虚感等。
常见的是存在于皮下组织或肌肉中的圆型或条型结节。如在耳鸣、耳聋患者可以发现的翳风穴大园硬结,手掌腱鞘炎时局部发生的细小园硬结等。在某些肩痛患者,虽然其上臂部外侧局部外观无明显改变的高低变化,但触摸时仍能发现局部肌肉张力的增加,尤其当用指腹轻轻地沿着肌肉走向抚摩时可以察觉条型结节。坐骨神经痛外侧型患者,其腓骨后上缘或腓肠肌的腓侧也经常可以察觉类似异常。这种条型结节很可能就是增粗或粘连的肌肉纤维。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患者局部软组织外观或张力有明显异常的部位,通常是针灸治疗优选的刺激部位,而且刺激时往往有较强的针感,收效也较好。
✫压痛或其它压觉✫
除上述两种反应外,在身体的一定部位出现压痛点或局部痛阈的降低,是针灸临床上最常见的体表反射信号。它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与上述两种反应或者其一合并出现。其实,大多数上述反映点同时也是压痛点。
由于人体体表不仅能反映人体内部疾病状态的信息,也能反映人体内部正常机能状态的信息,故对于出现体表的各种反应,既有可能是病理性的,也有可能是生理性的,要仔细加以鉴别。这对于体表压痛点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它们十分普遍地出现在身体体表,很难设定一定的标准,容易混淆。
现在知道,大多数传统记载的经穴位置上都有局部神经末梢或感受器比较集中的分布,这就使它们在被按压时通常比周围非穴区的部位来得敏感,故即使在正常机能状态下,它们就多是压痛点经常出现的部位。例如,下肢的足三里、地机,上肢的手三里、合谷等穴就是这样。当然,还有许多没有被文献记载或新发现的体表部位,如所谓的“经外奇穴”或“新穴”,也同样可能具有对按压敏感的特性。因此,为了与病理状态下出现的体表压痛点加以区分,我们把存在于正常健康人体表,对按压或刺激的敏感性或阈值可以随身体生理状态变化(如进食、排便、睡眠或运动等)而变化的部位,或者说在正常机能状态下出现局部压痛的体表部位或穴位,称为生理压痛点、生理敏感点或生理反映点。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分布在体表同一部位或相互邻近的穴位或生理压痛点,一般有类似程度的压痛,但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或相隔较远处时,它们的压痛程度可以有很大差异。而且,当人体机能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时,它们的敏感性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如在空腹或饭后等情况下,足三里、地机等与消化系统有较密切关系的穴位的压痛程度也会稍有增加。
另一方面,当躯体、内脏或中枢患病时,体表也会出现压痛点,即所谓的病理压痛点、病理敏感点或病理反映点。它们出现在体表的位置与上述生理压痛点的位置一般没有不同,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也可在足三里、地机处有压痛。但病理压痛点起码具有以下一些可以用来鉴别的特点:轻触即得;不具有两侧的对称性;经常与其它体表反应合并出现;按压时可诱发或缓解相关的病痛;压痛程度可以随疾病的变化而变化。
其实,揣摸反映点时不仅可以是压痛,也可以是压酸或其它感觉(包括舒服感觉)。这里举一个针灸治疗尿潴留的实例。女,25岁,中国人,妇保院住院患者。分娩后发生尿潴留已3 d。曾作下腹部热敷及导尿3次,均未能恢复主动排尿。经检查在水道、秩边、三阴交处找到反映点,按压时酸楚异常,先针刺后艾灸,治疗后2 h即恢复主动排尿。
✫皮肤电阻✫
经过几十年来的临床测试,一个肯定的事实是,人体在正常生理活动时可以在体表皮肤上测出许多电阻较小、容易导电的点(区),即“良导点”。良导点上的痛觉、温度觉、血管的反应通常也特别敏感。大多数穴位都属于这样的点(区)。当在疾病状态下时,体表反射区内穴位的皮肤电阻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一般是电阻变得更小,同时有痛阈的进一步减低。但是,临床上应用这一体表信息来指导针灸却并不顺利,因为它的获取容易受到病人体内外许多因素的干扰,使人难以辨别真假。如饮食、排泄、情绪波动、睡眠、运动、出汗等均能影响皮肤电阻。测试环境湿度、测试电极按压的轻重等都可以带来明显的测试误差。一般说来,在体表微小反射区(如耳反射区)测定皮肤电阻的重复性较高。
根据反映点的上述信息,临床上就容易寻找与确定个体化的疾病反映点了。其实,这些体表信息,也正是针灸临床上实施中医八纲辨证的主要内涵。
传统中医的“八纲辨证”是“寒热、虚实、表里、阴阳”8个字。它所获取的疾病信息不仅可以来自内脏,也可以来自体表。这也是临床上针灸师着手调查与获取病人体表反射信息的4大方面。而且,它们在体表反射信息的辨证上有着自己特别的内涵:
分明寒热:如患部或肢体的皮温或自觉体温是升高(热)还是降低(寒)?
摸清虚实:如患部或反射区局部组织是隆起(实)还是内陷(虚)?是张力增加(实)还是松弛(虚)?是在肌肉丰满处(实)还是脂肪聚集处(虚)?
确定表里:如压痛点的产生是来自躯体病变(表)还是内脏病变(里)?或者说是局部性的还是反射性的?再如压痛点的轻重、对称、按压时的反映等性质究竟如何?或者说它们是病理性的还是生理性的?
鉴别阴阳:体表征象或反映点主要发生在身体的阳面(背部、四肢的后外侧部等)还是阴面(腹部或四肢的内前侧部等)?如果以经络而论,究竟是阳经还是阴经为主受牵涉?
有研究者根据统计提出中医传统的“辨证论治”体系在现代针灸临床上已经被逐步淘汰[8]。其原因之一是,传统中医对疾病通过体表输出,尤其是通过穴位表现出来的上述信息一直缺乏认识。
 
5反映点的寻找与刺激
 
首先要熟悉反映点最容易出现在身体的部位。一般来说,身体最为敏感与灵活的部位,应该是反映点最容易出现的地方,如四指末梢、感觉器官与灵活关节部位。临床最常用与重要的穴位大都聚集在腕、踝、膝、肘,还有掌(跖)指(趾)关节附近,就是与此原则相一致的。
其次,当在体表某一部位发现反映点时,还必须进一步确定它出现的组织结构,或者说它出现在体表组织结构的哪一个层次:是在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骨膜或关节腔?图2显示了反映点可能由浅入深出现在体表组织的5个层次及其分布的相应感受器[9]。例如,近年流行的激痛点针灸所刺激的靶点激痛点就属于位于肌肉或肌筋膜层次的一类反映点。
第三,不同表现的反映点也经常有自己的特点。如以压痛为主的反映点容易在紧张性较高的组织结构上检测出来,如大多数压痛点出现在体表的结缔组织或肌肉穴位上;而以突出、肿胀或硬结为主的反映点容易在松弛组织结构部位检测出来,如耳垂下方的翳风硬结,膝眼部位的肿胀反映,腘窝的硬块,阴陵泉、曲泉的肿胀,腰部脊柱旁纵向索状物或腰骶部三角形肿胀等。
对于在哪儿寻找反映点,有研究者通过对数据库中许多临床医生具体运用反映点的实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在患病部位附近寻找、按经络循行上下寻找、按气街理论前按后寻、按全息理论寻、按肌肉走行寻、按对称的方法寻找”等几种方法[10]。我觉得可以进一步修改或增加以下的思路。
(1)按经脉的体表线路寻找
几千年的针灸临床经验,都是与经典的经络体系相联系的。经络体系对有效穴位的分布规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上寻找反映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传统穴位及其附近仔细触摸,发现“反映”而定之。先师焦老与郑老取传统穴位治病就是这样做的。看起来还是取传统穴位,但其实是在取反映点。在这种情况下,反映点就在传统穴位的位置。传统穴位的位置变成了该反映点的坐标。但强调了一个新的理念,必须以确定是否有反映来决定是否用这个穴位,或以穴位附近的反映位置来代替传统位置。此外,还有许多反映点不在传统的或已知位置的情况,那就是新穴了。我提出“经、穴皆可失,反映不可无”的“反映第一诀”,就是强调在传统穴位上寻找反映点的重要性。
(2)在相应身体反射区内寻找
我们已经用身体反射区的概念来继承与发展经典的经络体系,去伪存真,化复杂为简单。通过分析、整理、归类各个穴位或反应点的功能,总结出与十四经络相对应的三大类身体反射区:内脏反射区,躯体反射区和中枢反射区,并绘制了相应的彩色图谱[2]。各反射区分布规则一目了然,且与西医解剖名称相应,易学易记,临床应用极为方便。它们可帮助快速寻找反映点。由于身体反射区包含了经典的十四经穴、所有的经外奇穴、至今为止在身体上发现的大多数新穴,在相应身体反射区内寻找反映点,实际上已经包括了传统的循经取穴法。
此外,我们把各种微针疗法(如耳针、手针、足针、面针、鼻针、眼针、头针、舌针、腕踝针等)所采用的反映点或穴区称为“微反射区”;身体反射区与微反射区,从整体到局部相互补充,描绘了一幅全身反射区的完整画面。
(3)在患病局部或邻近组织寻找
患部局部体表组织是最常见反映点的部位。内脏疾病可以在胸腹与腰背出现反映点,躯体关节或软组织病变在局部出现反映点那就更明显了,经常就是其症状的一部分。中枢性疾病的反映点可以经常出现在头皮区或脊柱附近。对于肌筋膜疼痛性疾病,可以在同一肌肉邻近部位出现“激痛点”,激痛点针灸的临床实践为此积累了许多经验[11],以查找位于受累肌肉或邻近相关肌肉上的激痛点为目标,也是寻取反映点的途径之一。
(4)在同节段神经支配区寻找
躯体或内脏性疾病受累器官的同节段神经支配区是反映点常见的部位。表1总结了主要内脏牵涉痛投射至体表的部位,可供寻找反映点时参考。
表1  常见内脏牵涉痛的部位和压痛区
内脏
受涉原因
心表疼痛部位
心脏
心绞痛
收前区、左肩前、左上肢尺侧
胃炎、胃溃疡
左上腹、肩胛间区
胃贲门
炎症或扩张性刺激
肩部
食道
食道炎
胸骨部与左肩前区
横膈
持续痉挛或压迫性刺激
肩部
胰腺
胰腺炎、胰腺癌
左上腹、肩胛间区或后背腰带环绕部
肾结石
下腹部、腹股沟区、腰部
输尿管
输尿管绞痛或扩张性刺激
腹股沟区、睾丸部
阑尾
阑尾炎
上腹部或脐区
结肠
结肠炎
下腹部
小肠
肠炎
上腹部或脐区
子宫、膀胱前、
相应病变或妊娠使其体积
自一侧骶部至大腿内侧或大腿前外
列腺、尿道、睾丸、精囊
增大或受扩张性刺激
侧下方
 
(5)在躯体对称区或对应区内寻找
由于患侧体表病变可以反射到健侧体表,尤其是对称部位,在健侧体表对称或相应部位刺激经常可以有效地影响患侧体表的敏感性或运动功能,故古代发展了所谓巨刺或缪刺之说,其疗效得到大量临床实践的证明。临床应用时多取两侧同名经或对称部位。此外,在上下肢或身体体表上下对应部位之间也应存在相互反射。这也符合动物进化的规律。从身体上下部位的对应来看,肩关节对应髋关节,膝关节对应肘关节,腕关节对应踝关节,掌指关节对应跖指关节。肩胛部对应臀部,上臂对应大腿,前臂对应小腿,手对应足等(见图3)[2]。这些解剖部位的对应,经常可以用上下肢的一些穴位相应来表述,如天宗相应于环跳,肩井相应于居髎,曲池相应于阳陵泉,手三里相应于足三里、合谷相应于太冲等。
 
图3  躯体两侧对称与上下对应部位
通过以上途径寻找反映点时,最简便的方法,是医者通过自己的手在这些部位仔细触摸与按压,并且通过眼仔细观察,或与对侧相应部位或周围部位作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这既可以帮助区别反映点与非反映点,也可以帮助区别病理反映点与生理反映点。当然,有条件时也可以用仪器来“延长”自己的手或“放大”自己的触觉或视觉。如一些经络探测仪(主要是测电阻)(最好是智能型的),压痛计(检测压痛程度)或红外成像仪(检测体表温度的变化)。
在发现可疑的反映点之后,还须鉴别该反映点究竟是病理反映点还是生理反映点(参见前文)。但很多情况下,还要通过观察其刺激时的反应或刺激后的效果才能最后得出结论。一般来说,不论是病理性或生理性反映点,都具有较为敏感的特性,即使较轻微的刺激就有较强烈的针感(针刺时)或热感(艾灸时)及其感传。当刺激到病理性反映点时,针灸感传经常很容易“气至病所”,即传到病灶所在的部位,这称为“针感的趋病灶性”。
在反映点上可以同样应用在穴位上应用的包括针灸在内的各种类型物理刺激。针刺方法也与一般的穴位刺激相同,但要注重四点:一是刺激的结构层次要与出现反映信息的层次相同,而且要尽量刺准反映点的反映中心,许多躯体性疼痛患者,患部“阿是穴”的反映中心被刺准时,经常会告诉你“痛就在这儿”,这种患者针后多能立即见效。二是可以选择不同的针具或手段来刺激位于不同组织层次的反映点。如应用七星针(加或不加火罐)刺激位于皮肤层次的反映点;应用较长的毫针或改良后的“浮针针具”刺激位于皮下组织的反映点;应用不同长度的毫针刺激位于深浅不一的肌肉或肌筋膜上的反映点(如激痛点)等等,三是因为反映点的敏感性高,一般无须过强的针刺手法,即不过度做捻针或提插手法,就会有较强的针刺反应与较显着的治疗效果。四是反映点的位置及其表现会随着治疗而变动。由于刺激后原先的位置会发生移动或其阳性表现逐渐随着疾病的好转而消失,每次治疗前要重新确定刺激靶点,并且以消除反映点上的各种阳性表现为观察指标之一。可以采取追踪刺激法,治疗至多数反映点转变至正常为止。

上一篇:针灸经穴 手太阴肺经穴位作诗

下一篇:反映点的形成原理 针灸治病机制的演绎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