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华,女,1944年出生,福建闽侯人。1969年于福建中医学院医疗本科六年制毕业,现任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继承指导导师,原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及省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心律失常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肌缺血所诱发的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可损害心脏泵血功能,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西医对其治疗多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因其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且该类药物本身又有导致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部分药物甚至有增加猝死的危险,故在临床使用上受到限制。陈美华教授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工作40年,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中医辨治独具匠心。笔者有幸师从陈美华教授,受益匪浅,现将其经验浅述如下。
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陈教授认为,冠心病导致的心律失常属中医学“胸痹心悸”范畴。中医学理论认为,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血脉、藏神志,正如《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心脏、脉和血液所构成的系统有赖于心脏的正常搏动,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心之气血阴阳平衡与协同的结果。陈教授指出,冠心病所致的心律失常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及衰老的进展,其发病率随之增高。正如《内经》所记载:“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故气阴两虚是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重要病机。此外,他还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其虚是气阴两虚,其实乃心脉瘀阻、阴不制阳的虚性亢奋状态,所以临床常见患者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头晕、心烦、乏力等症状。综上所述,陈教授认为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是冠心病心律失常发生的病机关键。
2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
陈教授认为在临床上使用中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可以避免西药的副作用,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基于以上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病因病机的认识,陈教授认为对本病的治疗当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基础,常以三参汤(党参、丹参、苦参)为基础方,酌情加用黄芪、三七粉、郁金、川芎、当归、地龙等药物,水煎服,1剂/d,分两次口服,半个月为1个疗程。通过临床观察发现,1疗程结束后多数患者的心律失常明显改善,且服药后查肝、肾功能均正常,未出现恶心、呕吐等副作用。陈教授以其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冠心病无论中医属哪种证型,只要有心律失常出现,重用苦参30-40 g,均会获得较满意疗效。根据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苦参的主要化学成份中含有6种以上生物碱,总含量约1%-2%,其中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为主,并含有6种黄酮成份,如苦参啶醇以及苦参醇等,经化学提取苦参醇的浸出物有明显抗心律失常作用,故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均有效。丹参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强心功能,增加心肌耐缺氧能力,同时还具有抗栓与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党参既可改善心功能,又可降低心肌兴奋性,同时还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因外感而加重心脏负担。三药配合既可直接抑制心律失常,又可改善心功能,且对心脏正常起搏传导系统无影响,不失为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一种有效方法。从中医角度分析,党参益气兼有养阴之功效;丹参善通行血脉、活血化瘀,且一味丹参功同四物,活血兼能养血,祛瘀生新,对心脉瘀阻之胸痹心悸有较好疗效。诸药合用,酌情加药如上,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效。
3典型病例
李某,女,57岁,反复发作心悸、胸闷、气短7年,此次因劳累而诱发于2010年3月15日就诊。症见心悸、胸闷、气短、头晕、乏力,口干,纳少,大便偏干,小便自调,舌质偏暗,有瘀斑,苔薄黄,脉细沉。查:脉率87次/min,早搏约7-8次/min,BP125/80 mm Hg,心电图(ECG)示:频发室性早搏,部分呈二联律。既往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病史7年。中医诊断:心悸,证属气阴两虚、瘀血阻滞。西医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治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药组成:党参15 g,丹参15 g,苦参30 g,黄芪15 g,当归9 g,川芎9 g,地龙12 g,三七粉3 g(冲),郁金9 g,生地9 g,炙甘草12 g。水煎服,1剂/d。药服7剂,心悸、头晕较前明显好转,但稍劳后仍觉胸闷、气短,夜寐欠佳,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涩。查:脉率82次/min,早搏约4-5次/min,BP130/80 mm Hg,将前方党参加量至30 g,加炒酸枣仁15 g,续进7剂,心悸,胸闷基本消失,余症亦减,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偶发室性早搏。脉率78次/min。上方继服2周,自觉无明显不适,继以复方丹参滴丸巩固。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
总之,陈美华教授主张积极应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往往疗效较高,副反应很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